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任
【摘要】 目的 探究經尿道輸尿管鏡與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價值。
方法 132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 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6例。對照組采用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治療, 觀察組采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并發癥發生率及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結石清除率93.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7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9.09%低于對照組的24.2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55.84±6.11)min、住院時間(4.34±0.47)d均短于對照組的(80.96±9.35)min、(6.62±1.63)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比較, 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運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 還能夠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 其臨床價值較顯著。
【關鍵詞】 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輸尿管上段結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26
輸尿管結石在臨床中發病率較高, 如果輸尿管結石不能及時排出, 將會導致結石部位形成息肉嵌頓、輸尿管狹窄的風險, 發生尿血、梗阻、腎絞痛及腎積水等相關情況, 對患者健康產生嚴重威脅。導致輸尿管結石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排出腎結石期間, 輸尿管狹窄部位暫時受阻, 因此加強對有效治療方法的探究尤為重要[1]。開放性手術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是臨床治療輸尿管結石的傳統治療手段, 然而上述方法存在一定的治療局限性, 治療效果不十分理想, 對患者產生的創傷較大, 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 使得患者疾病恢復受到嚴重影響。近年來, 臨床微創技術應用廣泛, 臨床在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過程中開始廣泛應用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和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2]。本文主要探究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運用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和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32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 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6例。對照組患者男32例, 女34例;平均年齡(51.28±6.55)歲。觀察組患者男38例, 女28;平均年齡(54.28±9.1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運用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治療, 具體方法為:對患者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 協助患者采取合適體位, 臨床一般取截石位, 經尿道將輸尿管硬鏡置入膀胱內, 通過輸尿管導管的引導作用, 使用輸尿管鏡探查結石部位, 通過鈥激光進行碎石, 如果有較大結石返流回腎臟, 應當在手術結束后1周實施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
1. 2. 2 觀察組 運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 具體方法為:對患者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 協助患者采取截石位, 經患側輸尿管逆行插入5F輸尿管導管, 將導尿管妥善固定。再協助患者采取俯臥位, B超引導下在第12肋下肩胛下線至緣腋后線進行穿刺, 進入集合系統后拔除針芯, 在碰到結石感或見有尿液回流時即可, 再置入斑馬導絲, 使用筋膜擴張器進行擴張, 將其擴至F18鞘。沿鞘置入輸尿管硬鏡, 在直視作用下經腎盂向輸尿管結石部位插入, 通過鈥激光碎石機將結石擊碎, 利用生理鹽水灌注或在灌注泵壓力的作用下排出碎石, 使用鉗夾取出較大的碎石。最后仔細檢查, 在結石清除干凈后使用16F硅橡膠胃腸腎造瘺管, 手術結束后常規夾閉腎造瘺管64 h, 等到停止出血后將腎造瘺管放開。術后協助患者采取臥位休息, 等到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實施X線腹部平片檢查, 以便充分了解結石殘留情況, 如果還存在結石殘留, 應當再次對患者進行體外碎石術治療。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結石清除率、并發癥(切口感染、切口疼痛、切口出血)發生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 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結石清除率對比 觀察組結石清除率93.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7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9.09%低于對照組的24.2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在泌尿外科, 輸尿管結石屬于發病率較高的疾病, 該病主要癥狀包括疼痛、血尿, 根據病情不斷發展, 患者會出現感染、息肉及梗阻等情況, 最終導致發生腎功能損傷和腎積水[3]。輸尿管結石屬于上尿路結石, 該病發病人群為中青年, 男性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原發性輸尿管結石發病率較低, 大多數患者為繼發性輸尿管結石, 例如輸尿管癥、輸尿管狹窄、囊腫、腫瘤及息肉等[4]。輸尿管因受尿液淤滯的影響, 導致結石形成于尿液積聚的擴張部位。疼痛為輸尿管結石患者最為突出的癥狀, 受劇烈疼痛的影響, 使得患者出現心悸脈速、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及大汗等相關癥狀, 對患者生命健康產生極大威脅, 顯著降低患者生活質量[5, 6]。手術為輸尿管結石的主要治療方法, 傳統手術方法存在較大的創傷, 手術結束后恢復時間較長, 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均較高, 對患者預后產生不良影響, 特別對于老年患者來說, 由于手術耐受性較差, 不適合運用傳統手術方式進行治療[7, 8]。
