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莉 張春妹
【摘要】目的:探討責任制助產護理配合體位干預對初產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擇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時段內收治的初產婦共220例,以抽簽法劃分為甲組(110例)和乙組(110例)。即甲組使用傳統輪班制助產護理,乙組使用責任制助產護理配合體位干預,比較產婦分娩方式、各產程時間。結果:甲組自然分娩率為72.73%、剖宮產率為27.27%,乙組為90.91%、9.09%,數據間比較有意義(P<0.05)。乙組各產程時間均短于甲組,數據間比較有意義(P<0.05)。結論:針對初產婦,責任制助產護理配合體位干預操作,能夠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還可縮短各產程時間,應引起重視。
【關鍵詞】責任制助產護理;體位干預;初產婦;分娩方式;產程時間
分娩作為胎兒脫離母體過程,醫學領域將其劃分為3個階段,但在產力、產道及胎兒等因素的影響下,使各產程時間各不相同,繼而決定了分娩結局的好壞,而產力更是由產婦體力、心理狀態決定,若為助產婦會因生產經驗和孕產期知識的缺失,面臨焦慮和擔憂等情緒,使之在降低產力的同時,誘發不良分娩結局[1]。擇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時段內收治的初產婦共220例,現將報道總結如下:
擇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時段內收治的初產婦共220例,以抽簽法劃分為甲組(110例)和乙組(110例)。220例助產婦中,年齡最高值為42歲,最低值為18歲,平均數為(28.65±2.83)歲;孕周最長為43周,最短為35周,平均數為(38.16±0.55)周。數據間比較無意義(P>0.05)。
甲組使用傳統輪班制助產護理,即由當日值班助產士對產婦施行助產護理,待宮口徹底全開后生產;待產體位是以產婦舒適度為準,即自行選擇,而生產體位則為截石位[2]。
乙組使用責任制助產護理配合體位干預,即將產婦進入助待產室時接診為助產士定義為責任護士,由其負責產婦分娩全過程,不僅能夠精準把控產婦各項信息預防遺漏,還可為產婦帶來熟悉感,減輕陌生人員(交接班助產士)帶來的生產問題。具體操作為:指導產婦對住院環境的認知度和熟悉度,預防陌生感帶來的緊張情緒,借助影像資料和圖片等方式,做好健康教育,使之能夠充分掌握圍產期知識、分娩過程、分期情況;若產婦因懼怕疼痛而放棄陰道分娩,則應側重闡述陰道分娩的優勢,鼓勵其自然分娩,再整合產婦和家屬文化程度,調整健康教育深淺度,以便能夠保證其充分掌握圍產期各項知識;由于產婦均為助產婦,極易面臨各類生產問題,應在有效溝通的前提下,借助舒緩音樂的播放,減輕其緊張感;若產婦處于第一產程,則應指導其正確使用拉瑪澤呼吸法予以呼吸,減輕宮縮陣痛,必要時可借助站立行走、坐位的方式,但應確保子宮前傾;分娩會消耗體力,應合理補充高熱量和易消化類食物,主動為產婦和家屬答疑解惑,輔之其做好各項檢查;若處于產程活躍期,則應借助胎位檢查的方式,鑒別其是否滿足自然分娩的適應癥,改為坐位待產;若宮口全開可協助產婦保持半臥截石位分娩,待胎兒接近娩出時改成平臥截石位,直至徹底娩出;若表現為胎兒先露,但未入盆者則應借助跳躍、爬樓梯等方式輔助入盆;新生兒娩出做好清洗、檢查工作,且對產婦予以留觀,若2h內未存在異常應送回普通病房[3]。
(1)比較產婦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剖宮產。(2)比較產婦各產程時間。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生、第三產程[4]。
本課題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匯總。若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數據施行t檢驗;若為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數據施行X2檢驗。P<0.05時,數據間比較有意義。
甲組自然分娩率為72.73%(80/110)、剖宮產率為27.27%(30/110);乙組自然分娩率為90.91%(100/110)、剖宮產率為9.09%(10/110)。數據間比較有意義(X2=12.2222,P=0.0004)。
乙組各產程時間均短于甲組,數據間比較有意義(P<0.05),見表1。

表 1 比較產婦各產程時間 [n、x±s、min]
妊娠是諸多女性必經生理過程,但作為機體應激事件,特別是在初產婦群體中,極易在圍產期知識不到位的前提下,滋生恐懼、擔憂和焦慮等情緒,繼而誘發圍產期風險事件,影響自然分娩率。為預防此類狀況,本院通過責任制助產護理操作,以圍產期相同助產士為前提施行護理操作,不僅能夠增強產婦認可度和安全感,還可在充分掌握產婦各項因素的同時,預防不良分娩結局,特別是在配合體位干預的過程中,能夠以最佳體位縮短各產程時間,減輕疼痛,預防剖宮產[5]。
綜上,針對初產婦,責任制助產護理配合體位干預操作,能夠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還可縮短各產程時間,應引起重視。
[1]姜燕.細節優化護理對初產婦產后母乳喂養、康復及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8):112+120.
[2]程海燕,張麗.母嬰床旁聯合移動學習護理模式在初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7):186-187+190.
[3]張艷,李鳳娟.責任制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進展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4):71-73.
[4]周芹,張少華.連續助產護理法在初產婦護理中的實踐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08):1364-1365.
[5]王友安.責任制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進展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9):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