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君
摘要:近年來,網絡小說的改編成為影視劇產量的一大支柱,《慶余年》作為網絡小說IP改編的代表之作,優缺點極為顯著。它雖然具備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游戲闖關式的懸念設置和類電影化的拍攝手法,使其脫穎而出,火爆一時,但它也存在定位不明、主角光環顯著以及打光的問題。之后的改編影視劇應以其為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能在這一改編大潮中脫穎而出。
關鍵詞:慶余年 網絡文學 IP改編
從《瑯琊榜》到《鬼吹燈》,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花千骨》,從《歡樂頌》到《親愛的,熱愛的》,網絡文學向影視劇改編已取得顯著成效,兩大領域互利共贏,局面喜人。2019年11月26日首播的網劇《慶余年》,在資源大范圍泄露之后仍能在元旦當日達到單日2.29億的播放量,微博多次高居熱搜榜不下,其在市場反應已足夠強烈,豆瓣也給出7.9的高分,說明這是一部實力和顏值并存的“神劇”。究其成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
電視劇《慶余年》雖沒有頂級流量演員的加入,但有張若昀、李沁、郭麒麟、辛芷蕾、李小冉等年輕觀眾并不陌生的中青年演員,再加上陳道明、吳剛、于榮光等“老戲骨”的加盟,使整部劇群星閃耀,且每位演員演技都在線,各個角色的表演和個性塑造都可圈可點。
首先,對“貪財”的刻畫。同樣是貪財,郭麒麟飾演的范思哲和田雨飾演的王啟年就略顯不同。范思哲出身戶部侍郎,官宦世家,不缺衣少食,掙錢只為掙錢本身帶來的滿足感。而王啟年,雖未對其出身做過多描寫,但他掙錢的方式屬于市井小人的方式,且掙錢的目的是要改善妻女的生活,不難看出,他是家里唯一的經濟來源。因此,兩人雖都貪財,但各有各的貪法,也各有各的可愛之處。特色塑造使這兩個人物立體起來。
其次,對“反派”的刻畫。賈景暉飾演的郭保坤、于小偉飾演的沈重、海一天飾演的朱格、李小冉飾演的長公主等人,雖都是反派角色,但都有屬于他們的閃光點。郭保坤,有著少爺所有的缺點,任性、仗勢欺人,但自從父親郭攸之下牢,慢慢變得成熟,開始轉變,這是屬于他的人性的弧光。沈重,手段很辣,隨隨便便廢了肖恩雙腿,但對妹妹就像對自己女兒一樣,無微不至,甘愿付出一切。朱格,為了心中對慶國的理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長公主,說她是瘋的,但為了不連累自己女兒,缺席女兒所有成長經歷,殺范閑也是為了女兒的將來,這是身為母親的光環。
再次,對于“單純”的刻畫。董可飛飾演的林大寶和郭麒麟飾演的范思哲也不同。林大寶在少時生過一場大病,從此心智停留在少年時代,因此對身邊的人毫無警惕心,也不懂得生死,判斷別人對他好壞的依據是對不對著他笑,是兒童般單純、不加修飾的一個角色。范思哲不同,他有一個精打細算的母親和一位嚴厲的父親,在范閑來之前是家里唯一的兒子,從小所有事情母親一手包辦,也無需操心。他的愿望,其實就是想討父親喜愛,所以他的單純,是一個完整原生家庭帶給他的最好的禮物。
