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巖
摘 要:隨著我國的經濟和城市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城市的綠化建設就顯得尤為的重要。綠化中的喬木大多數都是經過移植之后栽培到綠化地點的,所以喬木的移植栽培技術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提高成功移植率和栽培技術,才能夠順利地開展綠化項目工程。本文針對喬木的移植栽培技術進行簡要闡述,為我國的喬木移植栽培技術質量提供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
喬木移植;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7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315029
前言
伴隨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快,城市的綠化建設也在不斷加快,國家對城市中的綠化建設也高度重視。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在居住環境中的綠化建設也有著更高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喬木的移植栽培技術的重要性。喬木的移植栽培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喬木的生存狀態和質量,但是在實際的喬木移植栽培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導致移植的質量和栽培的存活率都不是很高,所以提高喬木移植栽培技術是提升移植質量和存活效率的有效辦法。
1?喬木移植的意義和常見的問題
1.1?喬木移植的意義
1.1.1?保護珍貴樹木
合理移植喬木,能夠有效保護珍貴樹木。一般進行樹木移植都是按照統一的規則進行移植和栽培,但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速度不斷的加快,在建設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珍貴的樹木影響工程建設的情況,這些樹木往往已經在此地生長了幾十年或者上百年,有著極高的觀賞性和歷史性,對其不能進行直接鏟除,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把這些珍貴的樹木移植到公園或者保護單位進行栽培。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夠有效地保存珍貴的樹木,也可以持續地供人們進行觀賞。
1.1.2?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在城市化建設當中,大部分的城市綠化建設都是將野生的樹木或者其它地方栽培的樹木進行移植過來的;這些樹木大多是已經成熟的樹苗,所以只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將其移植過來再進行栽培,就可以很容易的將其養活。城市綠化建筑設中的樹木,都是采用生存能力特別強的樹種,在生長的過程中時間長,不容易進行替換,所以也降低了綠化建設中的資金投入。通過移植和栽培這些樹木,不僅可以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還能夠有效降低城市中的灰塵,保持城市水土能力,改善城市中的生態環境。
1.2?移植栽培中常見的問題
在喬木移植栽培中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喬木在挖掘出來后,沒有及時進行補水保濕,導致很多喬木在移植的過程中出現缺水的現象而枯死。沒有對栽培地點進行詳細的考察,所移植栽培的喬木不能適應栽培地點的環境或生存條件,導致喬木移植后的存活率不高。在進行喬木栽培時,表面的填土過于緊實,致使喬木的根部不能很好地吸收水分和養分,造成窒息死亡。在選擇移植的樹苗中沒有選擇健康的樹苗進行移植,導致栽培后不適應當地的氣候,或者喬木本身存在病蟲現象,導致喬木最終死亡。
2?喬木移植栽培技術
2.1?移植前準備
在準備進行喬木移植時,要科學地對需要移植的喬木做好準備工作,這樣才能保證移植的成功率。選擇移植的地點時,一定要選擇適宜當地的土地的喬木品種,提高喬木移植后的存活率;對選擇好的移植地點的地形結構進行處理,清除現場的雜物和垃圾,保證移植栽培的喬木能夠和周邊環境相適應。移植的填坑要適合喬木體積的大小,土壤的厚度及栽培坑深淺要適宜。將進行喬木移植的工具準備齊全,在進行移植時盡量一次性成功,避免出現對同一棵喬木進行多次挖掘的現象,否則對喬木的后期成長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2.2?移植喬木及時間的選擇和斷根處理