在微創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 經尿道輸尿管鏡與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在臨床中運用廣泛, 該治療方法的優勢顯著, 例如并發癥及術中出血量較少, 對患者產生的創傷較小, 且操作方法簡單易行等[9, 10]。本院在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過程中主要采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 其優勢主要包括[11-13]:
①經皮腎通道只需要擴張至F18, 對腎臟存在的損傷較小, 術中大出血發生率較小, 安全性較高;②能夠在輸尿管鏡的直視作用下取出碎石, 有效提高結石清除率;③手術結束后恢復時間較快, 且能夠有效縮短住院時間。通過經皮腎輸尿管鏡微創手術對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進行有效治療, 手術開始前需要對相關適應證嚴格把握, 同時需要排除禁忌證, 以便保證患者的安全。然而, 對于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來說, 其具有對患者產生的痛苦小、創傷小等顯著優勢, 同時能夠明顯縮短住院時間, 但對輸尿管上段結石治療效果相對較差, 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碎石過程中結石容易出現移位情況, 碎石可向腎下盞和腎盂部位返流, 從而導致術后結石殘留或手術失敗情況發生[14]。
本文對經尿道輸尿管鏡與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探討, 結果顯示, 觀察組結石清除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運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能夠促進結石清除率有效提高。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運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能夠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上述研究結果與陳益民等[15]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與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比較, 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運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 還能夠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 臨床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姜錫男, 胡瑞潔, 陳方敏, 等. 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失敗后行經皮腎鏡、腹腔鏡、輸尿管硬鏡取石術的療效比較:8年以上的單中心研究.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2018, 23(3):181-186.
[2] 苗發陳, 任慶芹, 楊志國, 等. 三種腔鏡手術治療嵌頓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 中國基層醫藥, 2016, 23(17):2626-2628, 2629.
[3] 張斌斌, 強亞勇, 郭巍, 等. 四種腔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直徑>1 cm結石的療效對比研究.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8, 39(4):?300-304.
[4] 王貽兵, 王俠. 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治療進展綜述.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9, 23(7):130-132.
[5] 王磊, 馬松, 張先云, 等. 應用孫氏末段可彎硬性輸尿管腎鏡聯合鈥激光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療效觀察.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7, 16(5):381-384.
[6] 黃遂斌, 向威, 黃韜, 等. 微創經皮腎鏡技術與F-URS治療老年復雜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效果評價.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11):141-142.
[7] 蔣立桂, 孟峻嵩, 王美才, 等. 輸尿管鏡鈥激光、經皮腎鏡、后腹腔鏡下輸尿管切開三種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對照研究. 國際泌尿系統雜志, 2018, 38(6):941-944.
[8] 潘東山, 楊水法, 楊恩明, 等. 三種微創方式治療嵌頓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 中國實用醫刊, 2018, 45(14):62-65.
[9] 李建民, 趙紅, 饒品浪, 等. 后腹腔鏡技術聯合中藥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研究進展. 中國當代醫藥, 2018, 25(20):25-27.
[10] 王躍, 曹滬春, 陳啟平, 等. 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的三種微創手術療效分析. 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9, 13(4):267-270.
[11] 余子強, 鄒建安, 邵明峰, 等. 輸尿管鏡碎石術聯合封堵取石導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嵌頓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 中國臨床醫學, 2015(6):796-798.
[12] 謝猛. 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術與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的效果比較研究.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30):134-135.
[13] 張豪亭. 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和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對比. 當代醫藥論叢, 2015(1):204-205.
[14] 肖利華. 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與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治療嵌頓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 當代醫學, 2015(12):47-48.
[15] 陳益民, 楊慶亞, 許清泉, 等. 輸尿管鏡取石與經皮腎鏡取石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5(3):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