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日前,2019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論壇系列活動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表示,我國農業尤其是品牌發展“長腿”很長、“短腿”很短,農業體量很大,但產業大而不強,今后我國農業尤其是品牌發展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做優品種、做亮品牌、做強產業上來。
論壇現場,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報告(2019年度)》。根據我國品牌農業目前的發展現狀,報告梳理了五類“短板現象”,包括“一哄而上”同質化嚴重、“劣幣驅逐良幣”、部分區域農業品牌還在“睡眠”中、一味追求品牌“一夜成名”、優質農產品競爭力不強難以滿足價值化的需求等。
專家介紹,我國品牌建設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品牌評價取得國際突破,中國特色品牌評價機制基本建立,中國品牌價值提升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中國品牌建設依然任重道遠。當前,“農業品牌化”越來越受關注。質量是鑄造品牌的第一要素,中小型企業“一企一品牌、單打獨斗闖市場”的模式很難有大作為,只有統一區域農業品牌、統一產品標準、抱團營銷推廣,才能闖出大市場。
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我國農業品牌建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進入了新的發展空間,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包括“品質消費”將成為主流消費觀,農產品將迎來品質提升新時期,以品牌為引領,讓好山好水好產品轉化為農民的“聚寶盆”,區域農業品牌與城市品牌、文旅品牌的融合將成為新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