對于需要移植的喬木樹種要進行嚴格選擇和把控,要選擇樹形完整、生長健康的樹木,觀察表面是否有蟲蛀的現象。在選擇好需要移植的樹木時,移植的時間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不同的時間對于喬木進行移植之后的存活率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選擇在春季來臨之前或者是秋季快要結束的時間段進行移植,如春季雨水充足,萬物復蘇,能夠給移植的喬木提供生長的營養。對移植喬木的斷根處理非常復雜,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斷根,就無法保證移植之后喬木能夠順利的存活。因此,要在對喬木挖掘全部完畢后才能進行斷根,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保護好原來的土球,以便在喬木沒有栽培到新土的時候有足夠的水分可以吸收,不會出現枯萎的現象。
2.3?起掘、包扎、運輸及栽培
在喬木移植之前,要對需要移植的位置進行選定,對于移植所需要的坑穴一般要大于喬木本身土球的4倍,調整好坑內的酸堿程度。在喬木進行斷根處理之后,一定要保護好喬木的須根、土球;在進行運輸時,要用柔軟的繩子進行固定,同時對于土球的保護要采用濕潤的草袋進行保護。按苗木運輸需要, 應提前考察運輸線路, 如路面寬度與質量、架空線路、橋梁及負荷、人流量等, 制定出應對計劃, 準備好相關運輸設備 (汽車、吊車等) 。起運前, 還應做好準運證和檢疫證的辦理工作。在運輸到目的地之后,要及時對喬木進行噴水,運輸的時間不宜過長,防止喬木因缺水而枯死。在進行栽培時,要保證喬木直立進入坑中,同時要向著原有的生長方向進行入坑;在進行填土時,土要盡量的松軟,不能過于緊實和干燥,在栽培完畢之后及時澆水,做好保濕工作。
3?喬木移植之后的管理工作
3.1?喬木移植栽培后的養護
將喬木移植到新地方進行栽培之后,對于喬木的養護是至關重要的。對于移植栽培后的土壤,在后期的養護中要隨時進行翻耕,提高土壤的透氣性,防止喬木出現窒息的現象。要及時地對喬木進行澆水,保證水分充足,給喬木適合的生長空間。在喬木生長的過程中,要做好多喬木的肥料管理工作,喬木移植后栽培的地方不同,適用的肥料也不同,主要與栽培地點的降雨、氣候、季節等有關;所以在對喬木進行施肥時要結合移植地的實際情況去確定施肥的劑量,使施肥的效果達到最佳。喬木在移植后,還沒有在土壤中扎根,樹木本身就不穩定,在遇到較大的風和降雨時,就可能會出現倒塌,所以對新移植的喬木要進行固定,幫助喬木建立一個健康的生長姿勢。
3.2?做好移植喬木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喬木移栽到新的地點之后,喬木的病蟲害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喬木在移植栽培后,根系還沒有及時地在土壤中發展和成長,自身抵抗病蟲害的能力還較弱,所以在這個期間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這就要加強對新移栽樹木的病蟲害的巡查,在發現病蟲害之后及時進行處理,保證喬木能夠安全生長。
3.3?喬木移植后的保溫工作
對新移栽的喬木要做好保溫工作,在氣溫高時要對喬木進行遮擋處理,防止高溫時喬木出現枯萎的現象,通常可以使用透氣性強的遮陽布進行遮蓋,并且定時給喬木噴水,保持水分的充足;在氣溫降低時,要對喬木進行適當的保溫,常見的保溫措施就是在喬木的周圍刷上白石灰或者是采用草繩的方式進行保溫,減少因為氣溫降低而對喬木造成傷害。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喬木移植和栽培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移植的時間,還要特別注意移植的方法;在移植前對移植的地點做好準備工作;在移植的過程中對喬木進行及時補水,防止因為水分缺乏導致喬木枯萎,保證喬木的移植成功率;在栽培過程中要注意栽培方式,保證喬木能夠順利的存活。不斷地提高我國的喬木移植和栽培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移植后喬木的存活率。
參考文獻
[1]
李旺南. 大型喬木移植成活技術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 2012, 18(16):107-109.
[2]楊國明. 淺析景觀綠化工程喬木移植與養護技術[J]. 福建建材,2016(6):79-80,106.
(責任編輯?賈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