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紅
摘 要:本文聚焦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模式,探討了輻射帶動小農、供銷服務小農、合作社組織小農、黨建引領小農4種模式,總結了4個方面的啟示,以便能更好地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關鍵詞:
小農戶;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模式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315062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要注重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明確提出“促進傳統小農戶向現代小農戶轉變,讓小農戶共享改革發展成果”[1]。這是在深刻洞悉新時代“三農”問題的基礎上破解小農戶發展困境之道,對我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有著重要意義。
1?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意義
1.1?理論意義
“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這一提法豐富了“三農”工作理論,其著眼于我國現實國情、農情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律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為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理論遵循。這一理論創新消弭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讓兩者間從相互排斥、不可融合走向“相互成就”、有機銜接,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雙贏局面。
1.2?實踐意義
有利于推動農業結構轉型。小農戶會結合當前農產品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和綠色化,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土地產出;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難點就在農村,就在農民,而農民中占絕大多數的小農戶更是重中之重。幫助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提高小農戶的自身素質尤其是增強內生發展動能,破解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短板,最終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有利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小農戶作為我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其參與。而將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就是引導小農戶引入現代生產要素,提升農業經營集約化、標準化、綠色化水平,從而提高產值,擴大收益。這一過程就是不斷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
2?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衡東模式
2.1?輻射帶動小農模式
輻射帶動型小農模式是通過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激活農村各要素資源[2],并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聚集效應,吸引農業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駐,輻射帶動小農戶,推動小農戶納入農業現代發展軌道,拓寬小農戶增收空間。例如:衡東縣新塘鎮潭泊村就采用了輻射帶動小農模式。潭泊村是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通過土地確權,民間資本經營,以流轉土地和土地入股的方式,依托新塘現代農業走廊的聚集效應,吸引外地和本土的生態農業公司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15個,發展生態農業和旅游業。勝任果園苗木種植有限公司主要種植蔬菜和瓜果,通過流轉6.7hm2土地,作為生產基地,流轉出土地的小農戶可以為其提供勞務獲得報酬,也可以租用公司的大棚開展生產;公司為小農戶生產環節提供種子和幼苗、技術服務、質量檢測;在銷售環節,積極對接市場、尋找銷路;也就是說,在公司的輻射下,從生產、管理及銷售各環節都體現了對小農戶關注,使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相銜接,分享現代農業利益。
2.2?供銷服務小農模式
供銷服務小農型模式是供銷合作社主動搭建組織平臺、創新平臺,架設為農服務“連心橋”,讓小農戶切實體會到惠農政策的實惠。例如:衡東縣供銷社建立了洣水鎮臺灣物流園供銷電商運營中心、供銷園林、大浦鎮三才村供銷稻田養蛙示范基地、供銷果園龍頭村沃柑種植扶貧示范基地、潭泊供銷生態農業產業扶貧地、新塘供銷惠農服務中心等平臺服務小農。供銷社以“互聯網+農戶”的模式,采用線上訂單、線下體驗,直采直供,推動一體化服務,讓衡東特產走出去,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2.3?合作社組織小農模式
合作社組織小農模式即小農戶以抱團、聯合的方式組建合作社,采取集體統一行動,增強談判能力和提升市場話語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戶收入增加的有效組織形式”。近幾年,衡東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較快,“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比較普遍,這也是一種將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相銜接的模式。例如:嶺林村黃貢椒專業合作社,集種植、加工、銷售、服務于一體,2018年流轉了80hm2土地,將200多戶農戶組織起來,產量900t,綜合產值超過1000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113人脫貧。合作社將單打獨斗的小農戶聯成一體,整合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并為小農戶提供從生產到銷售等一系列服務,包括市場信息發布、技術指導、病蟲防治、購買保險、指導規避市場風險[3]。通過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分紅收入。
2.4?黨建引領小農模式
黨建引領小農模式突出強化基層黨建,讓基層黨組織建在產業上,發揮引領作用,以“黨支部+公司+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引領小農,實現小農與現代農業相銜接。例如:大浦鎮青鴉村實行的是黨建引領小農模式,該村注重加強基層黨建,通過加強黨員干部學習,實施積分考評制度等方式統一思想,提升了“精氣神”以及改變落后面貌的緊迫感;按照“黨建促發展”的思路,發揮黨建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招商引資,以“黨支部+公司+農戶”的形式將小農戶聚集在產業上。湖南東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該村流轉荒山空地334hm2,分3期投資5億多元,打造成水果園、博覽園、花海、苗木基地,形成集觀光旅游、休閑養生于一體的現代農業。此外,該村還通過黨建示范引領,聚合小農戶發展林下經濟和休閑生態農業,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脫貧和發展之路。
3?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啟示
3.1?基礎前提:因地制宜發展優勢或特色產業
自然環境、地理位置、資源稟賦等不同,導致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模式有所差異。衡東模式中有鼓勵蔬菜瓜果小農戶和龍頭公司結合的、有組織貢椒農戶組建合作社抱團發展的、有供銷惠農提供社會化服務的,還有黨建引領發展休閑生態農業的,每個模式都因地制宜發展了當地優勢或特色產業。放眼全國,沒有統一的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模式,不論采取何種模式,都應該因地制宜地發展優勢或特色產業,走自己的路。
3.2?關鍵舉措:全面提升小農戶綜合素質
實踐證明,小農戶綜合素質高,則自我發展能力和內生發展動力強,反之亦然。而自我發展能力和內生發展動力越強,就越會有能力、有動力融入到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上。因此,全面提升小農戶綜合素質是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關鍵舉措。如何全面提升小農戶綜合素質,筆者認為要提高認識,通過宣傳政策、引導扶持,讓小農戶了解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廣闊前景,同時認識到自身素質還不能適應融合發展要求,倒逼其提升素質的動力;要加強培訓,通過舉辦涉農培訓班,開展技術、市場、管理、營銷等培訓,建立專業咨詢、涉農新技術網絡推廣等平臺滿足農戶提升綜合素質的需求。
3.3?核心要義:建立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
不論是鄉村振興,還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最終都離不開實現農民生活富裕的目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多載體、多形式地建立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經營主體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實踐中,應該讓財政、金融等政策重點扶持那些帶動小農戶的農業經營主體,在兩者之間建立更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具體來說,可以把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小農戶的數量和成效作為政府扶持政策的重要衡量指標;也可把政府扶持資金折股量化到小農戶,資金變股金,小農戶變“股份農民”,使小農戶能參與全產業鏈的利益分配。
3.4?重要支撐: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結合農業發展規律以及我國國情、農情,社會化服務可以說是當前以及今后一段時期里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隨著農戶經營規模的擴大,農業生產對資金、信息、機械等生產要素的需求隨之增加,再加上農戶綜合素質普遍不高的因素,農戶難以獨立完成大規模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客觀上需要社會化服務為其提供支撐。因此,要適應小農戶需求,大力培育多元化、多層次、多樣化、社會化服務組織,既有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也有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提供代耕代種、土地托管、植保、統防統治、烘干倉儲、信息提供、資金渠道等專業化服務,讓小農戶真正受益。
參考文獻
[1]
中辦、國辦.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9-2-22.
[2]胡雯.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思考[N].四川日報,2019-3-15.
[3]顏德榮.小農戶與現代農業融合的有效模式[J].湖南農業,2019(3):36.
(責任編輯?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