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
【摘要】目的:分析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中的效果和對心理情緒的改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腦血栓患者84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隨機分為優質護理的觀察組(42例)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42例),觀察患者心理情緒。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SAS、SDS評分低,P<0.05。結論:在腦血栓患者中應用優質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緒,效果較好,值得借鑒。
【關鍵詞】優質護理;腦血栓;心理情緒
腦血栓是一種腦梗死常見類型,患病人群主要為50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病突然且病情進展快,如果患者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加大中風概率,提高傷殘率及死亡率[1]。有研究表明,該病的發生與高血壓、高血脂有著密切聯系。對于腦血栓患者來說,臨床治療的同時還應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本研究選取我院腦血栓患者84例,分析優質護理臨床應用效果。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選取我院腦血栓患者84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女為26例、16例,年齡57至75(64.82±3.18)歲,合并高血壓15例,合并高血脂癥13例,合并糖尿病6例,觀察組男、女為24例、18例,年齡58至76(62.32±3.44)歲,合并高血壓16例,合并高血脂癥14例,合并糖尿病7例。一般資料對比,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患者臨床情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可在床旁安置防護欄等。
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①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等,對癥處理患者頭痛。顱內壓增高等情況。②腦血栓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這種情況會影響患者行走能力,進而出現不良心理情緒。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交流,對其面部神色進行觀察,了解其心理情緒,給予關心與溫暖,拉進護患距離,進而減輕其不良心理情緒。③腦血栓患者如果存在吞咽功能障礙,飲食就以半流質、糊狀食物為主,喂食時需要將床頭抬高,并將頭向一側偏過,多食用香菇、海帶、木耳等食物。④腦血栓患者比較容易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因此,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有效咳痰,按摩患者腹部,如果患者出現便秘情況,可進行灌腸或給予瀉藥。為避免患者出現壓瘡,護理人員需定時為患者翻身,并保證患者衣物及床單清潔。⑤住院期間,開導患者正視疾病,家屬協助醫護人員開展相關工作。保證病房清潔干凈,房內外不能大聲喧嘩,及時告訴患者病情,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可通過看電視、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減輕其不良心理情緒。
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低即心理情緒好。
SPSS20.0,計量資料表示:(x±s),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n,%,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心理情緒對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46.38±2.15)分,SDS評分(44.28±2.04)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 1 心理情緒對比(分)
近年來,腦血栓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已經成為一種臨床常見病癥,患者常伴有精神癥狀。偏癱、失語等不良情況。該病病情較為嚴重,進而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研究表明[2],腦血栓常在安靜與睡眠狀態發病,起病隱匿且病情發展快,在疾病確診后進行有效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與此同時,還應加強臨床護理措施,促進患者病情康復,盡快重返社會。可見,對腦血栓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中,護理前,兩組心理情緒對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46.38±2.15)分,SDS評分(44.28±2.04)分,低于對照組,P<0.05。優質護理是一種臨床應用效果較好的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以患者為中心,充分考慮到患者身心狀況及病情,在滿足患者心理需求的同時穩定其生理及心理功能,加快身體康復速度[3]。腦血栓患者大多存在不良心理情緒,進而影響病情康復,因此,必須進行積極的心理安撫及疏導。本研究中,在腦血栓患者中應用優質護理,護理人員首先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然后加強交流,在此過程中盡量將患者向積極的方面引導,開展針對性心理疏導,使其感受到來自身邊人的關心與溫暖,進而提高配合度。腦血栓患者發病急,很多患者并不能適用這種狀態,依賴性較強,并且存在焦慮、悲觀等不良情緒,因此,要重視家屬的作用,叮囑家屬給予患者幫助,提高腦血栓相關知識的認識及護理技能,并注意患者各種負性情緒反應,重視精神情緒變化情況,通過勸導、安慰、解說等方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
所以,在腦血栓患者中應用優質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緒,效果較好,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
[1]張延麗.優質護理在改善腦梗塞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3):201-202.
[2]吉曉芳.對腦梗死患者進行細節化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21)1456-1457.
[3]鄒蘇玲.優質護理服務對老年性腦梗死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6):8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