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英 陳慧民
摘 要:安陽市為了能夠更進一步提升沼氣的使用效率,積極探索建立在沼氣基礎之上的新技術和新模式,將沼氣、沼液和沼渣在種植業和養殖業中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本文結合安陽市實際,分析了目前安陽市主要發展的幾種“三沼”綜合利用模式及效益,總結了安陽市在“三沼”綜合利用方面所采取的主要做法,以期為今后工作提供借鑒指導。
關鍵詞:
安陽市;沼氣;三沼模式;循環經濟;環境污染
中圖分類號:S216.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315046
近年來,河南省農業廳及安陽市各級黨委政府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在其支持下,安陽市建立起了以沼氣為紐帶的沼渣、沼液綜合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發展至今,全市使用沼氣的用戶達到了30萬戶,普及率更是達到了30%,建立起了900多座大中型的沼氣工程,在沼氣處理的過程中發揮出了積極效用,年處理糞便污水150萬t,“三沼”綜合利用示范園區12處,培育了一批以能源利用和環境改善、污染治理及資源高效利用以及提升農產品質量和效益等為主要內容的典型綜合利用模式,提升了能源經濟之余,社會環境效益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農業部和省市級領導對此都予以了高度的肯定和重視。
1?典型模式及效益
1.1?生態家園循環經濟模式
這種循環模式的主體是能源利用和環境的改善,家庭能源使用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農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典型案例:安陽縣白璧鎮呂村鎮綠康高效農業示范園,依托土地經營集約化及現代化管理的優勢,以沼氣建設為紐帶,以市場經濟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現代高效清潔農業,在整個園區內形成了大棚溫室—三沼—無公害農產品—市場的生態良好、生產清潔、產品優質的良性循環產業鏈。目前,該示范園區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148棟,建設太陽能沼氣池400m3以上,能夠同時滿足1個養老院的生活用氣和40棟日光溫室的沼氣燈增溫、供肥。示范園充分利用沼液進行葉面施肥,明顯減少了蚜蟲、飛虱、紅蜘蛛等害蟲的發生。年可處理糞便污水20t,生產優質沼肥750t余,減少了農藥、化肥的施用,對提高農產品質量效果明顯,每年僅“三沼”綜合利用一項,年增收節支20余萬元。該園區年生產優質無公害蔬菜除供應本地市場外,還銷往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1.2?農業清潔生產循環農業經濟模式
該模式以提升農產品質量為主,建立在植物生產和微生物還原的基礎之上,將生產環節進行調整,使農業廢棄物提高了利用價值,可多次利用,保證資源的循環使用,在確保農業清潔生產的同時,達到農業經濟的高效益。
典型案例:安陽縣白璧鎮呂村鎮積極響應,建立了農業示范園,將土地經營集約化和現代化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沼氣建設為基礎,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大力發展現代高效清潔農業,在整個園區內形成了大棚溫室—三沼—無公害農產品—市場的生態良好、生產清潔、產品優質的循環產業鏈。從目前來看,在示范區內有145棟日光溫室符合高標準,太陽能的沼氣池也達到了400m3以上,能夠滿足養老院的日常用氣,同時保證40棟日光溫室的沼氣燈的運轉。在園區建設過程中,借助沼液實現了葉面施肥,蚜蟲和紅蜘蛛這類害蟲的數量也大幅減少。每年可以處理的污水糞便超過20t,產出了750t余的優質沼肥,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明顯減少,農產品的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每年推行的“三沼”綜合利用,節省了20余萬元的資金。園區每年生產出大量優質無有公害的蔬菜,除了滿足當地的需要之外,還銷售到了上海和天津等城市,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1.3?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該模式較好地解決了大中型沼氣工程存在的種養脫節、環境保護和能源利用不能有機結合的問題,養殖廢棄物資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并發展成為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成功的案例。
典型案例:林州市枊林村遵循生態循環農業經濟的理念,積極推進以沼氣為紐帶的循環經濟模式,包括豬—沼—(電)—果(菜、魚、花卉)等農業模式,在近幾年取得了突出成效。村子里也建立起了大中型中溫發酵沼氣工程,集中處理了養殖場的糞便、秸稈和人們生活中的污水等,產出的沼氣,直接提供給農戶和養殖戶作為生產和生活的用能。村里還建成了一組50KW的沼氣發電設備,為養殖場提供照明的同時,還可在冬天通過發電余熱給養殖場和沼氣工程增溫。在園區里安置了8.6hm2無公害小雜果和蔬菜種植區,可以直接利用沼液和沼渣施肥,在林下養雞,園區里進行養殖,實現了良性循環。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該村已經建成了出欄萬頭的標準形式的養殖場,1200m3的大型沼氣可以年產出28萬m3,能夠解決300戶農戶的生活用能,產生的沼液和沼渣1700m3,“三沼”綜合利用效益得到提升之余,農業面源污染也能得到及時解決。
2?保障措施
