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庚戌 孔慶慶 申彥平
摘要:茄子生長要求較高的環境溫度,一般不能低于15℃,否則,會導致植株生長緩慢或者停止生長,果實畸形果增多。茄子生長后期,極易遭受一些土傳病害的感染,造成早衰、減產。因此,越冬茬茄子栽培生產難度很大,不但要求保溫性能良好的溫室條件,還要選擇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的品種,同時利用嫁接育苗,防止黃萎病等土傳病害發生,防止早衰,延長供應周期,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關鍵詞:日光溫室;越冬茄子;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215029
收稿日期:2019-12-30
作者簡介:閆庚戌(1970-),男,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蔬菜技術推廣、農業產業化與市場信息。
茄子適宜高溫條件,生長適溫25~30℃,低于15℃時,生長緩慢。通常在溫度長、日照強的環境中,茄子生長良好,果實品質好、產量高,因此,茄子是以夏秋季節生產為主的蔬菜品種。近年來,通過發展日光溫室冬季茄子栽培,不僅實現了周年供應,同時滿足了元旦、春節市場供應,提高了經濟效益,一直被廣大菜農所認可。
日光溫室越冬茬茄子栽培,多選擇耐低溫、耐弱光,矮稈、果實發育快,抗病能力、連續結果能力強的品種,如天津快園茄、尼羅、二苠茄、園雜2號、茄王、北京六葉茄等。這些品種還具有果實食用品性好、商品價值高等特性。另外,還需要通過嫁接技術增強越冬茄子的耐寒力和抗病性,實現高產和穩產。嫁接所需砧木常用根系發達、抗逆性強的野生茄,如托魯巴姆、野茄二號、赤茄等。
1 培育壯苗
1.1 種子處理
茄子選用商品包衣種子,用種40g/667m2。先用冷水浸種3h,后用50℃溫水浸種0.5h,浸后立即用冷水降溫。將浸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25~30℃下催芽。每隔4~6h翻動1次,每天沖洗1次。4~6d后,60%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砧木(以托魯巴姆為例)用種10g/667m2。將砧木種子先用溫湯浸種,再用150~200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種48h,后置于日溫35℃、夜溫15℃的條件下催芽,經8~10d即可發芽。
1.2 苗床準備
選用近幾年沒有種過茄科蔬菜的菜園土,與充分腐熟并過篩的圈糞按照2:1比例混合均勻后,加三元復合肥2kg/m3(N∶P2O5∶K2O=15∶15∶15)。將床土鋪入苗床(厚度13cm),用50%福美雙與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1∶1比例混合,按照每1m2用藥10g,與5kg過篩細土混合,播種時一部分鋪于床面,一部分用于種子覆土。
1.3 播種
日光溫室冬茬嫁接茄子生產,嫁接苗接穗要比砧木晚播15~20d。一般接穗在8月中旬,砧木在7月下旬播種。
將苗床澆足底水,水滲后覆1層細藥土。將催芽后的茄子種子均勻撒播于床面,覆細藥土1~1.2cm。由于砧木種子拱土能力差,覆蓋2~3mm厚的藥土即可。
1.4 苗床管理
播種至齊苗保持白天28~32℃,夜間20~22℃;齊苗至分苗保持白天25~28℃,夜間6~18℃。分苗前間苗1~2次,苗距2~3 cm,嫁接用接穗苗距3~4cm。去掉病苗、弱苗、小苗及雜苗,間苗后覆土。幼苗3葉1心時(砧木苗2葉1心)分苗,按10cm行株距在分苗床開溝,坐水栽苗。砧木直接分苗在10cm×10cm營養缽內。
1.5 嫁接
當砧木苗4~5片,接穗苗3~4片真葉時,莖粗達到0.3cm時開始嫁接。生產中,常常采用劈接法,用刀將砧木莖2片真葉以上切除,于上端從中間垂直切開,切口深1.0cm。然后將接穗苗拔起,在接穗地上部2cm左右的變色帶處,兩側以30°角向下斜切,形成長1cm楔形,然后將削好的接穗底端插入砧木莖切口中,用嫁接夾固定。
1.6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立即蓋小拱棚保溫保濕,并增加遮光設施。前3d白天保持28~30℃,夜間18~20℃;3d后逐漸見光并降低溫度,白天25~27℃,夜間17~20℃;6d后小拱棚的薄膜可適當掀開,7d后可撤去遮光設備,10d后傷口愈合可撤掉小拱棚。茄苗呈現大蕾時定植。壯苗標準株高20~22cm,莖粗0.6~0.8cm,7~9片葉,葉色濃綠,根系發達,無病蟲害。
2 定植
2.1 整地施肥
選擇前茬為非茄科蔬菜日光溫室。越冬茬茄子生長期長,為確保高產,需施入充足的有機肥作底肥,結合整地每667m2施優質有機肥5000kg,腐熟餅肥8000kg、磷酸二銨120g、硫酸鉀120g。按大行距70cm、小行距60cm起壟,壟高20cm。大行留做操作行,窄行留作澆水溝(有條件的,可鋪設滴灌)。
2.2 定植
日光溫室越冬茬嫁接茄子定植一般在10月中旬—下旬。定植密度2200~2500株/667m2,按株距40~50cm在壟上挖穴栽苗,定植后土坨表面略低于壟頂。定植后在小行2壟上覆地膜,膜上開孔引苗出膜,隨后在膜下小行間澆緩苗水。
3 田間管理
定植后外界進入嚴寒季節,管理上要以保溫、增光為主,配合肥水管理、植株調整爭取提早采收,增加前期產量。
3.1 水肥管理
澆過緩苗水后,在坐果前,土壤保持見干見濕。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在75%以下。門茄膨大時開始追肥,每667m2結合澆水施三元復合肥25kg,溶解后隨水沖施。對茄采收后每667m2再追施磷酸二銨15kg、硫酸鉀10kg。盛果期還可用1%尿素加0.5%磷酸二氫鉀加0.1%膨果素的混合液葉面追肥2~3次。越冬茬茄子生產中增加CO2氣肥的施用,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3.2 溫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