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俠娟
【摘要】 目的:就優質護理對預防手術室骨科手術后傷口感染的療效進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選人員均選自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骨科手術患者,在其手術室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結果:優質護理實施后,患者術后的血液感染相關指標呈良好狀態,進一步降低或規避了傷口感染的出現。結論:針對骨科患者而言,在其手術室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有利于術后傷口感染的預防,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優質護理;手術室;骨科;傷口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quality nursing in preventing wound infection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 in the operating room. Methods: all the participants were selected from 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admitted from September 2018 to August 2019, and implemented quality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are, the indicators of postoperative blood infection showed a good state, which further reduced or avoided the appearance of wound infection. Conclusion: for orthopaedic pati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is conducive to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which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quality care; The operating room. Bone; Wound infection
本次入選人員均選自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骨科手術患者(12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60例)和觀察組(6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例數多于女性患者,分別為35例、25例,年齡范圍在22至78歲之間,中位年齡為50歲;觀察組的男性患者例數同樣多于女性患者,分別為38例、22例,年齡范圍在23至79歲之間,中位年齡為51歲。在研究開始前,已將有關內容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屬,征得了他們的同意。通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治療的比較,組間呈現的數據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手術室的護理過程中,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內容:1)成立對應的手術室預防感染控制管理小組。醫院因根據科室實際情況組建一支手術室控制預防感染小組,由護理長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成員主要負責定期檢測手術室的微生物處理工作,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構建手術室感染管理制度;定期舉辦相關講座,加深人員對感染預防控制方面的認識,引起人員的重視,不斷強化人員的防范意識,促使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夠嚴格遵守相關規范化要求,最大化的降低感染的發生;加強對術后傷口感染的宣教教育,讓醫務人員能夠更進一步的認識感染的相關知識及其帶來的后果,嚴格實施監督管理,對感染預防措施進行監督檢查。2)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在進入無菌手術室前,要提前1個小時進行層流凈化空氣消毒,對手術室內的紫外線燈管進行有效的檢查,同時檢查所有器械是否正常運轉,對于出現污染情況的器械,要立即停用并將其搬出手術室,更換為全新、未受污染的器械[1]。3)術前心理護理。對于骨科手術患者而言,在手術前往往會因為對各方面的擔心而產生一些不良心理,如恐懼、緊張等,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患者的預后。因此,在手術前,相關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的與患者溝通、交流,注意溝通方式,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疏導,對于產生不良心理的患者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消除,護理人員在整個過程中要保持親和的態度,給予患者足夠的關愛與關心,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為患者講解預防感染的方法、感染的后果及注意事項等,引起患者的重視,不斷采用積極向上的語言鼓勵、安慰患者,確保患者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從而有效增強患者的免疫能力,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從而有效規避或降低患者發生感染的幾率。另外,還需將手術的流程、必要性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為患者講解以往手術治療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依從性,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且還能促使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醫務人員,從而有效確保治療的順利及有效性[2]。4)術中護理。在患者進行手術室后,幫助患者取合適體位,合理控制手術室的溫度,做好保暖工作,告知患者麻醉方式,讓患者有一個心理準備,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積極配合手術醫生,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體征變化,如若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告知醫生,同時為了最大化降低手術患者造成的損傷,手術室相關人員在進行相關操作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保持動作輕柔,提高患者舒適度,從而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出現切口感染的幾率;由于手速過程中往往會發生手術器械碰撞的聲音,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心理情緒,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所以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變化,適時的與患者溝通,可通過握住患者手等方式鼓勵患者,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5)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將患者及時推入病室,給予心電監護,注意觀察患者的輔料情況,如果患者切口出血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并給予正確處理,嚴格遵醫囑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的發生。同時,在患者早期康復期間,如若患者應疼痛感而降低恢復信心時,護理人員應不斷鼓勵患者,告知患者以往成功的病例,促使患者積極參加康復訓練,幫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并通過局部按摩、熱敷等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感,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輔助器械進行功能鍛煉,合理評估患者的病情,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鎮痛處理,針對疼痛難耐的患者,可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仔細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確保最大化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適感,有利于患者的康復;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告知患者食物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確保患者營養攝入的合理性,囑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情況,促進切口愈合,降低感染的發生幾率[3-4]。
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后,相關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觀察血液感染相關指標、切口感染及傷口愈合情況,認真做好記錄。
文章數據處理應用SPSS20.0軟件,血液感染相關指標予以t檢驗,切口感染幾率及傷口愈合情況予以X2檢驗,通過檢驗如若數據p值在0.05范圍內,則說明符合統計學條件。
觀察組骨科手術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干預后,其血液感染相關指標呈良好狀態,通過與對照組相數據的對比,數據呈現的差異較大,滿足了統計學條件(P<0.05)。見表1。
觀察組骨科手術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干預后,其術后未發生傷口感染,愈合情況良好,通過與對照組相數據的對比,數據呈現的差異較大,滿足了統計學條件(P<0.05)。見表2。
臨床中,骨科患者的病種大多較為復雜,具有康復時間長、疼痛感強烈及并發癥較多等特點,在影響患者治療效果的同時,也降低了患者的舒適度,因此針對骨科患者而言,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患者早期康復效果,而手術室作為發生傷口感染的重要場所,護理措施的實施就顯得更為重要。有相關研究指出,在骨科手術室護理中規范護理干預后,可有效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術后傷口感染發生的幾率,改善患者預后。
通過本研究可發現,觀察組骨科手術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干預后,其血液感染相關指標呈良好狀態,其術后未發生傷口感染,愈合情況良好,通過與對照組相數據的對比,數據呈現的差異較大,滿足了統計學條件(P<0.05)。說明,在骨科手術中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可直接降低或規避患者術后出現傷口感染,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的機體恢復。
[1]王偉紅.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7,28(9):786-790.
[2]梁瑾.疼痛護理在骨科術后早期康復中的應用[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7(9):00134-00134.
[3]吉蕓英,趙納幸,朱靜.手術后切口感染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標測定的價值[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3(17):4104-4106.
[4]吳海英,全日紅,蔡亞娜.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效果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3(3):56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