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珍
【摘要】 目的 分析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手術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70例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患者, 依據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分為A組與B組, 每組35例。A組采用瞳孔鈍性分離擴張聯合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 B組采用瞳孔緣環形切除聯合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視力恢復情況、瞳孔形狀改善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治療效果。結果 B組患者視力恢復有效率為80.0%, 高于A組的57.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42, P<0.05)。B組患者瞳孔形狀改善率為85.7%, 高于A組的48.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944, 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78, P>0.05)。B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3%, 高于A組的77.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00, P<0.05)。結論 臨床針對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患者, 采用瞳孔緣環形切除聯合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效果顯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患者視力改善效果較佳,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虹膜炎;白內障瞳孔粘連;手術治療;瞳孔緣環形切除;瞳孔鈍性分離擴張;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41
眼部疾病屬于臨床常見疾病類型, 以青光眼、白內障、虹膜炎等疾病較為常見, 對患者眼部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威脅。其中虹膜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類型, 隨著疾病發展, 易造成患者出現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颊吲R床發病初期癥狀以眼睛發紅, 并存在較大不適感以及疼痛為主, 隨著疾病發展, 有較大幾率導致患者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 威脅患者眼部健康, 并造成視力下降等[1, 2]。目前臨床開展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 由于存在不同類型手術方法, 對患者手術治療效果以及術后恢復情況存在一定差異, 因此具體分析不同手術方法實際效果, 對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價值。而在當前臨床開展患者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手術治療患者, 通常采用瞳孔緣環形切除以及瞳孔鈍性分離擴張治療方法, 聯合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 能夠最大程度上確?;颊咧委熜Ч?, 對患者視力恢復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分析了采用不同手術方法治療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的臨床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2010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患者, 根據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分為A組與B組, 每組35例。A組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齡(66.45±3.26)歲。B組患者中男20例, 女15例;平均年齡(65.41±3.4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 并自愿加入其中。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臨床診斷結果符合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患者;②患者眼壓正常虹膜炎處于可控階段;③患者對本研究知情, 并符合手術適應證。
1. 2. 2 排除標準 ①存在嚴重器官疾病患者;②對本研究具有抗拒心理患者;③存在眼底病變, 預后效果差的患者;④存在嚴重精神障礙疾病患者。
1. 3 方法 所有患者行眼科常規檢查, 術前3 d給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滴術眼, 4次/d, 1~2滴/次。
1. 3. 1 A組 患者采用瞳孔鈍性分離擴張聯合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手術方法:0.4%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 用0.05%安爾碘抗菌洗液清洗結膜囊, 角膜緣2點方位作輔助切口, 前房內注入粘彈劑, 角膜緣10點方位作主切口, 用虹膜拉鉤鈍性分離粘連部位后, 常規連續環形撕前囊, 水分離, 用核分塊切除技術超聲粉碎晶體核, 清除周邊皮質, 后囊拋光, 囊袋內植入折疊式人工晶體, 清除粘彈劑, 沖洗前房, 封閉切口, 典必舒眼膏包扎術眼。
1. 3. 2 B組 患者采用瞳孔緣環形切除聯合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手術方法:0.4%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 用0.05%安爾碘抗菌洗液清洗結膜囊, 角膜緣2點方位作輔助切口, 前房內注入粘彈劑, 角膜緣10點方位作主切口, 用虹膜拉鉤鈍性分離粘連部位, 沿瞳孔緣環形切除虹膜0.5 mm后, 再常規連續環形撕前囊, 水分離, 用核分塊切除技術超聲粉碎晶體核, 清除周邊皮質, 后囊拋光, 囊袋內植入折疊式人工晶體, 清除粘彈劑, 沖洗前房, 封閉切口, 典必舒眼膏包扎術眼。術后, 依據手術結果為患者提供相應護理措施, 如患者存在較嚴重不良癥狀, 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 確保手術治療效果。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視力恢復情況、瞳孔形狀改善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治療效果。
1. 4. 1 視力恢復情況 依據《標準對數視力表》, 劃分患者術后視力為<0.3、0.3~0.6、>0.63個等級, 其中≥0.3為視力恢復有效。
1. 4. 2 瞳孔形狀改善效果 術后, 根據患者瞳孔形狀是否規則以及有無光反射情況判定瞳孔形狀改善效果。
1. 4. 3 并發癥 術后,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主要包括高眼壓、角膜水腫以及前房滲出等。
1. 4. 4 治療效果 依據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劃分患者治療效果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緩解, 眼部恢復良好;有效:患者臨床治療后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治療無效果。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視力恢復情況對比 術后, B組患者視力<0.3 7例, 0.3~0.6 13例, >0.6 15例, 視力恢復有效率為80.0%;A組患者視力<0.3 15例, 0.3~0.6 16例, >0.6? 4例, 視力恢復有效率為57.1%。B組患者視力恢復有效率高于A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42, P<0.05)。表1。
