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秋
摘 要:森林資源是我國最為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重要作用。森林病蟲害對森林的損害較大,若沒有及時得到有效的防治,很容易導致整片森林死亡,造成巨大的森林資源損失。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是森林保護工作中的重點,因此,及時尋求正確的森林病蟲害防護措施,對于保護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意義深遠。本文試論營林措施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作用,并從防治措施分析,以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營林;措施;森林;病蟲害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315030
前言
森林病蟲害防治從字面理解,就是選擇一定手段有效預防和抑制病蟲害的發生,但實際上病蟲害的防治遠沒有如此簡單。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需要遵循一定的防護原則,以確保真正提升防治的實效性,促進森林的可持續發展。當前眾多森林保護人員提出將營林與防治森林病蟲害相互融合,以求通過二者關系促進營林水平提升與病蟲害防治效率提升。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人對此表示懷疑,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營林與病蟲害防治融合工作的推進。
1?營林措施與森林病蟲害防治相關概念分析
1.1?營林措施與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
營林措施即從林木的選種、種植、養護等方面,擴大森林資源的范圍,提升森林資源質量的手段。森林病蟲害防治,即采取多種手段對森林中出現的病蟲害進行預防與控制,以保障林木健康生長。無論是營林措施還是病蟲害防治措施都有很多種類,相關技術人員在選擇時必須要根據防護區內森林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真正實現防護措施與森林實際情況的完美貼合,促進森林的可持續發展[1]。
1.2?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與營林措施的關系
從森林病蟲害防治與營林措施概念分析,不難看出二者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森林病蟲害防治與營林措施相互交叉。森林病蟲害防治是營林措施的一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森林養護手段。營林措施中對林木的養護實質上包含對林木病蟲害的防治,從此角度分析營林措施是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的一類;二者目的高度契合。從目標角度分析,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無論是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還是營林措施,最終的目標都是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發展;二者遵循的原則大體相同。無論是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還是營林措施,在制定中都需要尊重森林的實際情況、可持續發展原則等,從此角度分析二者遵循的原則高度一致。也正是由于二者關系如此密切,為二者融合推進提供了可能。
2?森林病蟲害防治中利用營林措施的作用分析
2.1?完善林業體系
林業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十分復雜,在構建中需要參與其中的各要素相互配合,才能確保林業體系高質量構建。通過營林措施可以拉近營林、造林與病蟲害防治的距離,讓二者相互協調,更全面地為林業發展貢獻力量。營林措施可以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相關技術人員可以通過科學的營林措施,從樹苗選擇、樹苗栽種、樹苗養護等整個林木生長期對林木進行養護,盡可能避免其受到病蟲害的侵害,進而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相關營林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差異化病蟲害防治。森林的林木種類眾多,不同種類林木的慣發病蟲害類別不同,所以在病蟲害防治中需要差異化防治,營林技術可以根據不同類別的林木進行差異化養護,一定程度上達到差異化病蟲害防治的目的;營林與病蟲害的雙管齊下可以為林業工程穩定健康發展提供助力。通過營林措施與病蟲害防治措施的雙管齊下,可以有效提升森林質量,減少森林經濟損失,促進森林工程健康穩定發展。
2.2?保護森林環境
