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琴
使用數學學具是當前教學形式的主流,也是每個教師必須注意的課堂要點。加入了數學學具,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概念,配合現代化的發展;還能讓學生由原先被動的聽課轉變為主動的學習,以此激發學生積極地探索與學習數學,發揮數學學具的作用。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注重本源的數學題材,促進學生形成科學的數學概念,讓小學數學課堂向著高效和高質量的方向發展。本文就從當前小學數學課堂入手,對學具運用做以下幾點有效思考:注重數學學具的重要價值,擴展課堂活動;強化數學學具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效率;引入數學學具的教學實例,促進課堂進展。
注重數學學具的價值
從內容上來說,數學是一門文科,需要小學生掌握各種理論知識,背誦和記憶各種圖形公式;從性質上來說,數學是一門理科,需要小學生具有靈活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夠把自身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各種解題過程。數學學具的應用,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新時期的教師要運用好數學學具這一特殊工具,給學生構建豐富而又實際的數學課堂,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和擴展學生的理性思維。
心理學研究表明:大多數兒童的心智不夠成熟,面對數學這門復雜的課程時,往往都遵循“由感知到表象,再由表象到概念”這一學習規律。而加入了數學學具這個工具,是新時期下的教學趨向,也是對新時期數學教師的必然要求。在運用數學學具的課堂中,學生由原先被動的聽課轉變為主動的學習,利用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獲得感性的數學認識。教師要注重數學學具的重要價值,擴展課堂活動,從本質上激發學生積極地探索與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形成科學的、合理的數學概念。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小學生活潑好動,教師就要發揮這個特性,結合具體直觀的操作活動,幫助小學生發現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知識體系。有的學生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認為這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為了改變這種學習思維,教師可以引入一定的小組競賽游戲,帶動學生分組去感受數學的學科價值。比如“★”和“△”等簡單的圖形,都可以找到實際的對應學具,或者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用剪紙剪出來。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優質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利用學具來掌握題目含義,有效解答。假如“★”和“△”分別表示3和4,請利用數學知識計算:★★★+△△=?通過加法的結合律,學生可以把★★★+△△,轉換為3×3+2×4=9+8=17,從而得到了★★★+△△=17的結果。
數學學具的作用與有效性
數學學具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起著多方面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對學具的價值觀念,教師可以結合一定的數學例題,鼓勵學生在學習時勤動腦、勤動手,自主發現數學這門學科的重要價值。這也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方便,有效地推動了小學數學課堂向前發展。不管是10以內的進位加法,還是20以內的加減法,“算數小棒”絕對是當前數學課堂中的有利教具,是學生學習的好幫手。有的學生計算能力不足,缺乏相應的數學計算能力。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小棒,讓學生掌握“湊十法”的應用,發揮出數學學具的有效性優勢。
我們可以先拿出預先準備好的9根小棒,放在桌面的左邊,做好計算準備;再拿出2個小棒,擺在桌子的右邊。為了讓學生利用數學學具來計算9加2得多少,我們要給出相應的計算導入,為學生示范正確的移動方法,讓學生思考:怎樣移動小棒使9湊成10?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極強,能跟隨教師的教學,先把小數的2分出1,和大數的9湊成10,合理運用“湊十法”的加減計算,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引入數學學具的教學實例
數學學具就在我們身邊。教師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引入數學學具的教學實例,推動課堂進展。特別是在低年級教學中,很多小學生的動手能力都較強,我們要發揮這個個性化的優勢,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運用學具來幫助學生建構數學知識,分析和理解數學知識中的各種數量關系。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真實的人民幣,或者讓學生將書后的人民幣圖片剪下以便課堂上用,組織學生模擬市場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支付”是每個人必備的生活技能,讓學生結合人民幣的轉換和具體的付幣操作,能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意識到數學計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小明有20塊錢,拿去超市買鋼筆用去了8塊,買文具盒用去了3塊,買筆記本用去了6塊,請通過數學知識計算,超市阿姨應給找回小明多少錢。學生們通過思維的運轉,能列出20-8―3―6=3的式子,模擬真實的人民幣交易過程,加強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和解題訓練。
結束語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結合實踐性的學科,對每個小學生都有嚴格的邏輯思維要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注重數學學具的重要價值,擴展課堂活動,幫助每個小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有的小學生不懂得如何運用數學學具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數學教師要不斷強化數學學具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引入數學學具的教學實例,才能提高數學課堂的實效,帶動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