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菊根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上的一種教學方式。小組成員合作,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它改變了教師壟斷整體課堂的信息源而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局面,從而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在生物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小組成員分工要準確,職責要明確;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悉心設計導學案,提高小組學習的有效性;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分組不能簡單化地把學生分開就算完事,所分的小組最好是6人一組,當然不能是隨意的組合,其中需有A類、B類、C類學生各2名。每一組合在安排座位時,要將C類學生的兩邊各安排一名A類學生和一名B類學生,這樣在討論過程中就能有效地產生良性互動,達到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的目的。座位安排如下:A1C1、B1B2、C2A2。
分工準確,職責明確
各小組中要有組長、記錄員、發言員。組長具體負責組織討論,討論過程中每個成員必須發言。組長必須經過培訓,包括如何組織討論,如何引導同學發言,如何將同學們的發言提煉組合。組長可由A1和A2輪流擔任。記錄員記錄好每位同學的觀點、意見。各組討論出的相同觀點和不同觀點,均需詳細記錄,等到全班交流時再一起來討論。記錄員可由Bl和B2輪流擔任。發言員負責在展示的環節發表本小組的觀點、意見。發言員可由C1和C2輪流擔任。在這個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每個組的發言員都能發表本組的意見,特別注意要讓有不同觀點的同學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與此同時,教師要做好最后的點評和總結,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
明確學習目標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樣才能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給學生出示自學指導,讓學生圍繞自學指導展開學習,這既節省時間,又能高效地完成學習目標。
如在學習“動物的性行為”的過程中,筆者先讓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然后出示了下列問題:①資料1至6中哪些是先天性行為,哪些是學習行為?②對比分析資料1和資料2,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對動物維持生存意義有什么不同?哪種行為更具優越性?③試分析蚯蚓和黑猩猩的學習能力誰更強?這與遺傳因素有關嗎?同種生物學習能力有區別嗎?這些問題引起了學生的強烈興趣,大家立即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率明顯。這樣讓學生圍繞具體問題進行深入討論,不至于漫無目的。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讓每個同學都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否則一些同學就會等著吃現成飯而濫竽充數。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于學生錯誤的觀點要正面引導,盡量找出每一個學生發言中的閃光點;對于錯誤觀點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不能簡單粗暴地加以否定,否則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學生新穎的觀點,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悉心設計導學案
在設計導學案的過程中,要符合中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簡到難,層層遞進。問題的起點要低,要善于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并解決問題,從而激勵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認識細菌和放線菌”時,筆者將“如何對細菌和放線菌進行培養”這一問題細化為以下子問題:①培養細菌或放線菌的一般方法包括幾步?②你選擇什么材料來制備培養基?③培養基為什么要高溫滅菌?如果不進行高溫滅菌,結果又會怎樣?④什么叫接種?⑤應放在怎樣的環境中培養細菌和放線菌?這些細化問題能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即便是基礎較差的學生也有能解決的問題,這樣就顧及了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中,提高了教學效率。
顧及每個層次的學生
從教學實踐中可知,無論是哪一類學生都渴望進步和成功,渴望得到肯定和鼓勵。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有進步的空間,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A類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一般擔任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反思、總結經驗。B類學生其實是教師最容易忽略的人群,他們安靜、聽話,沒有亮麗的成績,最容易被忽視。所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重視,比如在課堂上準確叫出他們的名字,當他們有和A類學生不一樣的觀點意見時,要即時給予肯定,讓他們知道自己也是會發光發熱的,也能聚集眾人的目光。C類學生由于長期在學習中不盡如人意的表現早已信心全無,他們大多不善言辭,表達能力相對較差。課堂上他們幾乎不發言,被動接受知識,因此越來越跟不上隊伍。所以,教師首先要從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入手,讓他們擔任小組中的發言員,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以此幫助他們逐漸找回自信。總之,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要顧及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通過取長補短,極大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合作中肯定自己,在肯定中提升自己,這樣才能發揮小組合作的最大功效。
《列子·天瑞》中提道:“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古人尚知如此,當代教育更不能違背以人為本這一原則。通過小組合作,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會學習。雖然目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還有很多不足,但只要我們教師能堅持不懈地探索、研究和充實,它終有一天會完善成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愿在無數的課堂實踐中不斷觀察總結,為課程改革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