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摘要】目的:研究個性化護理模式在消化內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7月間收治的120例消化內科患者進行臨床護理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則應用個性化護理,然后從住院時間、焦慮情緒以及護理滿意度三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從住院時間上來看,對照組患者(13.19±2.31)要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7.18±1.87),P<0.05;從患者的焦慮情緒表現上來看,對照組患者測評得分(40.28±4.29)要明顯高于觀察組(31.17±3.87),P<0.05;從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上來看,觀察組患者(98.27±3.29)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91.29±4.22),P<0.05。結論:消化內科患者護理中引入和應用個性化護理模式能夠較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緩解患者焦慮情緒,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消化內科;護理;個性化
消化內科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主要就是針對不同類型的消化內科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和策略,并且細化到每一個患者,促使各項護理工作能夠具備更強針對性和匹配性[1]。
本研究主要選擇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7月間收治的120例消化內科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模式應用效果的分析,該120例患者主要涉及到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消化性潰瘍三個類型。在研究中將該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從性別、年齡以及患病類型入手進行對比分析,表明兩組患者不存在明顯差異,具備可比性。
針對本研究中的6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針對60例觀察組患者則引入了個性化護理模式,力求針對每一位消化內科患者形成更為詳盡全面的護理和干預,在具體臨床護理工作中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幾個關鍵舉措:
心理疏導的個性化。消化內科患者的個性化心理疏導主要就是針對每一個患者進行深入分析和了解,掌握其心理狀況,對于患者表現出來的明顯焦慮情緒予以及時應對,采取一對一護理模式,有效傾聽患者的表達,把握患者的擔憂點,進而也就可以有效進行疏導,逐步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緩解焦慮壓力[2-4]。在這種個性化心理疏導中,除了護理人員的一對一疏導外,往往還可以引入家屬,往往家屬和患者的溝通交流效果更為理想,能夠更好緩和患者焦慮情緒。
飲食干預的個性化。在飲食干預中應用個性化護理模式,護理人員需要重點了解每一個患者的病情,同時調查患者的飲食禁忌,遵循醫生的各項飲食要求,促使患者能夠在飲食中得到徹底規范化控制,杜絕因為各個不良刺激導致患者受到威脅。比如對于患者手術后的流質食物以及半流質食物的應用,護理人員就需要重點加大針對性控制,避免患者在該階段直接食用普食。
生活習慣干預的個性化。針對每一個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深入調查了解,分析哪些生活習慣是良好的,哪些生活習慣可能對于患者帶來不良影響,如此也就可以進行一對一護理指導,促使患者具備更為理想的健康恢復條件。比如針對患者的生物鐘就需要有效調整,促使其能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能夠養成規律的作息,杜絕因為患者夜間玩手機等行為影響正常休息;針對某些患者可能存在的吸煙或者是飲酒等不良行為同樣也需要加大干預力度,協同患者家屬進行重點監管,盡量控制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甚至需要說服患者戒煙戒酒,符合消化內科患者的健康要求。
病情的個性化護理。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案,比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就需要重點關注其出血的變化狀況,對于突發問題予以及時干預;對于肝硬化患者則需要重點關注患者的腹腔,對于常見的一些并發癥進行實時監控,一經發現就需要及時干預處理。另外,即使是同一類型的患者,因為其住院后的恢復狀況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如此也就同樣需要體現出較強的個性化護理效果,及時跟蹤了解其康復狀況,切實做好記錄和反饋,針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予以及時檢查,協同主治醫生進行患者恢復效果的個性化優化。
健康宣教的個性化。在消化內科患者健康宣教工作的開展中,護理人員同樣也需要體現出較強的個性化特點,能夠為每一位患者制定較為匹配的健康宣教方案,促使患者能夠重點了解和自身關系最為密切的一些健康知識,對于相應疾病具備更為全面的認知,如此也就可以不斷規范和優化自身行為。在健康宣教的個性化處理中,護理人員除了要考慮到患者本次所患疾病類型外,還需要關注到患者可能存在的其它病患隱患,并且充分結合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生活習慣等綜合分析,最終確保健康宣教能夠達到最佳效果。
本研究為了衡量兩組患者的不同護理效果,選擇了三個評價標準,一是患者的住院時間;二是患者的焦慮情緒,在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測量;三是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百分制評價。
本研究中所有數據信息均采用spss16.0處理,主要利用平均數差異T檢驗,顯著性水平選擇0.05。
從住院時間上來看,對照組患者(13.19±2.31)要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7.18±1.87),P<0.05。
從患者的焦慮情緒表現上來看,對照組患者測評得分(40.28±4.29)要明顯高于觀察組(31.17±3.87),P<0.05。
從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上來看,觀察組患者(98.27±3.29)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91.29±4.22),P<0.05。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個性化護理模式不僅僅可以明顯縮短住院時間,加快患者康復速度,還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存在的焦慮情緒,促使患者能夠更為配合臨床護理工作,體現更為積極的情緒,最終贏得患者的認同,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王紅杰.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消化內科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05):276-277.
[2]趙玉霜.循證護理與個性化護理在消化內科的應用效果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6,48(12):1520-1521.
[3]王紹平.消化內科病人的個性化護理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4):383+389.
[4]陸佳敏,柳春波,顧君娣.個性化臨床路徑式護理教學在消化內科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11):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