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朗 戎耀武 王樹進
摘要:通過再次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關文件和農業農村部、科技部有關園區發展的文件精神,對現代農業產業園與農業科技園的概念、建設要求、目標與方向、建設原則、建設要素需求、園區功能與作用等規劃要點進行比較分析,領悟兩者規劃要點的異同之處。
關鍵詞: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規劃要點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215062
收稿日期:2020-01-02
作者簡介:許朗(1961-) ,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戎耀武(1995-),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王樹進 (1956-),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農業企業管理、技術創新等。
1 新時代農業園區的歷史使命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隨后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等一系列重大會議都將其放在重要位置,深刻說明中央對鄉村實現全面振興的決心。此外,隨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目標實現日期的日益臨近,鄉村如何擺脫貧困,如何才能穩定、健康地實現發展,實現全面小康,如何較為快速實現農業農村經濟的繁榮發展等問題成為社會各界討論的熱點話題。
社會各界為解決諸多鄉村發展難題做了諸多有意義的探索,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探索中的重要成果。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7〕1號)、農業部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農發〔2017〕1號)精神,明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是當前的緊迫任務,是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主線[1,2]。
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諸多推動鄉村發展的新方式被納入實踐,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科技園作為農業園區推動鄉村整體發展的2種模式被加以應用。長期以來,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關于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農業科技園區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但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科技園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3]。在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有明確表述:實施質量興農戰略要加快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步伐,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4]。
由此可見,作為農業農村部牽頭主管的現代農業產業園與科技部牽頭主管的農業科技園,都同時肩負著促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使命。
2 現代農業產業園與農業科技園規劃要點內涵分析
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科技園作為2個相關部門分別牽頭的推進農村發展的農業園區類型,其各自的發展方向、發展原則、建設標準等卻容易被人所混淆。針對此問題,本文通過對2種不同園區的相關文件進行再次研讀和比較分析,試圖領悟其各自的規劃特點,旨在通過更為直觀的形式為園區規劃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條思考的路徑,減少2類園區在規劃發展過程中的重復建設,實現資源效益的最大化,促進農村農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2.1 概念
就現代農業產業園概念界定而言,農業部、財政部關于開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的通知(農計發〔2017〕40號)有過規范性表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在規模化種養基礎上,通過“生產加加工加科技”,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創新體制機制,形成了明確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區域范圍,建設水平比較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5]。
同樣,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試行)(國科發農社字[2001]229號)也給出了農業科技園區的相關表述:農業科技園區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的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是農業技術組裝集成的載體,是市場與農戶連接的紐帶,是現代農業科技信息的輻射源,是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的基地[6]。而在2018年頒布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將其定義為:農業科技園區是指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調指導小組、有關部門及地方各級政府批準建設的各級農業科技園區。
2.2 發展背景
從新時代發展背景來看,二者的提出都是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升農業現代水平,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從二者所發揮的作用來看,基本都會落腳到促進農業增效,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民增收,帶動農民就業,脫貧致富;農村變強,提高農村整體發展水平。
2.3 建設目標和發展方向
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新時期帶動農業產業經濟發展的農業園區類型之一,由農業農村部負責主管。其目標是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建成一批主導產業鮮明、現代要素集聚、生產設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等條件兼具的農業產業園區。從發展目標來看,現代農業產業園以產業集聚化、三產融合化、技術集成化、生產綠色化等為主要發展方向,與其發展目標深度契合。
農業科技園作為由科技部為主管部門的帶動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科技發展水平的園區發展模式,在新時期更注重于不斷提高園區科技創新能力、園區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斷增強、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科技園區打造成為現代農業創新發展的高地,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的聚集地,農業特色產業的示范區[7]。科技本身就意味著不斷地向前進,結合新時期的發展需求,其總體發展方向趨于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和綠色化。
2.4 建設要求
從諸多歸結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政策來看,園區主導產業精準明確,能夠促進園區產值提升,提高園區建設水平;建設先進的現代技術與裝備集成區,促進農業設備與技術的集成創新;努力發展三產融合產業,建設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新型經營主體創業創新孵化區,帶動大眾就業創業,促進農戶增收等成為其在新時代背景下的要求。
作為農業科技園來說,其要求具有明確的地理界限與一定的生產規模,以便于管理和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有各種專門的地塊來進行各種科技研發、成果示范、推廣和農民科技培訓等不同類型的活動;有足夠的科研開發能力來支撐自身發展,有完善的行政管理和服務管理體系來維護其正常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