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 馬二偉

“你沒事兒吧,你沒事兒吧……沒事兒就吃溜溜梅!”2013年,溜溜梅憑借這則楊冪代言的廣告,迅速躥紅,經過幾年的沉淀,溜溜梅逐漸成長為青梅零食行業中的佼佼者。從名不見經傳到位居青梅零食銷售榜首,廣告為溜溜梅品牌的成長提供了助力。在溜溜梅廣告的入侵下,消費者的頭腦中已經將“沒事兒就吃溜溜梅”的觀念和溜溜梅這個品牌潛移默化地吸收了。
2019年在溜溜梅戰略升級發布會上,其創始人宣布溜溜梅開啟青梅時代,提出將“酸”作為品牌的賣點。然而,新廣告上線,卻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新廣告代言人仍然是流量女星楊冪,廣告詞變成了“酸一點,吃溜溜梅;酸一點,吃溜溜梅;酸一點,吃溜溜梅”。新廣告與舊廣告相比,依然采用廣告語重復策略,有過之而無不及,溜溜梅還想將曾經行之有效的策略延續到如今的廣告中。“酸”這一賣點在廣告中已經突顯出來,但是真的還有必要將廣告詞一直重復三遍嗎?
“你沒事兒吧……沒事兒就吃溜溜梅”的廣告詞最開始挺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沒事兒和吃溜溜梅之間有啥邏輯關系,聽到這樣的廣告語也很想讓人回擊一句“你才有事兒”,當然最讓人反感的還是代言人一直重復“你沒事兒吧”。
在知乎話題“你最討厭的廣告有哪些”中,溜溜梅的廣告赫然在列。很多知乎用戶都認為這是腦殘廣告,侮辱觀眾智商,不僅廣告詞莫名其妙,還要循環幾遍挑戰觀眾的底線。但就是這樣的廣告,在觀眾頭腦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讓人厭惡,卻也讓人難忘。
有人用傳播學的“睡眠者效應”來解釋,認為人們對于事物的態度會隨時間流逝而減弱,最終內容記憶取代情緒記憶。也就是說在接觸重復廣告時受眾會有抵觸情緒,但是長時間觀看后厭惡情緒被削弱,品牌記憶會加深。曾有人考察重復性廣告是否會對品牌產生負面影響,結果顯示重復性廣告只對產品認知有顯著影響,對品牌形象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
廣告主好像也比較青睞這種廣告,2019年出現了重復性洗腦廣告的“復古潮”,鉑爵旅拍、BOSS直聘、易車和新氧醫美等品牌的洗腦廣告層出不窮。這些廣告在引起輿論高關注度的同時,也讓品牌的名氣迅速躥升。這是一個遍地機遇的時代,也是一個略顯病態的時代,只要有流量,品牌就會飛速成長起來。
有人將重復性廣告等同于鬼畜廣告,并將鬼畜廣告定義為通過對受眾視覺、心理進行強烈的刺激,增強受眾記憶的牢固性,以此加強受眾對產品或品牌的認知。鬼畜廣告的受眾群體更多的是年輕消費者,在網絡環境下成長的這代人的消費觀念與消費方式都在不斷變化,喜歡追求新奇的事物,突出自己的個性。所以很多品牌將重復性、無厘頭的廣告作為品牌年輕化的戰略轉型,以此跟上年輕人的步伐,俘獲年青一代消費主力的心。
但是在筆者看來,將重復性廣告等同于鬼畜廣告是一種誤區,更是對年輕人所喜愛的鬼畜方式的誤解,年輕人中受歡迎的鬼畜廣告是具有極大反差,充滿趣味的廣告,而現在的重復性廣告卻將受眾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不僅沒有審美性,其邏輯也經不起推敲,更加沒有趣味性,而是一味地重復廣告詞,試圖用此種方式對受眾進行洗腦。現在的消費者并不好糊弄,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包圍中,消費者的廣告選擇更加謹慎,能吸引他們的應該是具有內涵又符合自身需求的廣告。廣告需走心,也需要人情味。
溜溜梅在品牌成長的早期,通過重復性廣告快速提升知名度或許是不錯的選擇,而伴隨著溜溜梅品牌的迅速成長,擁有了廣泛的知名度,更多地應該考慮如何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提高品牌美譽度的問題。溜溜梅以年輕消費群體為主,應該選擇目標人群易于接受的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風。重復性洗腦廣告的“復古潮”在2019年集中爆發,也許是最后的狂歡,受眾對其逐漸審美疲勞,廣告效果也在慢慢降低。在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的環境下,溜溜梅的廣告在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