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生活中,番茄既是水果又是蔬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備受人們的歡迎。日光溫室栽培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栽培技術,溫室較為封閉,溫暖的環境能夠促進病菌的繁殖,十分容易出現蚜蟲、粉虱之類的蟲害,需要積極對溫室病蟲害展開防治。為此,本文對日光溫室番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展開探究。
關鍵詞:番茄栽培;日光溫室;病蟲害
中圖分類號:S64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215027
收稿日期:2019-12-23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項目編號:GS[2019]GHB2116)
作者簡介:王永光(1971-),男,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園藝作物栽培技術研究及教學。
目前,作為大眾化的果蔬,番茄已經在全球得到了大量的種植,其中日光溫室是主要的種植方式。但是由于栽種面積的增多,各種病蟲害的出現也更加嚴重,如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枯萎病等開始逐步蔓延[1]。這些病害一旦出現就會對種植造成較大的影響,在現實生產中經常交替出現,使用藥劑進行防治較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并且長時間的使用還會造成病原菌出現抗藥性,產生新的生理小種分化,使將來的防治更加困難, 進而影響日光溫室番茄栽培的經濟效益。
1 日光溫室番茄栽培技術
1.1 茬口安排
越冬茬:播種的時間為8月上旬,定植的時間為9月中旬,11月上市;秋冬茬:播種的時間在7月上中旬,定植的時間在8月下旬—9月上旬,11月下旬展開采收;早春茬:育苗的時間為11月下旬—12月上旬,定植的時間為1月下旬—2月上旬,4月上旬進行采收,詳見圖1。
1.2 挑選品種
挑選的品種一定要具有商品性優良、耐貯運、高產、抗病的優點,如寶冠、毛粉802、浙粉202、櫻桃番茄等。
1.3 育苗
育苗塑料棚的跨度需要保持在3~4m,高度需要保持在1.3~1.5m。每667m2定植田塊要求有30~40m2的苗床。采用優質農家肥或者沒有病蟲害的田園土作為育苗床土,根據3∶1或4∶1進行混合,裝入營養缽或者紙袋中,紙袋的開口直徑以高10cm、直徑10~12cm為最佳,科學地擺放在苗床中。苗床需要使用福爾馬林進行消毒處理。
用種量需要保持在20~30g/667m2之間。通過溫湯對種子展開浸種消毒,也可通過藥劑浸種的途徑進行消毒。溫湯浸種:使用55℃的熱水將種子浸泡15min。藥劑處理:使用清水浸泡3~4h,并通過20min的磷酸三鈉溶液浸泡,后用清水進行清洗浸泡6~8h后予以催芽,溫度以25~30℃為最佳,大部分的(70%左右)種子露白后就可以進行播種。
1.4 育苗管理
從播種到齊苗時期的溫度,夜晚最好保持在15~18℃,白天最好保持在25~30℃。緩苗后直到定植前的溫度:夜晚的最低溫度為8℃,保持在10~15℃為宜,白天最好為20~25℃。除此之外,在分苗的過程中如果幼苗為2葉1心,則需要在紙袋或營養缽中展開分苗[2]。
在苗期時關鍵要進行控肥控水,通常不追肥。土壤最好達到“見干見濕”的效果,如果水分不足,需要用小水輕澆。定植前的溫度,夜晚最好為5~10℃,白天最好為15~20℃,在7~10d時進行煉苗。
1.5 定植前準備基肥:通常每667m2需要添加硫酸鉀20kg,磷二銨50kg,優質農家肥10000~15000kg。
起壟覆膜:根據溫室相關方式展開起壟覆膜。
消毒處理:在定植前對室溫予以封閉,每667m2使用鋸末粉、硫磺粉2~3kg、80%敵敵畏乳油250~300ml進行混合點燃,封閉24h。
1.6 定植
使用寬窄行進行栽培,株距保持在30~35cm,窄行保持在40~50cm,寬行保持在70~80cm,定植3000~3700株/667m2。
2 日光溫室番茄病蟲害防治措施
2.1 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田間癥狀一般為條斑、蕨葉、花葉3種?;ㄈ~能夠在葉片上形成斑駁,造成葉片皺縮不平,嚴重時導致植株矮化;蕨葉通常形成于植株頂部,形似蕨葉,葉肉退化,嫩葉細長扭曲;而條斑則在植株的果、莖、葉上都有可能出現,強光照射以及高溫條件容易造成該病害的發生。例如,果實染病會形成不規則形或圓形油漬狀斑塊,果實外部畸形。
防治中,一般在定植前噴灑1次83增抗劑100倍液,或是在定植后3次或者分苗前1次噴灑抗毒劑1號200~300倍液。
