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勝柱 王麗平
摘 要:本文概括了山東省濟寧市新兗鎮鄉村振興工作基本情況,總結了鄉村振興工作經驗做法,提出了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具體對策建議。
關鍵詞:
鄉村振興;經驗做法;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S-0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315066
按照山東省委關于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決策部署,濟寧市兗州區新兗鎮迅速啟動了鄉村振興一系列工作,結合自身優勢,因地制宜,高水平規劃建設了牛樓—小馬青鄉村振興示范片區。
1?鄉村振興工作開展基本情況
該示范片區項目位于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新兗鎮牛樓社區泗河西岸,南臨濟寧市高新區,北臨兗州區,東臨興隆莊街道,西臨新兗鎮金村社區,項目預計總投資2億元,占地133.4hm2,共分為3期。2018年7月,新兗鎮投資6000余萬元,啟動建設了示范片區1期工程花海彩田項目,濟寧市兗州區委、區政府把示范片區納入區泗河綠色發展帶“3+1”板塊規劃,花海彩田項目被列入濟寧市泗河綠色發展帶重點建設項目,小馬青村、牛樓村被納入全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村。目前,示范片區1期工程竣工,并成功舉辦了第1屆牛樓花海彩田新春大廟會等群眾娛樂系列活動,已接納游客累計30萬人次,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接納游客80萬人次,收入可達1600萬元,為兗州及周邊群眾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融入自然的去處。2019年12月,牛樓花海彩田景區被濟寧市文化和旅游局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新兗鎮被濟寧市委市政府評為鄉村振興工作先進鄉鎮。
2?經驗做法
2.1?強化規劃引領
聘請南京農業大學規劃設計院、浙江遠見旅游設計有限公司對示范片區進行整體科學規劃設計,規劃設計項目組多次深入村莊社區、龍頭企業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多次邀請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企業負責人召開規劃座談會、溝通會,多次召開農業辦、建設辦、財政所等重點科室工作匯報會,在充分汲取正確意見建議基礎上,編制了豐富詳實的《新兗鎮鄉村振興規劃(2019—2022年)》,總體形成“一帶、兩區、兩心、多點”的空間結構,分類明確推進新兗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任務、工程與項目、政策與措施、方法和步驟,確保實現新兗鄉村振興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
2.2?強化組織保障
新兗鎮成立了鎮長任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將任務目標層層分解,具體到村、科室,明確工作任務責任人,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合村并點、舊村拆遷將示范片區內14個村組建了牛樓社區黨委和小馬青社區黨委,2個社區黨委成為兗州區最早的農村社區黨委,目前已形成萬人社區,兩黨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點連線、帶動全面”,區內14個村實現了基層黨組織從管理農村到服務農村再到經營農村的轉變,給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運營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證。
2.3?強化重點項目建設
以花海彩田重點項目為抓手,加快建設田園綜合體,推進現代農業、旅游業相互融合,充分利用泗河復堤取土區,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的前提下,對泗河西岸的133.4hm2土地進行平整、培肥,北部打造40hm2的馬橋濕地公園,南部93.4hm2種植油菜花、向日葵、低桿高粱、谷子、芝麻等農作物,并建設農產品加工車間,進行農產品深加工,實現農產品價值最大化,達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加快土地流轉,配套建設了規模性苗木繁育基地、花卉交易市場、“牛樓味道”生態農莊等基礎產業項目。
2.4?強化便民服務
村民入住社區后,兩社區黨委立即注冊成立牛樓物業管理公司、馬青物業管理公司,分別配備了專業環衛人員15名,垃圾清運車6輛、灑水車1輛,在社區全面推行網格長、樓長制等精細化、常態化管理,每天對社區衛生進行不間斷打掃,形成了戶集、村收、鎮運垃圾清運管理模式,同時24h為社區居民提供水、電、天然氣、暖氣等優質服務,為社區居民打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伴隨著花海彩田旅游項目的運營,物業管理公司積極承攬景區衛生、草木管理、治安保衛等服務項目,為社區節省了社會民生事業的投入成本,增加了社區居民的就業崗位,也增加了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針對社區居民土地距離社區較遠、各村拖拉機農業機械較落后等原因,兩社區黨委分別將各村集體農機作業組改制,聯合農機大戶帶機共同組建立牛樓農機專業合作社、馬青農機專業合作社,委托管理農戶土地,代農戶“耕、種、收、管”,徹底解決了社區居民種地難的問題,為農戶節省了種地成本,將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可以從事其它工作,有效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2.5?強化村莊綠化工程建設
