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岳亭 楊紅莉
【摘要】 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結核的臨床療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單雙號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其中對照組41例患者接受常規西藥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中藥辯證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用藥安全性。結果:研究組患者病灶吸收率、痰菌轉陰率、肺部空洞閉合及縮小率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輕度肝損害、輕度與中度白細胞降低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中藥辯證聯合西藥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且用藥安全性高,在肺結核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中藥辯證;西藥;肺結核;病灶吸收;用藥安全性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支桿菌感染所致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長、傳染性強、病情遷延難愈、死亡率高的特點,不僅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勞動能力,同時對我國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造成一定影響[1]。臨床上常將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按一定比例制成抗結核板式組合藥來治療肺結核,但部分患者取得的治療效果常不盡人意。隨著中醫藥在臨床的廣泛應用,有研究表明,在傳統抗結核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中藥辯證對提高治療效果具有促進作用[2]。為此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結核的臨床療效,現進行如下報道。
以我院收治的82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臨床相關檢查均符合《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中肺結核相關的診斷標準[3],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排除對抗結核藥物過敏者、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精神病史、認知障礙、治療依從性差及中途退出者。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齡35-71歲,平均(52.35±3.62)歲;病程5個月-18年,平均(7.43±1.43)年。根據入院單雙號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各4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患者接受2HRZE/4HR治療方案,H、R、Z、E分別代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H每次0.3g,每日1次;R空腹服用,體重在60kg以內每次0.45g,60kg以上每次0.6g,每日1次;Z每次1.5g,每日1次;E每次0.75g,每日1次;強化期2~3個月,鞏固期連續治療4~6個月。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中藥辯證治療,肺陰虛型:取麥冬、沙參、山藥、百合、黃精、百部、白芨、川貝等藥以滋陰潤肺;陰虛火旺型:北沙參、瓜蔞、白芨、百部、敗醬草、川貝、太子參、枇杷葉等藥以潤肺止咳、滋陰清熱;氣陰兩虛型:百部、沙參、地骨皮、白芨、百合、山藥、川貝、麥冬、生地、銀柴胡、鱉甲等藥以化痰止咳、益氣養陰。連續治療6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痰菌轉陰率、肺部空洞閉合及縮小率以及肝損害、白細胞減少的發生率。肝損害評價標準[4]:輕度:丙氨酸轉氨酶濃度為80-120U/L;中度:丙氨酸轉氨酶濃度為120-200U/L;重度:丙氨酸轉氨酶濃度為200U/L以上。白細胞減少評價標準:輕度:白細胞數量在(3.0-4.0)×109/L;中度:白細胞數量在(2.5-3.0)×109/L;重度:白細胞數量在(2.0-2.5)×109/L。
利用SPSS 20.0軟件,計數資料(n/%)和計量資料(x±s)分別行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病灶吸收率、痰菌轉陰率、肺部空洞閉合及縮小率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1。

表 1 兩組臨床療效(n,%)
研究組患者輕度肝損害、輕度與中度白細胞降低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2。

表 2 兩組用藥安全性(n,%)
祖國醫學認為,肺結核屬“肺癆”“虛損”范疇,其主要病因為稟賦不足、癆蟲外襲使機體抵抗力下降、肺功能受損所致,根據病理可將其分為陰虛、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三種類型,根據其不同證型陰虛者則以滋陰潤肺為主治,氣陰兩虛者則以化痰止咳、益氣養陰為主治,陰虛火旺者則以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為主治。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中醫辨證施治可以有效地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促進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在常規抗結核的基礎上應用可協同性的提高治療效果,減少肝損害及白細胞減少。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病灶吸收率、痰菌轉陰率、肺部空洞閉合及縮小率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輕度肝損害、輕度與中度白細胞降低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
綜上所述,中藥辯證聯合西藥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且用藥安全性高,在肺結核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閆嘉亮.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結核7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6):103-105.
[2]張飛龍,吳立盤,楊新建,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結核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2019,35(03):31-32.
[3]賴會梅,薛震宇.中西醫結合療法對肺結核的治療效果[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04):36-37.
[4]楊月紅.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結核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