利用營林措施可以營造良好的森林環境,為森林的生長提供更為優質的外部環境條件。通過營林措施可以確保森林的干凈衛生。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傳播與森林環境有很大關系,如果森林環境臟亂差,則極易引起林木出現多種多樣的病蟲害,且環境的臟亂差還為病蟲害的傳播提供了極大便利。相關人員可通過營林措施,對森林環境進行保護與治理,確保森林干凈衛生,為林木的生長提供優質的外部環境;通過營林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斷病蟲害發生。營林措施中除了常規的森林垃圾處理外,還會對森林中雜草進行處理。森林中的雜草是病蟲害發病的集中區域,對雜草進行處理,可從根源斷絕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促進森林良性發展[2]。
2.3?完善病蟲害隔離帶
森林病蟲害的發病不僅需要做好預防,還要做好治理,這樣才能最大化降低病蟲害對森林資源造成的損失,提升森林質量。在病蟲害防治中,隔離帶就是阻斷病蟲害進一步發展的有效措施,相關技術人員通過營林工作的推進,有利于完善病蟲害隔離帶,進一步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促進森林良性發展。通過營林措施可以形成后天隔離帶。森林病蟲害發生之后,及時科學的治療是止損的有效措施,通過營林措施可以完善隔離帶,阻斷幼蟲穿過隔離帶到達未受感染的林木區域,將損失隔離在病蟲害發病區域內;通過營林措施可以在森林營造前打造天然隔離帶。相關技術人員可以通過營林措施中某些抗病蟲害性強的植物,或者通過生物手段等建立完善天然的病蟲害隔離帶,為森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3?營林措施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具體路徑分析
3.1?優化森林林木選擇與栽種
為了盡可能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確保林木生長質量,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從林木種植設計與林木品種選擇等方面入手,從根本上提升森林質量。注重混合樹種的選擇。在樹種選擇上可以盡可能避免選擇同一樹種,同一樹種一旦發生病蟲害控制難度大,且林木生長競爭嚴重,對林木健康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相關技術人員可以根據當地土壤、水分、積溫等情況,適當選擇混合樹種,在栽種時選擇穿插栽種的形式,減少同物種之間競爭,改善土壤,提升整體森林林木生長質量。樹種選擇栽種時要避免多種林木對彼此病蟲害產生助推作用,提升森林綜合質量,為森林發展提供助力。
3.1.1?闊葉樹與落葉松混交栽種
栽種時選擇闊葉樹與闊葉松的混交栽種,可以依靠杉檫混交降低葉斑病發生概率,緩解落葉松落葉病發病與傳播。
3.1.2?檜柏與梨樹混交栽種
在栽種設計時梨樹為主要生長林木,檜柏為伴生林木。栽種后期發現檜柏與梨樹發生梨檜銹病,治理多次不見好轉。產生此種現象,主要是因為檜柏與梨樹會成為彼此銹病的寄主,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病蟲害的產生與擴散,對病蟲害防治造成了不利影響。
3.2?完善森林衛生控制機制
相關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完善森林衛生控制機制,為林木生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阻斷病蟲害發生,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完善相關森林衛生控制制度。相關部門需要完善相關森林衛生控制制度,組織人員定期對森林環境衛生進行控制,避免衛生問題發生,提升森林環境質量,促進林木的健康生長。在定期衛生監測方面,相關人員可以根據森林的面積、林木種類、林木所處位置等情況,科學制定衛生監測周期,提升衛生監測綜合效益[3];有關部門加強宣導提升民眾森林保護意識,加強森林環境衛生宣導工作,提升民眾衛生保護意識,提升營林水平,阻斷病蟲害發生。
3.3?整合病蟲害防治措施與營林措施
相關人員可以整合病蟲害防治措施與營林措施,進一步加強二者融合,提升森林質量。完善病蟲害防治措施與營林措施整合體系。相關人員需要完善營林措施與病蟲害防治措施整合體系,通過體系完善提升病蟲害防治速度與質量,促進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在整合體系完善方面,相關人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完善相關網絡平臺,提升病蟲害防治人員與營林人員的溝通效率,為體系完善提供助力;完善相關監督機制,為森林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護。
結束語
綜上所述,營林措施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作用眾多,通過營林措施的施行可以完善林業體系、保護森林環境、完善病蟲害隔離帶,進一步促進森林的穩定健康發展。相關人員不可坐以待斃,要從優化森林林木選擇與栽種、完善森林衛生控制機制、整合病蟲害防治措施與營林措施等方面,全面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促進森林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曉榮,牛紅玉,曾立雄.不同營林措施對馬尾松細根分解與養分釋放的影響[J].生態學雜志,2019,38(08):2337-2345.
[2]任亞卓,高佳.營林措施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作用[J].吉林農業,2017(06):76.
[3]王伙琴.探討提高營林技術對治理林業病蟲害的影響[J].種子科技,2019(08):113.
(責任編輯?常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