2. 2 兩組患者瞳孔形狀改善效果對比 術后, B組患者中瞳孔規則, 有光反射30例;瞳孔不規則, 無光反射5例, 瞳孔形狀改善率為85.7%。A組患者中瞳孔規則, 有光反射17例;瞳孔不規則, 無光反射18例, 瞳孔形狀改善率為48.6%。B組患者瞳孔形狀改善率高于A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944, P<0.05)。
2. 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A組患者發生高眼壓3例, 角膜水腫4例, 前房滲出2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25.7%;B組患者發生高眼壓4例, 角膜水腫3例, 前房滲出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22.9%。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78, P>0.05)。見表2。
2. 4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B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A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虹膜炎是常見的、嚴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其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虹膜炎并發的白內障、青光眼、玻璃體視網膜病等。虹膜炎導致房水成分、性狀發生改變, 破壞晶狀體外部環境;激素類藥物引起玻璃體病、青光眼等并發癥, 晶狀體代謝功能障礙, 產生渾濁物質, 從而導致虹膜炎合并白內障發生[3]。在當前醫院臨床開展相應疾病診斷與治療過程中, 通常需要依據虹膜炎患者疾病嚴重程度, 進行相關治療, 而在其中針對存在疾病較輕患者, 可使用保守治療方法, 而癥狀較為嚴重, 并伴隨有多種并發癥患者, 需要及早介入手術治療方法, 從而控制疾病惡化, 確?;颊呱钯|量。而目前臨床針對虹膜炎合并白內障瞳孔粘連患者, 需要采用手術治療方法, 而手術方式不同, 對視力恢復情況以及術后恢復效果具有較大差異。
瞳孔鈍性分離擴張聯合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手術過程中, 采用瞳孔鈍性分離擴張, 能夠分離粘連部位, 但是易出現連續環形撕囊以及碎核乳化操作難度大, 增加了手術時間, 增加了并發癥發生的風險, 不利于提高手術治療效果, 部分患者瞳孔不能回縮且不能保持圓形, 易出現術后眩光, 從而影響患者術后視力的恢復及視覺質量的改善。同時采用該類治療方法, 在增加患者并發癥的同時, 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具體而言, 患者接受鈍性分離擴張有一定幾率對眼部神經以及其他組織結構造成影響, 增加了術后恢復難度, 對患者恢復效果造成較大影響。
瞳孔緣環形切除聯合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 能夠充分分離瞳孔粘連部位, 從而避免了瞳孔鈍性分離擴張中易發生的環形撕囊以及碎核乳化操作難度大的問題, 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 能夠最大程度恢復患者視力, 減輕術后眩光, 且術后患者瞳孔能維持規則的圓形, 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采用瞳孔緣環形切除聯合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該類疾病效果顯著, 能夠最大程度上恢復患者視力, 確保術后眼部健康, 提高生活質量, 并能夠降低出現不適感, 促進瞳孔功能恢復正常[4, 5]。同時在臨床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 使用該類治療方法, 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 治愈患者疾病的同時, 避免了由于疾病因素造成的各類并發癥發生, 確?;颊咭暳謴驼K降幕A上, 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在臨床開展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 由于患者疾病影響以及治療需求, 采用瞳孔緣環形切除或瞳孔鈍性分離擴張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治愈患者疾病, 確保患者治療效果。同時聯合超聲乳化植入術, 確?;颊咝g后視力恢復正常水平, 避免出現視力退化等情況。而在實際該類疾病治療過程中, 需要注意患者手術治療需要確保消毒衛生, 避免出現感染等不良情況。同時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同時, 及時給于患者相應藥物, 能夠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降低患者出現感染等幾率, 確?;颊呤中g治療效果[6-8]。
本研究中, B組患者視力恢復有效率為80.0%, 高于A組的57.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42, P<0.05)。B組患者瞳孔形狀改善率為85.7%, 高于A組的48.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944, 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78, P>0.05)。B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3%, 高于A組的77.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00, P<0.05)。
綜上所述, 臨床針對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患者, 可采用瞳孔緣環形切除聯合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 有效治愈臨床疾病, 改善患者術后視力、瞳孔形狀,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文霞. 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的外科手術治療及預后分析.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9, 6(19):195-196.
[2] 朱敏潔. 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手術治療的臨床觀察.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13):1755-1756.
[3] 岳正鳳, 劉超, 聶江云, 等. 手術治療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的有效方法.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2017, 1(2):119-120.
[4] 朱若暉. 虹膜炎瞳孔粘連并發白內障超乳手術的臨床觀察. 當代醫學, 2015, 21(36):86-87.
[5] 馮督, 張清生. 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手術治療的臨床觀察. 國際眼科雜志, 2012, 12(9):1758-1759.
[6] 路璐, 安剛, 黨麗杰, 等. 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手術治療的臨床觀察. 中國傷殘醫學, 2016, 24(7):75-76.
[7] 趙樹慧. 探討手術治療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的有效方法. 中國傷殘醫學, 2015, 23(21):3-4.
[8] 李文光, 王穎穎, 劉春紅. 手術治療虹膜炎并發白內障瞳孔粘連的有效方法. 中國保健營養, 2015, 25(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