劉焱 高紅銳
【摘要】目的:分析殘留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行團體繪畫治療對治療依從性和恢復的價值。方法:本次研究共選擇殘留型精神分裂癥患者85例,通過計算機表法的方式將其劃分為參照組(接受常規治療,n=43)和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增加團體繪畫治療,n=42),分析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的評分情況。結果:接受治療后的研究組患者PANSS評分(陰性癥狀量表、一般精神病理癥狀量表、總評分)均有明顯的下降,且下降程度優于參照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殘留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而言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增加團體繪畫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促進患者治療從醫性的提高。
【關鍵詞】團體繪畫;殘留型精神分裂;治療依從性
繪畫治療是一種能夠幫助人們較好地調節身心的新型藝術治療療法,以繪畫活動作為繪畫治療師和繪畫者的中介物完成對患者的治療[1]。繪畫治療師能夠在短時間內接觸到患者潛意識里的真實想法且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是繪畫治療的最大特點,能夠最大程度上的滿足患者的安全感,有利于治療師更好的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
共86例殘留型精神分裂癥患者接受本次研究,通過計算機表法的方式對其進行分組(研究組42例患者和參照組43例患者)。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49.25±6.25)歲;平均病程(29.35±10.02)年;平均住院時間(18.62±8.06);平均用藥劑量(305.35±142.03)mg/d。將患者以上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對比后發現差異并不明顯(P>0.05),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十分配合并完成了本次實驗。
兩組患者同時接受常規藥物治療。
研究組患者在以上基礎上增加團體繪畫治療,為患者選擇通風較好且明亮、潔凈、安全、安靜的繪畫診療室,將研究組患者分為兩個班級(n=21),每班配備2名接受過專業培訓并取得心理治療資格的醫師為其進行治療,每次90分鐘,每周2次,治療總體時間為8周。開展治療時對每個班級內的患者再次進行小組劃分,5-6人/組,分三個階段對患者進行結構性繪畫形式的治療:①第一階段:指引患者完成自畫像,并通過作品介紹自己,在治療師的引導下患者們完成相互了解,了解成員的治療目標[2]。②第二階段:深入引導學生進行樹木人格圖、自由繪畫、家庭圖、安全島、曼陀羅技術等,在治療前由治療師將繪畫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鼓勵患者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解、對他人的作品進行點評,最終由治療師完成作品的分析[3]。③第三階段:小組共同完成一幅繪畫,治療師引導患者完成共同目標的建立,共享團隊愿景。在治療完成時,全班成員共同完成治療全過程的回顧,鞏固治療。
通過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精神癥狀進行分析,其中包含7項陽性癥狀量表、7項陰性癥狀量表以及16項一般精神病歷癥狀量表,共有項目30個,每個項目總分7分,總分為0-21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臨床癥狀越嚴重。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患者接受治療前后PANSS評分的對比用(均數±標準差)的方式給予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對兩組患者的PANSS評分進行對比后發現,差異并不明顯(P>0.05);再對接受治療的兩組患者的數據進行對比后發現,研究組患者的PANSS陰性癥狀量表、一般精神病理癥狀量表、總評分均有明顯下降,下降幅度較參照組更大,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 1 比較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 PANSS 評分情況
精神分裂癥的慢性期也被稱作殘留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的妄想、幻覺等癥狀已逐步消失,主要殘留癥狀有意識缺乏、情感平淡、思維貧乏等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藥物對患者的陰性癥狀治療效果有限,而與陰性癥狀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溝通又較為困難,通過大量的臨床治療我們偶然發現,藝術是搭建治療師與患者之間的有效且重要的橋梁[4],患者可以通過藝術的形式將自己的內心表達出來,能夠大大提高治療的效果。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看到,接受常規藥物伴團體繪畫治療的研究組患者的PANSS量表的評分數據除陽性癥狀量表外均明顯優于只接受了常規藥物治療的參照組,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在第一階段引導患者進行自畫像的繪畫,第三階段引導患者完成團隊繪畫,都是患者較為感興趣的內容,另外在第二階段進行的各項內容都存在一定的繪畫難度,是為了分析患者的內心真實感受,進行較為困難的繪畫時患者表現出了明顯的緊張甚至是抗拒,亟待改進[5]。
綜上所述,對于殘留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同時增加團體繪畫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陰性癥狀,促進患者的恢復并加強患者的治療從醫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陸如平,高慧,戴晶璟.團體繪畫治療對殘留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8(9).
[2]楊建華.團體心理治療對殘留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研究[J].家庭心理醫生(11):48.
[3]林衛.認知行為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殘留型療效的對照研究[D].蘇州大學,2010.
[4]王飛,劉曉鳳,王巖剛,etal.認知行為治療對殘留型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45(05):91-93+110.
[5]陸如平,閆妍,戴晶璟,等.認知行為治療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殘留型的療效分析[C]//中華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精神醫學學術會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