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許銀實
【摘要】 臨床麻醉學正朝著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的方向發展。因此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麻醉醫生的培養和訓練。不僅需要精通醫學基礎理論知識,臨床知識,還需具備實踐操作的能力,及與患者溝通的能力,是聯系臨床工作的重要橋梁。故探究本科生臨床麻醉學學習不足與改進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臨床麻醉學;麻醉醫學本科生;醫學學習
臨床麻醉學是結合麻醉解剖學、麻醉生理學、麻醉藥理學等的實用學科,針對于不同患者,不同情況進行多角度分析,理論聯系實際,基礎與臨床結合。近些年多媒體教學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其傳統的教學模式本質并未發生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形成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以致于忽略學生的主動性,造成失去學習興趣,束縛思維,缺少思考,課堂缺少活躍性的局面,無法完成量變質變的過程,由同化向異化的過程[1]。其次,雖臨床麻醉學教材經多次修訂與改版,但其仍落后于現代臨床麻醉學的發展,缺乏新的理論與技術,而已淘汰的藥物及方法仍未更新,使學生對麻醉學認識不充分,建立麻醉框架不健全。例如硫噴妥鈉靜脈全麻藥,用于麻醉誘導,復合全麻及小兒的基礎麻醉,但在臨床工作中已極少使用。再者,在臨床麻醉學的實習中不能充分拓展醫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發展、開拓學生的創新精神,僅教授理論知識機械記憶,缺少與實際的融會貫通、知識融入實踐,抽象晦澀的理論知識無法直觀化,將導致學生難以處理日后工作中的應激事件。
麻醉專業醫學生的學習不同于其他專業的原因在于其服務內容是不同疾病患者的麻醉與生命體征監測,其要求不僅具備相應麻醉學的理論知識,還需掌握生理學、內外科、婦產科、兒科等相關臨床知識[2]。這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拓展臨床思維。為了避免課堂的枯燥乏味,課堂開始可以以病例導入,課前溫習相關理論知識,分小組討論及發表,內容可包括各種分類的麻醉前訪視的內容、麻醉方法和麻醉藥物的選擇,術中麻醉管理應注意的事項以及術中意外和并發癥的防治等臨床麻醉常見問題,提出疑問及困難,與老師同學共同探討。此方法不僅鍛煉學生團隊合作及表達能力,引導學生運用理論邏輯思維與辯證邏輯思維,脫離“本本”主義,從以教師為中心變成以學生為主導[3],引導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情景,并且對病理、生理基礎有一定的回顧,加強對新知識的理解。
臨床麻醉學是一門實踐學科,臨床工作中有較多依靠麻醉醫生經驗性的盲探操作如硬膜外麻醉、橈動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等,規范操作是成功的基礎,在多次練習中積累經驗,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反復操作練習可使學生感受喉鏡抬起會厭谷的力度、硬膜外麻醉時穿刺針透過韌帶時的感覺、學習動脈穿刺置管的手法[4]。故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模擬臨床環境,適時增加實踐時間,促使學生進入臨床醫生的角色。在該過程中將知識融入實踐中,理論聯系實踐,鍛煉學生獨立工作、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動手能力。
手術室作為最佳的第二課堂,為學生建立立體化的教學空間,拓展臨床思維提高心理素質,對所掌握的知識融會貫通得以在關鍵時刻沉著冷靜地應對[5]。脫離影像多媒體資料的教學,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手術中麻醉的重要性,不僅要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必要的鎮痛鎮靜與肌松,還要預見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并做好預防的處理,為病人平穩順利度過圍術期提供保障。以實習課當中的真實操作為教學內容,循序漸進灌輸“個體化原則”。術前訪視和術前評估是設計麻醉方法及麻醉管理的第一步。可以將病人風險降到最低,提高圍術期病人安全性和滿意度。因此學習臨床麻醉理論的同時,設為術前訪視是一項重要的實習項目,通過觀看麻醉科老師們如何與患者溝通,術前如何進行充分評估、制定麻醉和圍術期管理方案等,學習術前訪視的要點、掌握評估項目,對全身情況和各器官系統有整體把握,充分為步入臨床實習打好基礎。
隨著科技發展,醫療服務、診療技術等方面水平日漸升高,但醫患關系卻日漸緊張,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度也日趨下降,使得醫生的工作變得如履薄冰。加強自身溝通能力,從根本上解決醫患問題,是每一個醫學科目應該涉獵的范圍。但因在學習過程中缺少真正的指導,更缺少實踐經歷,這使得麻醉專業本科生在進入臨床工作后很難較好地處理醫患關系方面的問題。所以在教學中可以模擬臨時場景,生動形象地設計各種情景,通過學習如何詢問病史、如何減少患者對圍術期麻醉過程的焦慮和恐懼,取得病人的知情同意,指導病人配合麻醉的過程中,掌握溝通的技巧,考察基本知識掌握情況,理論與實際結合情況及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等。人文關懷同樣也是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的關鍵一點,注重對待病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解除患者的焦慮,提升患者滿意度,提升醫療服務的溫度。
麻醉學是臨床醫學中一個專門獨立學科。麻醉學專業的任務和范圍比較廣闊,且責任重大。因此為了培養不斷學習、進取、創新的麻醉醫師,應從麻醉本科教學開始。
[1]夏祥慧.韓丹鳳.肖鵬國.內外教育差異對我國醫學生溝通能力培養的啟示.中國市場,2016(25):105.
[2]張旭彤.臨床麻醉學教學改革思路[B].衛生職業教育,2011(29):72-73.
[3]王東偉.陳萍.徐嘉賓.劉海萍.多模式教學方法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A].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9(5):68-69.
[4]張蕊.曹煥軍.高爾.探究式教學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A].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6:185-186.
[5]趙志丹.探究現代臨床麻醉學課程建設中的不足及對其改進的思考.醫學教育管理,2016(2):81-82
[6]郭曲練.姚尚龍.臨床麻醉學(第四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