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丹鳳 李忠芹 王敏謙 鄭殿臣
摘 要:靈芝素來有“仙草”的美譽,藥理研究發現靈芝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同時藥理成分也非常的豐富,防病治病作用突出,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延年益壽功效,尤其在一些消化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運動等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作用比較明顯。另外,靈芝對美容養顏,以及艾滋病防治功效顯著,因此,靈芝在我國中藥寶庫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藥用珍品。正是由于靈芝的特點與豐富的功效,加強靈芝種植業的發展意義重大。近年來,吉林省樺甸市夾皮溝鎮充分結合當地實際,發展林下仿野生靈芝栽培,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然而,在發展林下靈芝仿野生栽培過程當中,由于諸多因素造成的不利影響,導致林下仿野生靈芝栽培產量不高。針對這一問題,進一步深化當地林下仿野生靈芝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工作,更加顯示出其重要性。本文在對當地氣候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分析林下仿野生靈芝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相關措施,希望能為當地林下仿野生靈芝栽培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促進當地靈芝種植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
靈芝;林下;仿野生;高產栽培;技術推廣
中圖分類號:S567.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315043
夾皮溝鎮地處吉林省樺甸市市區東部偏南75km處,位于松花江的右岸,大陸性季風氣候是當地的主要氣候特點,一年當中四季分明,春季時節氣溫干燥,且大風天氣較多,夏季時節比較炎熱,而且多降雨,秋季氣爽秋高,冬季氣候寒冷,且具有較長的冰凍期。年平均氣溫3.9℃,多年10℃以上活動積溫保持在2731℃的平均水平,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79h。這樣的氣候特征,給林下仿野生靈芝栽培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夾皮溝鎮結合當地具體氣候條件,大力推進林下仿野生靈芝栽培工作,這對當地靈芝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在林下仿野生靈芝栽培過程當中,還面臨著產量不高的問題,為了更好地保證當地林下仿野生栽培產量和質量,加強高產高效林下仿野生靈芝栽培技術推廣工作更加凸顯出其重要性。本文將對林下仿野生靈芝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措施予以詳細闡述,希望能為相關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1?林下仿野生靈芝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的意義
夾皮溝鎮氣候低溫冷涼,具有非常高的森林覆蓋率,山區面積較大,無污染,這些為無公害產品的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然而夾皮溝鎮地塊分布比較零散,存在大量的坡耕地,種植玉米生產產量不高,效益不明顯。為了進一步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夾皮溝鎮結合當地具體實際,大力推進林下經濟建設與發展,推廣林下仿野生靈芝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不僅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有力地調動了當地農民種植林下仿野生靈芝的積極性,使林下仿野生靈芝栽培,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所以發展林下仿野生靈芝產業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2?林下仿野生靈芝高產高效栽培的技術措施
2.1?選好樹種,育好菌種
2.1.1?樹種的選擇
選擇柞木或落葉松等硬雜木。
2.1.2?菌種的選擇
靈芝生產是以菌種為前提,科學合理地對靈芝良種進行選擇,是保證靈芝高產的關鍵。在選擇靈芝菌種過程當中,必須要選擇具有較好遺傳性狀的菌種,同時還必須要保證其具有良好的繁育性能,因此,首選東北松杉靈芝。
2.2?適時栽培,無菌接種
2.2.1?季節安排
2—3月份是接種靈芝的重要季節。
2.2.2?適時砍伐
在11月—次年2月進行,結合靈芝栽培前30d進行砍伐,將多余枝條去除,并運抵靈芝生產場地,尤其以硬質雜木較佳,具體運輸時需要確保樹皮完整性,也可選擇落葉松與柞木。
2.2.3?切段裝袋