2.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安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三沼”綜合利用及其產業的發展,將其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亮點常抓不懈。連續7a將沼氣建設列入政府十方面實事,將其作為政府年終考核的重要標準;將任務進行詳細的劃分,明確分工,將責任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落實捆綁政策,要求產業化示范鄉鎮和特色經濟先進鄉鎮要發揮先進示范作用,沼氣建設必須達標,否則不得申報;市委、市政府要定期組織會議,對沼氣建設工作進行跟進,做好統籌規劃,組織和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參與農村沼氣建設;先后多次下發文件,指導沼氣建設工作,明確獎補政策。這些都強化了沼氣建設的政府行為,為沼氣建設提供了很好的領導和組織保證。
2.2?制定政策,加大投入
資金、技術是“三沼”綜合利用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關鍵。為推進“三沼”綜合利用,圍繞引領區建設,安陽市各級都制定了相關獎補政策,采取政府扶持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項目資金為依托等多種形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大力發展“豬(秸桿)—沼—糧(果、菜、魚)”、高效養殖(種植)業—沼氣工程—集中供氣(沼氣發電)—有機肥料—綠色產品”等不同類型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積極開展“三沼”綜合利用新技術新模式的試驗示范。如安陽縣每年都以安縣政辦文件形式出臺《關于加強全縣沼氣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財政每年拿出300~400萬元,用于引領區內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林州市人民政府今年出臺了“關于對建設循環農業發展改革引領區進行獎補的通知”(林政〔2011〕19號)規定,市政府每年撥取200萬元作為補貼資金,用于引領區內“三沼”綜合利用,內典縣也以沼氣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名義印發了“內風縣沼氣綜合利用試驗未滿獎補意見”,支持三沼綜合利用的試驗示范。這些引導政策措施,激勵了農民和大中型業主投身沼氣綜合利用的積極性,推動了安陽市沼氣綜合利用的發展。目前,一批技術含量高、綜合效益明顯、產業鏈條完整的“三沼”綜合利用的先進典型和實用模式,在安陽市農業發展改革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3?示范引導,典型帶動
抓好試點,搞好示范是吸引廣大農民投身“三沼”綜合利用的最好方法。應重點抓好“三沼”綜合利用示范村(戶)、示范區(點)的培育指導與扶持工作;切實做好示范基地的建設,讓人民群眾能夠深層次的感受到其重要性;通過宣傳和發動,使周圍群眾親身感受實施項目帶來的好處,由不認識到認識,由別人帶著干到自己主動干。目前,全市先后建成了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典型,為全面加快安陽市“三沼”綜合利用建設步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2.4?提高認識,營造氛圍
隨著沼氣建設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只有把沼氣、沼渣、沼液都能充分綜合利用起來,沼氣建設才能更有生命力和發展活力。為此,以沼氣建設為切入點,把建設農業生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提高“三沼”綜合利用效益做為基本出發點,通過《農民日報》、《河南日報》、安陽廣播電視臺等多種新聞媒體、重要會議以及舉辦培訓班、參觀學習、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三沼”綜合利用在改善農村家居環境、解決農村優質能源短缺,農業面源污染嚴重、農產品質量安全下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通過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提高了各級領導、廣大農民,特別是養殖專業戶對“三沼”綜合利用重要性的認識,使其主動支持、參與農村沼氣建設。
3?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對優質能源、優良環境和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大力推進“三沼”綜合利用,做強沼氣產業鏈條是促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安陽市將立足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圍繞循環農業引領示范區建設,加強沼渣和沼液的綜合利用技術的建設,加強技術的研發力度,加快沼氣產業的改造升級,充分發揮“三沼”綜合利用在生態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紐帶作用,促進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取得更大發展。
參考文獻
[1]
殷九澤.“四位一體”生態模式上“三沼”綜合利用技術[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1(08):65-66.
[2]王曉燕.淺談“三沼”綜合利用與農村沼氣建設效益[J].甘肅農業,2014(12):27-28.
[2]陳明波,汪玉璋.以沼氣技術為紐帶的循環農業模式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9(01):61-62.
(責任編輯?常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