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清明 吳震洋 孟金柱 趙園園 樊軍德 田秀珍 王星
摘要:貴州白山羊是中國著名的地方山羊品種,貴州白山羊具有耐粗飼、性成熟早、繁殖力強、產羔率高等特點,同時羊肉肉質細嫩、無膻味,廣受市場消費者的喜愛。但目前貴州白山羊養殖產業發展緩慢,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本文從貴州白山羊養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目前貴州白山羊的發展現狀,并就相關問題提出相應建議,以期能夠為貴州白山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貴州白山羊;健康養殖;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S8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215045
收稿日期:2019-12-18
基金項目:貴州省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黔科合基礎[2018]1161);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科技拔尖人才支持計劃(項目編號:黔教合KY字[2017]089);銅仁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銅市科研[2016]18號-5)
作者簡介:安清明(1987-),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動物養殖及遺傳育種;通訊作者王星。
近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羊肉也更多的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使得牛羊肉的價格上漲,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有所提升。尤其是今年以來,肉羊的出欄量下降,羊肉的供應減少,價格上漲,養殖效益持續增加,目前整個貴州地區山羊肉平均價格120元/kg,出欄1只成年山羊的盈利在450元左右,使養殖戶的養殖熱情大增。
貴州白山羊,中國著名的地方山羊品種之一,存欄量為100多萬只,主要分布在黔東北的遵義、銅仁和黔東南部分地區,以銅仁沿河縣養殖數量最多,是目前貴州群體數量最大的山羊群體,同時也是發展貴州畜牧業的重要種質資源。貴州白山羊是在云貴高原特殊的生態環境下,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特有品種,具有耐粗飼、性成熟早、繁殖力強等特點,產羔率可達180%左右;且羊肉肉質細嫩、無膻味[1]。在自然放牧條件下,周歲與成年白山羊屠宰率、凈肉重均顯著高于貴州其它山羊品種,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2]。
1 主要問題
目前貴州白山羊養殖產業發展緩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1 養殖環境缺乏科學布局
貴州白山羊性喜干燥、干凈衛生,對養殖環境具有一定要求,尤其是圈舍要求。貴州屬于多雨地區,羊舍適宜建設為2層隔空式,應選擇地勢較高、避風向陽處,部分高海拔地區應選擇建造半封閉式圈舍。但大多數養殖戶均選擇簡易圈舍,過于注重建設成本,圈舍規模較小,養殖環境差,導致白山羊增長速度遲緩,腐蹄病患病率增加。
1.2 缺乏現代科學飼喂技術
目前整個貴州省積極推行保護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限制養殖戶大量放牧白山羊,但絕大多數養殖戶仍然依靠傳統養殖模式,常年放牧喂養,沒有充分利用天然飼草資源、種植高蛋白牧草、再輔以補充優質精料,同時根據不同生長期調整放牧和舍飼時間、調整飼喂水平,導致白山羊需養殖2a以上才能出欄,養殖期延長、資金周轉慢。
1.3 品種退化嚴重
貴州白山羊雖是地方品種,但由于20世紀90年代大規模以波爾山羊雜交培育,導致目前白山羊良種化程度不高,在養殖群體中會偶爾出現紅褐色頭部、雙耳大且下垂、四肢短小等波爾山羊獨具的特點,表明群體受波爾山羊雜交的影響。同時養殖戶未采用優質種公羊和優質種母羊配種繁育后代的模式,缺乏相關的意識,目前的繁育絕大多數仍由群體內公、母羊自由交配、繁殖后代,導致繁育后代生長性能良莠不齊,最終影響養殖的實際收益。而且目前大多貴州白山羊群體達到出欄體重的生長周期較長,這與品種的退化和不純具有很大的關系。
1.4 政府政策落實不清楚