2.2 番茄早疫病
該病主要為葉片受害:出現圓形病斑或者褐色病斑,葉片外部有黃綠色暈環。病害一般從植株的下部葉片往植株的上部發展,病情嚴重時會導致病葉早落、干枯。果實受害,一般出現在果蒂的裂縫處及其附近,病斑為褐色,上面也會出現黑色霉層。病果會提前脫落、變紅,并開裂。若濕度太大,病斑上就會形成二次寄生菌,產生非常嚴重的爛果[3],詳見圖2。
在防治過程中,植株發病初期,應馬上除去老葉與病葉,并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莖部發病,可以將藥物增加為200倍液,并及時在患病處進行涂抹,情況較為嚴重時還可配成油劑,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2.3 番茄枯萎病
該病會對植株的維管束組織造成侵染,最開始從近地處發病,慢慢往植株上部發展,病葉的顏色為黃色,隨著病情的發展,病葉會逐步枯死,但不會脫落。植株在發病末期,葉片會完全枯死,剖開莖部能夠發現維管束組織已經變成褐色。
防治時,可以開展3~4種作物的輪作制,和蒜、蔥等輪作的效果更好;可以通過0.1%的硫酸銅溶液進行浸種,持續5min,之后使用清水催芽播種。也可使用50%的福美雙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如果在幼苗期出現少量的植株患病,需要立即拔除,并予以噴藥防護,防止病情蔓延[4]。幼苗期之后,在病情發展初期,可以使用藥劑灌根,可選擇50%的多菌靈可濕性劑600倍液或者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使用的藥物劑量在100mL左右, 7~10d噴灑1次,持續噴灑3~4次。
2.4 白粉病
加強日光溫室的日常管理,及時進行打杈整枝,來提高番茄植株抗病能力;發現病株要及時摘除發病的葉片、果實等并帶出室外掩埋;在室內溫度較低時,要用45%的百菌清煙劑進行熏蒸,后期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農抗120水劑。
2.5 蟲害的防治
日光溫室內由于其特殊的環境條件密閉、高溫、高濕而容易發生白粉虱、蚜蟲、美洲斑潛蠅等害蟲,應注意及時進行防治。
白粉虱:化學防治,在日出前6~8h噴灑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10%撲虱靈乳油1000倍液,用10%吡蟲啉800~1000倍;或用3%精啶蟲脒1000倍,加適量洗衣粉、乳化劑等,5~7d噴灑1次,2~3次即可。
蚜蟲:化學防治,每667m2使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g兌水59kg噴霧,也可每667m2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g,或2.5%功夫乳油15~20mL,兌水50kg噴霧防治。
螨類:化學防治,噴灑20%三唑錫2000~2500倍液或15%噠螨酮3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等。
在利用化學防治的同時利用害蟲的趨性,在日光溫室內設置黃板誘殺白粉虱、蚜蟲斑潛蠅等成蟲;并在溫室通風口及入口設置防蟲網阻隔害蟲進入以減少蟲源。
3 結語
由此可見,在日光溫室番茄栽培中需要注意茬口安排、品種挑選、育苗、播種、育苗管理、定植前準備、定植等多個內容。而對于日光溫室番茄病蟲害防治,則需要重點防治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枯萎病等。一旦出現病害,需要立即予以藥物噴灑或者除苗處理。
參考文獻
[1] 李紅梅.江蘇連云港日光溫室番茄無公害栽培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18, 38(29):62-63.
[2] 朱克為.西安地區日光溫室番茄病蟲害無公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D].陜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3] 于海梅.日光溫室番茄生產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科技培訓,2014(3):45-47.
[4] 高嵐,馮俊文.日光溫室番茄栽培常見病害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 2010(23):25-26.
(責任編輯 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