切段于熟化消毒的前1d以及當天進行,保持17cm長,確保切面的平整性,長度一致,并按照30cm直徑捆扎成捆。結合木椴直徑大小,選擇規格為50cm徑寬厚度0.6mm的聚乙烯筒袋,同時還要保持其具有較強的抗拉力以及耐高溫性。裝袋過程當中,將兩頭分別設置成活結,輕拿輕放,避免造成破袋現象。
2.2.4?熟化滅菌
為了保證靈芝生產產量與質量,必須要充分做好滅菌工作,應當保證熟化效果,10h時100℃常壓滅菌。
2.2.5?消毒接種
夾皮溝鎮應用的松杉靈芝為該區的野生靈芝,在確保無菌條件基礎上,對純正母種進行生產,對轉接原種進一步擴大培養,推進規?;a。接種量依照每個木椴1kg菌種開展接種工作。接種過程中,開展二次滅菌,保證接種室的干凈衛生,木椴出灶前進行相應的消毒工作,利用4g消毒劑進行煙霧消毒;當木椴達到30℃以下冷卻溫度時,開展第2次消毒工作,并在接種完成后開展相應的消毒工作。
2.2.6?菌袋培養
菌袋培養過程當中,需要在干燥、衛生的室內暗處進行,接種之后的菌袋,在7d內培養溫度應當保持在18~25℃,促進菌絲健康生長。每60d倒1次菌垛,保證充足的氧氣,這樣更利于菌絲的生長。如果有水珠存在于袋內后,需要加強通風降濕工作,加強通風換氣。通常40d左右的培養時間,木椴表面能夠長滿菌絲。此時便需要進行相應的刺孔放氣,避免袋內積聚過多的水分,并加強通風換氣,保證袋內充足的氧氣供應,這對菌絲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保持18~25℃進行65d左右的培養,菌絲會逐漸成熟,長勢粗壯潔白,而且非常緊湊,不容易掰開。在養菌室進行1a時間菌木養菌,溫度保持在16~22℃,冬季不需要對溫度進行控制。菌袋受到污染后,應當進行脫袋,并對雜菌進行清潔,之后再次開展滅菌培養工作,增加種量。
2.3?排場埋土
2.3.1?栽培場地的選擇
林下達到70%~80%左右的遮蔭度,具有良好的排水性,水源充足,土質肥沃,疏松、砂質的偏酸性土壤以及向陽的疏林地更適宜林下仿生野生靈芝的栽培。要合理翻耕土地清除雜草,再開展埋棒工作。
2.3.2?排場埋土
4月下旬,晴朗的天氣條件下進行排場埋土,應當保證場地的干凈,有效防治白螞蟻,結合不同的木椴菌種,以及生長優劣合理的分類。保證埋入的菌木都保持粗細相等,斷面上出現靈芝原基的朝上,按照順序進行去袋排行。保持40cm的株距,60cm的行距,將作業道設置于中間,并合理設置60cm的排水溝;菌木排好之后,利用厚度10cm的腐殖土進行充填,并用水噴霧,保持良好的濕潤度;覆蓋完成之后進行二次發酵,并在其上設置一個50cm高的防雨棚,避免降雨造成的不利影響;50d左右可以撤掉防雨棚,并利用人工手段拔除雜草,不可采用除草劑除草。
2.4?出芝管理
保持15~30℃的床內溫度。氣溫較低時,合理地利用雜草覆蓋,增強保溫;溫度較高時,可以利用水進行噴霧降溫,也可加強通風,促進靈芝的生長,保證靈芝產量。溫度觀測時間選擇9∶00與15∶00對地表溫度進行測定,菌材經過15~25d的發育便可成熟,發育成原基。一開始原基呈現為白色光滑的肉瘤狀特征,有靈芝的菌柄向上延伸,若溫度始終保持在15℃左右,靈芝的菌柄能夠生長,但不能打開菌蓋,溫度達到22℃以上時,才能將菌蓋打開。
2.5?采收及加工
當靈芝的菌蓋邊緣部位白色以及黃色的環圈全部消失,邊緣部位變紅,呈現木質化的菌蓋,并不再生長成熟的子實體,此時便可開展相應的采收工作,利用剪刀,在靈芝的柄基部剪下,之后將雜物清除。6—7月份是靈芝的盛產時期,靈芝采完1次需要對床面進行清理,霜降之后覆蓋雜草或者稀土進行保溫,確保靈芝安全越冬,第2年溫度達到15℃以上時,將雜草和細土清除,并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采收之后的靈芝,應當曬干,利用聚丙烯袋進行包裝,并做好防潮及防霉變、防蟲工作??梢陨a靈芝片和靈芝粉。
3?保證措施
進一步強化林下仿野生靈芝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工作,讓農民充分認識到靈芝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將其種植熱情充分調動起來,并強化培訓與指導,提高農民的種植水平,推動林下仿野生靈芝產業的穩步發展。對技術人員實行包戶制度,對農戶靈芝種植過程加強全程技術指導,達到“零距離”服務的效果。
4?效益分析
4.1?單產、總產
產量項目區平均單產0.85kg/椴,比計劃單產略增,合計收獲靈芝51000kg,比計劃增加靈芝8500kg。
4.2?增加經濟效益
項目區靈芝總產51000kg,160元/kg,產值816萬元,比計劃增收136萬元。
4.3?經濟效益
林下靈芝每椴當年可產鮮靈芝0.85kg,160元/kg,每椴可賣136元,扣除成本每椴30元,每椴第1年純收入106元;5萬椴可產鮮靈芝42500kg,純收入530萬元;每萬椴純收入106萬元。而大棚靈芝每椴可產靈芝100g,40元/kg,靈芝孢子粉30g,300元/kg,每椴可賣8.5元,扣除成本每椴5元,每椴可純收入3.5元,每萬椴純收入3.5萬元。林下靈芝第1年可比大棚靈芝每萬椴多收入102.5萬元。
5?結語
夾皮溝鎮林下仿野生靈芝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對促進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拉動農村經濟發展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還應當進一步提升宣傳力度,強化農民技術培訓,提高農民靈芝種植技術水平,才能保證靈芝產量與質量。
參考文獻
[1]
陽佳良.林下野生靈芝種植基地建設及其效益分析[J].綠色科技,2019(01):78-79.
[2]潘建.林下仿野生靈芝栽培技術[J].內蒙古林業,2018(06):29-31.
(責任編輯?賈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