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佳蕊
摘要:中學生是否全面發展不僅影響其自身的發展,對社會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而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學生全面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獻研究的方式,就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做了論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發展 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3-0159-02
中學生這一群體,在受社會、學校、家庭等外部因素,以及自身認識的內部因素的影響下,逐漸形成完整的人格,但是并不等同于形成全面發展的正向人格。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中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將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中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是當今社會重要的時代課題。
一、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
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首先需要了解人的發展的基本理論內涵。馬克思在批判的基礎上繼承前人關于人的發展理論成果,并立足于歷史發展的本質規律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賦予了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新的內涵。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體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諧的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人的需要即人自身最本質的需要
馬克思認為人類發展到當今社會,最本質的需要依然是要能夠生存。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于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就對如何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當今社會,不僅要為中學生創造最基本的物質生活的條件,也要使中學生有著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與崇高的理想信念。
2.人的個性
馬克思認為所謂人的個性就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及社會環境下,人在實踐過程中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所形成的每個個體的心理與行為。人的個性會隨著各種因素的改變而不斷改變。我們要更加關注和了解每名中學生的個性與心理,引導、鼓勵中學生積極、陽光地面對成長期中所面臨的問題,使中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進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3.人的社會關系
馬克思認為人無法獨立于社會而單獨存在,人需要通過交往來維系和發展社會關系。人的發展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人在處理社會關系時,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束縛,因此,不斷沖破束縛的過程就是人們不斷發展的過程。我們在研究如何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時,既要把中學生作為個體去了解,也要把他們放在具體的社會關系之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清晰地掌握現階段中學生的發展程度。
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基礎,并將理論落實到社會實踐中,落實到具體的思政教育教學中。
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培養當代中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中學生綜合素質,使他們成為社會需求的綜合型人才。社會對于綜合型人才的需求又促使我們必須深刻學習和領會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指導作用。
我國教育方針十分重視把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我國具體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相結合。不同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提出的有關于全面發展的新思想,都是對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繼承與發展。從毛澤東同志提出的要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到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培育“四有”新人,從江澤民同志的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到胡錦濤同志的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思想,再到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都是把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運用到中國具體實踐,在實踐中實現發展。因此,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憑空產生的,是我國在不斷探索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舉措。
三、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聯系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我國教育的理論基石。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具有一致性,都是為了使人的各種能力和特性得到充分發揮,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將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放在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下進行研究,對于我們加深對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認識,以及提升中學生綜合素質,都具有深刻的意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立足點和歸結點,因此,中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
中學時期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從中學時期抓起。要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對中學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在學校,因此,教師的作用極其重要。中學生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教師可以及時發現中學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問題,與中學生作出及時有效的溝通,并運用合理的方法使他們的問題得到解決。想要走入中學生內心世界,也需要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與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本身要有堅定的正確的信仰,積極傳遞正能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態、正確的思維方式。
2.培養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中學生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中學生發展的指路明燈。中學生正處于理想信念的形成期,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當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當今社會,學校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關鍵在于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教育,這是培養中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道德基礎。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引導中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錘煉中學生的道德修為
人無德不立,道德是為人之本。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不斷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使中學生的道德養成與道德實踐相結合,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面對復雜的社會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中學生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風。
4.提高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
學校要根據中學生不同成長時期的不同心理特點,考慮當代中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幫助中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認識社會,促進中學生的個性多元化發展。中學有其自身的成長規律,學校應當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個體的個性得到尊重,要大力發掘中學生個體的潛能,充分調動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幫助他們在全面發展的道路上營造良好的氛圍。
五、結語
對中學生全面發展的培育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中學時期是人生的關鍵時期,需要耐心引導、精心栽培,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和培育中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一步。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中學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質與文化素養。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中學生成長的各個環節,不僅使中學生成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才,也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肖宜南.優化我國中學生社會實踐的思考[J].中學教育,2015(30):35.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