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容
摘 要:當前社會經濟的一體化發展使得各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但這對于企業而言同樣是難得的發展機遇。事實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很多時候都面臨著風險與機遇共存的局面,尤其財務方面的風險對企業造成的影響更是舉足輕重。由此可見,企業如果能夠有效識別財務風險,并采取正確的內控路徑,就能有效避免風險造成的影響,抓住機遇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內控路徑
引言:通常我們所說的企業財務風險,是指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活動由于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的出現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普遍性,要且風險并不一定意味著損失,僅僅代表企業面臨損失的可能性。將風險發生的可能及造成的影響控制在最低水平,需要企業及時識別財務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并應對,這就對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能力及內部控制路徑的運用有一定的要求[1]。
1.常見的企業財務風險類型識別
1.1籌資風險
籌資風險是企業財務風險中常見的類型之一。企業的運行及經營活動多數時候需要以籌資活動的開展為前提,籌資的本質是企業通過一系列的運作從不同渠道獲取資金,以維持企業運營活動。通常情況下企業在進行籌資時的第一選擇以銀行借款為主,通過按照一定的利率及時限從銀行籌措資金來開展后續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下滑,或者信用評級下降,銀行有可能停止放款或者要求提高借款利率,從而使企業面臨資金斷裂的風險和籌資成本升高的風險。此時企業必須通過其他渠道籌資,例如向其他企業借款或是從小額貸款公司貸款,而這種做法靈活性更強,但在利率上要高于銀行。也就是說如果企業不得不采取后一種做法,面臨的財務風險會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內部管理制度較為落后,對籌資渠道沒有儲備或明確的規劃,很容易導致企業籌資風險再次上升。
1.2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與籌資風險在某種意義上是相對的。企業的投資是為了獲取更理想的經濟效益回報。在投資活動中企業扮演的角色完成了對調,是通過將資金投入到某種商業活動中來獲取效益。以當前電影行業的運作方式為主,如果企業方面認為某一項目、劇本及流量明星具有足夠的商業價值與票房號召力,進而決定為項目投資,但在電影拍攝制作完成投放市場之后,因其他原因上座率不足、排片量不夠,造成收益整體上并不理想,甚至遠遠低于投資方的預期,也就意味著企業方面面臨著一定程度的投資風險[2]。由此可見,投資風險的出現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特征,尤其是企業管理者在投資決策上的主觀性。與籌資風險相同,投資風險同樣會使企業的運營受到影響,還可能損害企業的經濟收益。
1.3收益分配風險
收益分配風險并不涉及到經營活動,一般是指企業對經營活動中所獲利潤的分配。企業的結構相對而言是較為復雜的,上市公司在發行股票之后還需要在每次經營活動之后,對股票持有者按比例發放分紅,企業內部也需要按相應勞動力付出及崗位分配下屬員工的收入。如果這部分內容分配不均,或是具有明顯的偏向性,會使企業后續的發展遭到影響,也就會導致企業面臨著收益分配方面的風險。
2.企業財務風險的內控路徑
2.1完善籌資工作管理體系
企業開展籌資活動的途徑并非單一的,因而其籌資活動中面臨的風險在內容及嚴重性上也有所不同。這也就是說如果企業方面要想在籌資活動中做好對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就需要針對籌資方式及內容的不同進行差異化處理,進而使財務風險的控制有效化。如果是以現金流為主的籌資,那么企業方面需要合理控制現金流的流動,加強對現金流源頭及過程的調查,確保現金流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如果籌資工作涉及到收支類型的問題,那么企業方面還需要對已有資本結構進行調整優化,并積極參與到與債權人的協商過程中,借助將部分債務甚至全部債務進行債轉股的處理來對企業資本結構進行重構,進而將企業籌資活動中面臨的財務風險控制在最低水準[3]。
2.2加強投資活動流程及體系的規范化
因投資活動而導致的財務風險是企業所有財務風險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就當前社會經濟活動運行狀態來看,一些投資企業會部分程度干預到項目內容中,這種情況的出現相對而言是比較正常的,也符合投資方的利益需求。但如果要使企業的投資活動盡可能不受財務風險的影響,那么投資方對活動及項目內容的干預需保證不影響項目正常運行為前提,也就是說投資方應當為項目實際執行者留出足夠的經營空間及操作余地。但為了確保項目本身不具有欺詐性或其他超出投資方意料之外的情況,投資企業在進行投資之前首先要對項目本身進行詳細調查,制定完善的調查研究工作體系,并確保工作體系各項內容的規范化與合理化。也就是說,投資方雖然要將項目經營權最大限度交給項目負責人,但需要做好項目各個方面(包括市場環境、政策、受眾及其他不可抗性因素)的調查分析工作,進一步確定項目的價值,從而評估項目投資的收益及可靠性,提升投資活動的合理性,避免受到投資風險的影響。
2.3強化財務風險意識
財務風險內控措施的執行是以工作人員為主體的,因而強化工作人員的財務風險應對意識,是企業有效應對財務風險的根本途徑。而這方面工作不僅需要具有普遍性,保證所有企業員工都能意識到財務風險帶來的影響,更需要重視企業文化的營造,建立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具體的做法在于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并借助不同類型的培訓及交流幫助工作人員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最后則需要借助激勵政策來激發員工防范財務風險的積極性,通過將員工與企業的利益緊密結合,進而使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獲得提升。
結語:當今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發展使得各類型財務風險的出現越來越具有普遍性,因而對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企業方面需要重視員工的作用,強化員工防范財務風險的意識,并處理好各類型財務工作的規范化與標準化,進而使企業能夠有效應對財務風險,獲取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軍強.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與內部控制[J].納稅.2018,(22):58-59.
[2]郭濤.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與內部控制對策[J].財經界.2019,(11):68-69.
[3]夏紅.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與內部控制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7,(10):190.
(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重慶 4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