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圣軍
摘 要: 文章在分析當前軍械保障體系與信息化戰爭的差距和建設基于指揮信息系統的軍械保障體系的意義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指揮信息系統的軍械保障體系的構建方法,并提出構建基于指揮信息系統的軍械保障體系應注意利用“感知能力”強化“反應能力”、由“命令式補給保障”向“主動式配送保障”轉變、由“固定式保障”向“機動式保障”轉變。
關鍵詞:信息化;保障研究
未來信息化條件下一體化聯合作戰,講求體系對抗、整體聯動,強調要素融合、網系聚裝備保障體系是作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必須因應作戰樣式的變化,緊貼作戰保障需求,遵循“體系建、建體系,體系保、保體系”的思路,實施基于信息系統的網絡化保障。
1 網絡化裝備保障體系的主要特征
網絡化裝備保障是由“人—機、物—網”系統和網絡化需求感知、指揮控制等功能共同構成的精細化、精確化保障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1.1保障區域一體化
就是通過保障網絡把作戰區域內分散、獨立的戰役戰術裝備保障力量聯成一體,把部隊建制保障力量與民兵預備役、動員支前保障力量聯成一體,建立與戰役布勢相一致、與后勤部署相銜接、與保障需求相匹配的綜合保障布局,實現保障力量綜合聚能、保障資源網狀配置、保障功能齊全配套,能夠就地就近、迅即反應實施保障。
1.2保障指揮扁平化
就是依托信息系統,通過建立柵格式的指揮結構、采取交互分布的指揮方式,減少指揮層級,實時共享保障態勢,按需下放任務權限,變層級指揮為網狀指揮。保障機構間只要獲得授權,可根據戰場態勢和保障需求變化,跨層級、跨建制、跨體系實施直達式的點對點、端對端指揮,確保裝備保障快速響應、全程可控。
1.3保障力量節點化
就是適應網絡化保障層級少、結構靈活的特點和聯合作戰力量動態重組、快速反應的要求,對保障力量實施模塊化組合,采取節點式部署方式,把修救力量按需配置在戰場全縱深范圍內,各保障節點間層次界限模糊,基于信息系統實時交互保障信息,既能獨立遂行保障行動,又可按需動態組連、靈活聚焦,最大限度地聚合保障能力。
1.4保障行動自主化
就是主動適應聯合戰場透明、態勢共享、節奏加快、保障時效性要求高的特點,改變傳統的逐級下達保障指令、按計劃組織保障行動的方式,通過在作戰區域內協調建立相應的行動規則,不同層次、不同建制、不同系統甚至不同空間的保障實體依托信息網絡適時建立保障關系,快速行動,實施自組織、自協同和互為銜接、補充的自主式裝備保障。
2 網絡化裝備保障體系構建的基本設想
網絡化保障體系構建,要適應未來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保障任務的需要,形成集各功能于一體的體系裝備保障能力。從基本架構看,主要應包括網系資源、保障力量、運行關系、機制規則四個部分。
2.1建立網系
這是體系運行的基礎載體。按照覆蓋各級各類保障力量和涵蓋裝備保障信息感知、指揮控制、搶救搶修、調配供應各類要素的要求,抓好網系資源的構建運用,確保戰略、戰役、戰術指揮機構之間,指揮機構與野戰修理機構、機動保障群隊、彈藥器材庫所之間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實現裝備指揮、維修、儲供、管理、勤務等全要素聯動。
2.2統籌力量
精千多能的裝備保障力量是網絡化保障體系的外在主體。具體通過兩個方面統合保障力量資源。一方面,統抓建制重組。另一方面,統建保障節點。
2.3理順關系
指揮機構之間、保障機構之問、保障機構與保障對象之間的相互關系是否順暢,直接影響網絡化裝備保障體系的運行,影響裝備保障任務的完成。為此應理順三個方面的關系。在保障指揮關系上,著眼信息快速流轉和運用,推進由各層級以我為主組織指揮向按方向、按區域統一指揮轉變,視情按作戰方向、作戰部署和保障區域組建“區域聯?!笔窖b備保障指揮機構,簡化指揮層次,減少指揮環節、優化指揮流程,實現區域內統一指揮、統一保障、統一管理、統一行動,確保減耗增效。
2.4建立機制
這是體系順暢運行的可靠保證。根據網絡化保障的特點規律,因應戰時保障需求,重點建立健全幾個機制。
一是動態組連機制。根據保障任務、力量部署和保障需求等情況,按照扁平快捷、實時高效的要求,任務一致、專業相同或相近的保障節點間可依托信息平臺就近調控保障資源,動態重組保障力量,隨機重連保障關系,確保戰時裝備保障的靈活性和實時化。
二是自主協同機制。保障實體依托網絡信息柵格,實時感知戰場態勢,共享保障信息,能夠依據戰場情況變化,根據上級授權和協同關系,實施自主行動和協同保障。
三是區域聯動機制。作戰區域內的不同保障實體,按任務需求建立橫向聯系,構成隸屬、配屬或支援保障關系,并按專業和裝備類型,與行政區劃內的裝備動員支前力量建立聯保關系,依托信息網絡實施區域聯動、一體保障。
參考文獻:
[1]曲磊.信息化戰爭的特點及其要求[J].國際資料信息,2009,(5).29-31
[2]楊曉明,余濱.信息化戰爭特點淺析[J].國防科技,2003,(9).66-69.
[3]李波.基于物聯網的高速路網應急管理系統設計[D].重慶交通大學,2014.1-70.
(95324部隊工程師,廣東 廣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