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興龍
【摘要】目的:本文所進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醫綜合治療結合康復治療在恢復期腦卒中患者的干預效果。方法:于2019年4月到10月選取我院收治恢復期腦卒中患者90例進行臨床研究,結合隨機分組的原則將其分組為A組(n=45例)和B組(n=45例)。其中對B組實施單純常規的針灸配合電針治療,而A組則在針灸針灸配合電針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實施中藥治療,后對兩種不同治療方式的效果進行分析。結果:經過研究后顯示,兩組患者在焦慮抑郁問題的改善方面均擁有良好的效果,其中相較于B組治療后的焦慮量評分(30.45±2.54)分和抑郁量評分(29.08±2.23)分,A組治療后的焦慮量評分(20.11±1.18)分和抑郁量評分(19.76±1.25)分相對更低,二者之間的比較有意義(P<0.05)。結論:為幫助正處于恢復期的腦卒中患者緩解內心的焦慮緊張感,促進患者身心健康問題的改善,醫護人員需要做好中醫綜合治療工作,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中醫綜合治療結合康復治療;腦卒中;治療效果
腦卒中作為神經內科臨床上的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疾病,是急性腦血管病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患者之所以會受到這一疾病的影響,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大腦受到相關因素的損害所導致的機體舌肌下部、面部及上下肢運動障礙而產生的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2]。臨床上給予患者西醫治療是改善患者病情的優質手段,但是還需要將更加優質的手段運用其中才能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基于此,我院將選取的數名正處于恢復期的腦卒中患者進行了疾病治療方面的研究,現研究結果表明如下:
選取2019年4月到10月我院收治的數名恢復期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分組原則選取其中的90例分組為A組(n=45例)和B組(n=45例)。其中A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齡36-63歲,平均年齡(49.31±1.25)歲。B組中男性21例,女性病患人數為24例,患者年齡37-62歲,平均年齡(49.25±1.4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方面的對比經過統計學分析無差異,不具有可比性(P>0.05)。
B組:實施常規的針灸配合電針治療。治法:取手足陽明經,輔以太陽、少陽經穴,一般刺病側,病久可先針健側,后針病側,即“補健側,泄患側”。處方: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下肢:環跳、陽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侖。隨癥配穴:按病部酌取曲澤、曲泉、大陵、太溪、牽正、水溝等穴。A組:在針灸的基礎上聯合實施中藥治療。在對該組患者使用針灸配合電針進行治療期間,所選針灸處方與B組針灸處方相同,而在服用中藥期間,則將地龍、郁金、白芍等各20克加入到150毫升的水中進行100毫升通竅解郁湯的制作,每日服用1劑,早晚各服用1次,以8周為1個療程進行1個療程的治療,并對患者疾病問題的改善效果進行對比。
記錄和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效果,并使用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評分。其中焦慮量評分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而抑郁量評分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患者精神狀態評分越低,越表明患者精神問題得到改善。
我院研究工作開始后通過型號為SPSS24.0的統計學軟件記錄和分析相應的數據,其中在研究期間,分別使用(x±s)、%、t值和卡方值X2值代表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和數據檢驗值。若比較的數據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則以P<0.05表示。

表 1 對比和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問題的改善情況(x±s,分)
經過表1和表2中所闡述的相關內容顯示,相較于針灸配合電針治療措施在患者焦慮抑郁問題的改善效果,針灸結合中藥治療對于患者焦慮抑郁問題的改善效果更具優勢,二者之間的比較有意義(P<0.05)。

表 2 對比和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抑郁問題的改善情況(x±s,分)
臨床上雖然患者使用針灸配合電針治療手段對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著良好的效果,在抗抑郁問題也有著一定的幫助,但是這一治療方案在使用期間作用局限,不利于患者疾病問題的進一步改善[3]。因此為了提高患者疾病治療的質量,醫護人員將中醫綜合治療手段聯合運用其中。腦卒中疾病在中醫之中屬于“中風”涉及“郁癥”的范疇,患者患病之后會出現血郁氣滯、清竅受擾等方面的問題。而通竅解郁湯作為中醫治療藥物,通常由地龍、郁金、白芍等制作而成,通過這些藥物的使用,能夠為患者起到理氣解郁、通絡安神、活血化瘀的治療效果[4]。而且患者經過治療后,肢體和身體能夠逐漸正常移動,對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也有著積極的幫助,是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優質手段。
結合研究,在心理問題改善效果的對比方面,相較于單純針灸配合電針在臨床上的運用效果,中醫綜合治療的效果更具優勢,二者之間的比較有意義(P<0.05)。以此表明,要想幫助正處于恢復期的腦卒中患者緩解內心的焦慮緊張感,促進患者身心健康問題的改善,醫護人員需要做好中醫綜合治療工作,臨床效果顯著。
[1]陳紅霞, 楊志敬, 潘銳煥,等.中西醫結合康復方案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36(4):395-398.
[2]林海紅, 胡劍華. 中西醫結合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恢復期的干預效果研究[J]. 中華全科醫學, 2019,10(3):30.
[3]朱勤賢, 張國慶, 顧伯林,等. 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對恢復期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作用[J]. 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8, 28(2):298-299.
[4]羅發蘭, 許能貴, 黃新宇,等.通督調神針刺法結合治療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肢體運動能力的療效觀察[J]. 遼寧中醫雜志, 2018,4(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