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波
摘要:桉樹是一種生長速度非常快的樹種,其品種多樣,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獲得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為了進一步擴大桉樹的種植面積,要結合當地的地質和自然環境特點,選用適宜的造林技術,促進桉樹種植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在桉樹的整個生長過程中,還需要對其進行系統全面的維護管理,采取有針對性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將病蟲害的危害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避免給桉樹的正常生長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進而為種植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桉樹;造林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2? 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200229028
前言
桉樹不是我國的本地樹種,是由澳大利亞引進的,其對環境具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并且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目前我國已經進行了大范圍的推廣種植,獲得了非常好的種植效果。但是隨著桉樹種植的不斷推廣深化,在其實際種植過程中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如,部分地區只是一味地重視引進,而忽視了造林技術的優選,造成桉樹種植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不利于桉樹種植的順利推廣。因此,為了確保桉樹種植的順利實施,就要結合當地的種植特點,選用科學合理的造林技術,進而為桉樹種植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同時,在桉樹的生長過程中,還會受到各種病蟲害所造成的不利影響,這就要采取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將病蟲害所造成的損失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而為桉樹的正常生長提供可靠保障。
1桉樹造林技術
1.1林地選擇
通常來說,桉樹適宜種植在土壤肥沃、疏松厚實、排水良好以及坡度適宜的小山和丘陵上。肥沃的土壤能夠為桉樹的快速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養分供應;疏松厚實的土層能夠為桉樹根系提供充足的氧氣和生長空間;良好的排水能夠快速去除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避免造成桉樹根系的腐爛;適宜的坡度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水土流失量,進而為桉樹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基礎。
1.2良種壯苗
在桉樹的生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各種病蟲害所造成的不利影響,除了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更要從根本上提高桉樹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因此,在桉樹的栽培過程中,要優選抗病蟲害能力強和長勢旺盛的樹種,進而為桉樹的順利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基礎。當前,桉樹苗的選擇主要有2種方式,組培苗,通過采用生物技術中的細胞培育出性能優良的桉樹苗;插桿苗,能夠將優良的性能傳給下一代,但是該種培育方式對種植土地要求非常高,并且相較于前者,其抗病蟲害能力較差,所需要的培育周期也較長,在實際的培育過程中應用較少。
1.3合理控坑及施肥
在進行桉樹的種植過程中,需要對桉樹的栽培間隔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進而避免桉樹在生長過程中相互影響,并且還能夠得到足夠的養分供應。通過大量的桉樹種植實驗發現,2m×3m的種植株間距在確保桉樹良好生長通風的條件下,能夠對土地進行充分地利用,最大限度挖掘土地的經濟價值。桉樹的生長速度非常快,這就需要大量的肥力供應,在其生長過程中,需要結合桉樹的生長發育階段及時補充肥料,進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桉樹的生長周期,從而實現桉樹林的效益最大化。通常來說,桉樹種植后的3個月需要及時施加復混肥,按照250~500g/株的量進行添加,隨著桉樹的不斷生長,其施肥量也逐年增加,通常來說,第2年和第3年每株施加750~1000g/株為宜,當生長到第4年時,通過施加有機肥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為桉樹的后續生長提供持續的肥力供應。
1.4適時種植