大力推進河流、道路、農田林網、村莊社區造林大綠化行動,打造多層次立體式綠化系統。清理整治廢舊坑塘16處,建設村莊小微濕地6處,建設新兗鎮青年義務植樹基地1處,建設綠地10萬m2,建設文化廣場8處,鎮駐地綠化覆蓋率達35%,村莊綠化覆蓋率達33%。2019年12月新兗鎮被山東省政府評為省級森林鄉鎮,牛樓、小馬青村被山東省政府評為省級森林村莊,牛樓、小馬青濕地被濟寧市政府評為市級小微濕地。
2.6?強化片區基礎設施建設
拆除廢舊工廠2處,規劃建設了花海彩田停車場,面積達2萬m2,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公廁等配套設施建設,片區內實現“五化十通”,匹配了相應的醫療、商貿、服務中心。
2.7?強化以文化人
深入挖掘傳承牛運震文化,建設了牛運震紀念館及牛運震研究會項目。在社區內深入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等創評活動,深化移風易俗,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大力弘揚文明風尚。高水平舉辦了兗州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演出、全區第29屆農民文化藝術節暨“三下鄉”惠民活動、第1屆牛樓花海彩田新春大廟會。推出了花海彩田微信公眾號,積極推送《暢游花?!?、《花海印象》等好文章好故事,在微信朋友圈受到大家熱捧,目前公眾號已發布文章、信息100余篇,花海彩田公眾號已成為新兗鎮鄉村振興文化宣傳新的平臺。
2.8?強化督導考核
新兗鎮建立了鄉村振興工作任務電子檔案,做到“一項目一檔案”、“一村一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工作內容、工作步驟、完成時間、工作照片、任務責任人等,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對工作項目進行調度,對工作進度較慢、工作質量較低的人員進行約談,確保鄉村振興工作任務保質按期完成。同時,將花海彩田、造林大綠化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納入績效考核范圍,將各村、鎮科室考核成績作為評先樹優的重要標準,對工作開展落實不力的進行嚴肅問責。
3?對策建議
3.1?加強黨建引領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加大力度培養選拔一批能帶富、善治理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組織保障。聘請高校專家教授對示范區規劃建設進行技術指導。引進農技、園藝和專業管理人才,邀請專家進行系統培訓、現場授課,大力培育新型農民,造就更多鄉土人才。
3.2?堅持產業優先
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以項目帶動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要在示范片區重點培育休閑農業、體驗農業、設施農業、品牌農業等高附加值的農業業態。
3.3?突出文化特色
以示范片區景點為鏈條,深挖村莊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生態資源優勢,大力弘揚地方名人牛運震的“儉、簡、檢”思想,辦好牛樓油菜花節,發展旅游特色,拉長休閑旅游產業鏈,逐步把鄉村旅游業打造成經濟支柱產業。
3.4?堅持以人為本,全面開展村民素質提升行動
教育引導農民群眾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良好道德風尚,推進“四德”工程建設,讓文明新風成為自覺行動。開展移風易俗工作,遏制婚喪嫁娶鋪張浪費,破除封建迷信和陳規陋習,農村紅白理事會工作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3.5?建立多元投入機制
鼓勵社會各方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多渠道引進民間資本加大對農村農業的投入力度。對于示范區的建設,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采取村集體出資、村民自愿入股、社會資本融入、對接金融貸款惠民貸平臺等多方籌集資金,要繼續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做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運用,賦予土地經營更多權能,進一步釋放土地活力。
3.6?加強宣傳引導
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微信公眾號、網絡等宣傳媒體,大力宣傳鄉村振興的理念、政策和成果,大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引領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主動開展技術改造,改善經營管理。從新聞宣傳、科學普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入手,大力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動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抵制奢侈、低碳循環的良好風氣,努力營造群眾支持、百姓參與鄉村振興的良好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郭翔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J].農村經濟與管理,2017(5):22-24.
[2]梁振瑋,陳江.萬寧市用好“黨建+”理念全面引領鄉村振興[J].今日海南,2018(6):33-34.
[3]王飛飛.奏響鄉村振興“四重奏”[J].江蘇農村經濟,2018(12):45-46.
(責任編輯?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