針對貴州白山羊的獨特地方品種優勢和發展前景,養殖貴州白山羊的縣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貴州白山羊產業發展的政府性指導文件,但這些文件大多數屬于規劃性的綱要,沒有具體的實施細節,這就使得基層相關的管理部門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盲目性,不能夠因地制宜或因時制宜,在面臨環境問題、動物疫病等情況發生時,相關管理部門會采用“一刀切”的辦法,不能快速采用科學的管理辦法,使得部分養殖戶產生畏難心理,阻礙了貴州白山羊產業的快速發展。
2 發展策略
針對目前貴州白山羊產業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種建議,以求能夠助推貴州白山羊產業的快速發展。
2.1 采用科學合理的布局和飼喂方式,提升科學養殖技術含量
依據貴州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設計科學的白山羊養殖圈舍,最好采用吊腳樓式雙層圈舍,在高海拔地區應建成全封閉式圈舍,其它地區可以采用半封閉式圈舍,要兼顧貴州冬季濕冷和夏季濕熱的氣候條件。建造材料應因地制宜、就近取材,以實用牢固優先,兼顧價格成本。在飼喂過程中盡量減少放牧時間,可以通過人工種植諸如紫花苜蓿、三葉草、黑麥草構樹葉等牧草,有效環保地利用貴州獨特的天然野生飼草,同時在貴州白山羊不同的生長時期要適當補充優質精飼料,如玉米、豆粕等,還要根據種公羊和能繁母羊的不同時期補充食鹽、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3]。通過有效合理的科學飼喂方式達到提高貴州白山羊生長速度的目的。
2.2 通過種內提純復壯,推進白山羊良種進程
有效加強貴州白山羊選種、育種工作,通過優先選育優質種公羊,結合群體間能繁母羊的優配,降低群體近交系數,通過將傳統選育方法(體型、體重)與現代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相結合的技術,加快白山羊群體的提純復壯進程,從而有效提高貴州白山羊的生產性能,達到提高生產效益的目的[4]。如需通過外引山羊品種作父本雜交育肥,要確保繁殖后代全部出欄屠宰,這樣可以保證在利用雜交優勢提高生產性能增加受益的基礎上避免貴州白山羊群體基因庫受到污染,可以有效加強貴州白山羊這一地方品種的資源保護。
2.3 通過地方政策支撐,促進白山羊產業快速發展
貴州白山羊養殖大縣積極出臺與地方實際相結合的山羊養殖政策,利用農業財政資金促進貴州白山羊的良種繁殖、基礎母羊擴群、動物防疫、養殖場標準化建設等工作,補貼獎勵制度對先進白山羊主營養殖戶、新型經營企業、具有優質山羊品種培育、性能檢測的示范基地予以傾斜,同時通過政策和資金促進養殖企業的標準化建設,促進白山羊養殖廢棄物的無害化綜合利用,將貴州白山羊養殖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通過政策引導進一步強化貴州白山羊養殖業中的金融保險支持,探索白山羊的保險制度,提高風險保障水平。地方政府加強與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的聯系,通過應用現代的科技支撐技術,在良種繁育、標準化規模養殖、重大動物疾病防控、優質飼草料種植和加工等核心技術中聯合研發和推廣。同時要加強基層推廣人員與養殖人員的能力素質,通過政府激勵機制,鼓勵科研教學人員深入到養殖企業中進行技術推廣與培訓,提高農民的飼養管理意識和水平。
3 結語
為了能夠快速提高貴州白山羊這一地方品種的特色,通過貴州白山羊養殖帶動當地農民的脫貧致富,增加政府的產業效益,一定要科學地進行飼養養殖和生態化養殖,有效推動貴州白山羊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使貴州白山羊養殖業向現代化和規模化發展,促進貴州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勇,楊光,陳磊,等.貴州白山羊產肉性能研究[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6(1):66-68.
[2] 覃廷玉,鄒孔桃,毛林峰,等.簡陽大耳羊與貴州白山羊雜交改良試驗[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11):70-71.
[3] 劉洪敏.道真縣山羊半舍飼飼養技術要點[J]. 農技服務,2019(10):79-80.
[4] 向國強.淺談山區山羊生態養殖關鍵技術 [J]. 健康養殖,2015(05):46.
(責任編輯 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