種植時間對于桉樹的生長發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就需要選擇適宜的種植時間,進而為桉樹的順利生長提供有利的外界環境。對于冬季雨水充足的地區,可以將種植時間選擇在冬季,并且冬季溫度較低,還能避免蟋蟀和白蟻等蟲害的發生。對于冬季雨水不足的地區,可以將種植時間設置在春季,例如:廣西地區的春季溫度相對較低,降雨量充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桉樹幼苗的成活率。對于部分條件允許的地區,可以在進行種植之前,將桉樹幼苗在種植區提前進行一段時間的養苗,進而能夠對幼苗起到一定的煉苗作用,讓幼苗更好地適應種植地的土壤環境。
1.5移栽后的撫育管理
當完成幼苗的移植后,就要結合幼苗的整體發育狀況,采取科學合理的苗木管理措施,進而為苗木的順利生長發育提供可靠保障。在桉樹的生長過程中,雜草會對其正常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雜草去除方案,將雜草量限制在較低的范圍內,為桉樹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桉樹林中的雜草可以選用化學或者物理防治方法,具體的方法要結合雜草的生長情況進行優選,降低去除雜草對桉樹生長所造成的不利影響。通常來說,在雜草生長茂盛,并且氣候干燥時適宜選用化學防治方法,但是在桉樹的1個輪伐期內最多不得超過2次,進而降低化學藥劑所造成的副作用。當選用物理防治方法時,對于面積較小的種植區域可以采用人工去除,對于面積較大的種植區域則需要借助機器。
2病蟲害防治措施
2.1病害防治
2.1.1葉斑病防治
葉斑病常見于桉樹生長的幼苗期,其會造成幼苗枯死,嚴重影響幼苗的存活率,而對于成林的桉樹則會造成落葉落果,影響桉樹的健康生長和果實質量。葉斑病通常爆發于桉樹的葉片和樹梢,進而逐漸影響到桉樹的生長發育。葉斑病的防治要從種植區域開始,優選往年沒有種植過農作物的土地進行種植,或者在種植之前對土壤進行系統全面的消毒處理,進而能夠為桉樹提供健康的生長土壤。同時,還要不斷提高林地整體的衛生情況,在早春或者冬末及時清除林地中的病枝枯葉,并進行集中地銷毀,將病蟲害的影響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
2.1.2焦枯病防治
枯焦病在桉樹的生長過程中也比較常見,根據其發病時間長短的不同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2種不同的類型。對于慢性枯焦病而言,當桉樹感染之后,苗木的發育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造成植株發育遲緩,根莖部位呈紫紅色直至枯死,部分樹干還會產生黑褐色的斑點,嚴重時直接致使樹苗死亡,其整個病發周期長達1~2個季度;對于急性枯焦病而言,當桉樹感染之后,桉樹的樹葉會逐漸失去水分,并枯死掉落,整個發病周期僅有3周左右。為了有效預防枯焦病,除了需要噴灑藥劑進行控制,在種植前期還需要對樹種進行優選,不斷提高桉樹的抗病能力。
2.2蟲害防治
2.2.1尺蛾防治
尺蛾、袋蛾以及瘦姬小蜂等是桉樹最容易感染的蟲害類型,其通常發生于桉樹的幼林,會嚴重降低幼苗的生長質量。由于尺蛾的繁殖速度非常快,當感染后就會在短時間內擴散到整片桉樹林,嚴重降低的桉樹林的經濟效益。對于尺蛾而言,當前主要采取隔離和清除相結合的防治措施,對于感染尺蛾的植株,要立即進行有效的隔離,可以建立一定的隔離帶,將病蟲害的影響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避免蟲害在整片桉樹林進行擴散傳播,同時還要開放林地的排水溝,防止病毒通過水分進行傳播;要及時清除感染的桉樹苗,對于處于感染初期病情較輕的桉樹苗,可以采取噴灑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化學藥劑可以選用殺蟲劑和殺菌劑配合使用,進而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尺蛾病進行有效控制。對于無法判斷是否感染的桉樹苗,需要采用復配殺蟲劑對受害部位進行“包扎”。對于感染嚴重已經無法治愈的桉樹苗,則需要進行砍伐并集中燒毀。
2.2.2桉蝙蛾防治
桉蝙蛾在桉樹的生長過程中也比較常見,由于其生活環境隱蔽,造成其難以發現并清除,進而會感染更大面積的桉樹林,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通過對桉蝙蛾的生物學特征及種群分布規律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研究,所制定的防治措施主要為抗性樹種和強化檢疫2種方式,進而提高桉樹林的抗病能力,將損失降到最低。此外,對于有條件的桉樹林場,還可以引入桉蝙蛾的天敵,如蛙類和鳥類,對桉蝙蛾數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還能改善林地的生態環境,提高林地整體的抗病能力。
3結語
總而言之,桉樹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為了確保桉樹林的正常生長發育,就要采取科學合理的造林技術,并在其整個生長過程采取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為桉樹快速的生長發育提供可靠保障,提高桉樹造林質量及綜合效益,推動當地生態環境建設及林業生產經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岑晨. 桉樹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探究[J]. 南方農業, 2017(02):91-92.
[2]陸敏健. 桉樹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J]. 綠色科技, 2019(02):115-121.
[3]方小榮. 桉樹的育苗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探討[J].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16(05):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