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紅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取本院治療的86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選取的期間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將86例腦卒中患者分成兩組,即參照組(43例)和實驗組(43例),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模式,實驗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模式,對比護理后兩組各項臨床指標變化情況。結果:實驗組的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及情緒情況(焦慮值、抑郁值)較參照組的更優,,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急診科患者的護理干預中,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他們焦慮、抑郁情緒,提高他們對護理工作的好感,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急診;護理
急診科作為醫院重要的科室之一,會接診多種病種、疾病危重的患者,因此會存在較高的治療風險,相對的醫院需對急診科的管理工作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本研究探討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急診科患者的護理工作中,觀察通過人性化的服務理念,幫助患者舒展身心,保持愉悅心情,促進患者盡早康復,全面提高急診科的護理服務質量,提高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具體報道如下。
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治療的86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將86例腦卒中患者分成參照組(43例)和實驗組(43例)。參照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46-69歲,平均年齡(53.69±3.28)歲。實驗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45-68歲,平均年齡(53.65±3.11)歲。對比兩組患者各方面臨床資料發現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隨時觀察患者的疾病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風險因素并快速解決。
實驗組: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情況如下:(1)心理干預:腦卒中是一種危重疾病,患者一般會產生焦慮、恐懼、抑郁等情緒,不利于疾病治療。因此,護理人員要隨時掌握患者心理情況,積極與其交流,可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方案及既往治療成功的案例,來提高患者治療自信心,提高其治療配合度。(2)環境護理:注意病房的環境衛生,多注意消毒、清掃,保持病房空氣流通,確保室內光線充足,注意溫濕度要適宜[1]。(3)行為護理:若患者為老年人或行動不便的,護理人員需細心周到幫助其做好日常瑣事;若患者發燒,應叮囑家屬注意患者是否蓋好被子,注意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4)風險護理:護理人員要不斷總結急診科存在護理風險,對于常出現的護理風險的要做好應對措施,避免出現重復的失誤[2]。
觀察并對比兩組的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其中護理質量評價內容包括心理素質、健康教育、服務態度及舒適性,護理滿意度采取百分制,評分越高代表越滿意。采取焦慮評分量表、抑郁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焦慮值及抑郁值,兩個量表總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代表情緒越差。
研究數據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分析處理,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數據區別具有統計價值。

表 1 兩組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對比(x±s,分)

表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值、抑郁值對比(x±s)
急診科收治的患者其疾病多種多樣,且一般具有突發性復雜性等特點,較難護理。人性化護理是一種新的醫學服務理念,它強調“以人為中心”,對人實施科學化、人性化的護理管理,從患者自身角度出發,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樹立良好服務理念,為患者創造優異的治療環境;護理人員之間的凝聚力增強,服務技術提高,應急反應能力提升,有效為患者開展護理服務,增強醫院個整體護理質量,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本研究顯示,實驗組的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及情緒情況(焦慮值、抑郁值)較參照組的更優,,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急診科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可顯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急診科臨床護理工作的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1]曹霞,劉春紅.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4):181-182.
[2]潘麗芬.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8,31(04):621-622.
[3]李銀燕,楊秀華.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05):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