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赟
佳音聲樂工作室的創始人林婧是一位在當地文化館從事6年群眾文化傳播的工作者,工作包括:聲樂表演、聲樂培訓、合唱指揮以及其他音樂服務工作,服務對象是6歲至65歲的音樂愛好者。
在這6年的文化傳播工作中,林婧驚訝的發現,老年人對藝術學習的愿望比任何群體都要高漲,從他們的眼神當中看到了對學習的渴望,尤其是每當學完一首新歌,懂得一個音樂知識點之后,他們臉上露出的那種幸福的表情,林婧感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此后,林婧辭去了文化館的工作,開設了屬于自己的一家中老年聲樂教育工作室-佳音聲樂工作室。
柏拉圖說:用體育鍛煉身體,用音樂陶冶靈魂。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于是對音樂、舞蹈、繪畫等等藝術的追求開始日漸增多。
林婧發現雖然聲樂老師隨處可見,可是大部分聲樂老師的教學重心卻在孩子身上,認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學藝術要趕早”,可是很少有老師知道,老年人對聲樂學習的需求絕對不比兒童少,音樂這么美好的東西,愛好它的人分布在各個年齡層,很多老年人年輕的時候十分熱愛歌唱,奈何工作和家庭的重任讓他無暇顧及這個愛好,現在退休的,物質生活也相對滿足了,對精神生活的渴望與需求日漸突顯。在聲樂的學習道路上,他們也需要科學的發聲方法,系統的樂理知識、視唱知識學習,舞臺表演的訓練。
林婧在全面地了解了這些老年人的需求之后,給大家開設了聲樂課、樂理課、視唱課、合唱課,以求全方位滿足不同學員的需求。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林婧還發現,這些老年人不光渴求知識,同時也渴望有一個舞臺能去展示自己,于是她順勢成立了合唱團,選取一些由現代流行歌曲改編的合唱曲給大家排練演出,受到了廣大聲樂愛好者的喜愛。
老年聲樂工作室的成立不光教給了大家唱歌的技巧,也起到了幫助老人疏通心理問題的作用。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都要面臨一個更年期問題,在這個階段他們的心理問題往往比較突出,會變得易怒、情緒低落等不良反應,林婧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學員,她也會及時跟這些叔叔阿姨溝通,帶領他們唱一些愉快的歌曲,事實證明效果非常好,這些處于更年期的叔叔阿姨們都通過歌唱緩解了情緒問題,順利的度過了這個難關。

林婧會在聲樂教學的道路上不斷完善自己,既要叔叔阿姨們學到真正的音樂知識,又要讓他們的老年生活幸福快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國當下的老年人,絕大多數還在繼續照顧自己的子女,幫他們照顧下一代;子女們多數能夠盡到孝道,但大部分只是物質上的、言語上的,很少關心他們的精神需求。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讓老年人多出來唱唱歌,不僅利于身心健康,也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百善孝為先,希望像林婧這樣,為老年人提供精神食糧的人越來越多,讓每一位曾經為偉大祖國做出貢獻的人們,都能夠真正地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