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玲
(廈門海滄實驗中學 廈門 361026)
福建省初中生物學科教學與指導意見指出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1]。因此,只有讓學生真正發揮自身的主觀作用,才能夠確保課堂的有效教學。
央視的“動物世界”欄目主旨在于使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和認識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命以及自然對人類的影響。通過課后與學生的交流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對“動物世界”欄目有所了解,并且比較感興趣。如果只是按照一般的教學方式對這11個類群進行介紹,課堂就會顯得比較枯燥乏味,學生也容易倦怠。因此,針對本章的學習,筆者做了一些改進,使教學活動能更好的展開,學生的學習效果能更佳。
本章為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的內容。因此,在本學期開學第一課,筆者會給學生看一期“動物世界”,讓學生對動物特點及生活習性、生活環境產生一定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本章的熱情。然后,筆者會讓學生選擇下節課的一類動物或者某一種具體的動物,模仿“動物世界”中主持人的口吻來介紹。要求通過自己的介紹,同學們能大致清楚該動物或該類群動物的主要特點以及跟人類的關系。
通過同學自薦、同學推薦、教師隨機抽取等多種方式,教師可請出幾位同學來當“動物世界”的小主持人,并介紹自己課前準備好的跟本節內容相關的動物。然后,教師與同學對常規課程進行學習,學習該類群動物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之后,教師再對剛才幾位小主持人的講稿做進一步完善,從而鞏固這節課的重點內容。
課后,教師可選擇寫得比較好的小主持人講稿,并利用課余時間將其錄制成微視頻,使其按照“動物世界”節目的方式介紹各個類群的動物,于下節課課前播放給同學們看。
本文以第七節哺乳動物為例進行介紹。
教學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