最后,對“愛情”的刻畫。李純飾演的司理理、李沁飾演的林婉兒和辛芷蕾飾演的海棠朵朵,都是范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女性角色。司理理對范閑的態度,從開始的警惕、恐懼,到最后甘愿為他擋箭,有一個心態轉變過程,這個過程使司理理這個北齊暗探形象變得生動。而林婉兒和范閑,雖相比而言著墨不多,且曲折不足,但能讓這么復雜的一個人的內心保留著唯一的真情,只剩林婉兒。海棠朵朵是九品高手,還是北齊圣女,卻一次又一次幫助范閑,所以對范閑是有好感的,但她還未經世事,還沒看清楚自己的真心,估計第二季劇情會有所推進。三個女人對范閑的態度、與范閑的相處方式各不不同。
此外,還有雖殺人如麻但對自己血脈保留真心的肖恩,對范閑至死不渝的兄弟滕梓荊,對哥哥馬首是瞻的范若若,對徒弟毫無保留的費介等。《慶余年》創作出的不是范閑的一生,而是整個設定世界的完美人物群像,值得深究。
游戲闖關式懸念設置
從《仙劍奇俠傳》開始,由游戲改編的影視劇也進入觀眾視野,成為經典之作。作品中的劇情與游戲相仿,觀眾自動帶入主角,陪主角一同闖關、一同成長、一同與大BOSS對抗取得勝利。這樣的劇情設定,使觀眾在觀看時如在玩游戲一般,能極大吸引觀眾注意力,引發共鳴。《慶余年》也不例外。
男主范閑從小就被師傅教授各種技能,成長過程被編劇盡量縮短為一集篇幅。在入京前,便開始了他的闖關人生。從刺殺他阻止其入京的滕梓荊,到二夫人想給他的下馬威;從郭保坤的挑釁,到二皇子詩會的一鳴驚人;從牛欄街暗殺到抓回司理理;從林珙被殺范閑洗脫嫌疑到與北齊開戰;從祈年殿夜宴被指抄襲到將長公主送出京都;從查出檢察院內奸到護送肖恩回北齊;從救出言冰云到與沈重斗智斗勇;直到最后才得知大BOSS竟然是二皇子。以滕梓荊的死為起點,對幕后主使者的追查牽連出每個關隘,每過一關,范閑的智力值和武力值都會有所提升,更體現出過關的重要性。范閑闖關過得不易,觀眾自然看得揪心。
其實,除了關卡設置,還有一些一直潛藏的懸念,比如慶帝一輩的恩怨、五竹叔記憶為何喪失為何不老、范閑母親葉輕眉的身份及生死、兩個世界的關系、神廟究竟指什么等,而且能感覺到,雖然二皇子是第一季的大BOSS,但還有在背后默默操縱這一切的大手。
類電影化的拍攝手法
隨著觀眾閱片量的大幅度提升,電視劇的傳統拍攝手法和故事講述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口味,因此,要想在大量影視劇中脫穎而出,必須創新拍攝手法,向藝術性更高的電影看齊。而《慶余年》之所以能夠成為今年爆款,也因其拍攝手法多處借用電影的拍攝手法,增強了觀看的藝術感。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構圖精美。以牛欄街刺殺這場戲為例。在程巨樹出現之前,有兩名女刺客對范閑的馬車進行圍攻。這時導演采用俯拍鏡頭,馬車居于牛欄街的中心道路,兩名女刺客各自在牛欄街兩邊的墻上飛檐走壁,馬車如同一只螞蟻般大小,被夾在中間,表現出刺客占據有利地位、范閑和滕梓荊生命的岌岌可危。而當范閑回家,與父親范建談論刺殺之人時,導演則采用平拍鏡頭,一個中近景將范閑吃飯的動作、父親范建的表情等都展現出來,且利用景深鏡頭,形成畫面的虛實結合,用身后屏風的圓形強調二人此刻地位的平等。再看陛下審太子和二皇子的鏡頭:大全景,陛下站立居中,太子和二皇子跪拜居于右下角,展現三人關系的不對等,太子和二皇子二者居于絕對劣勢。
其次,特效真實。隨著電腦合成技術的不斷提高,影視特效成為一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由于小熒屏制作不如大熒幕精良,投入成本低,造成了電視劇特效經常被觀眾詬病的現狀。比如《花千骨》里趙麗穎吃的那個特效包子,就讓人極為出戲。反觀《慶余年》,整部戲的特效都很逼真,還以牛欄街刺殺的火的特效為例,除周圍環境里的堆堆火光外,范閑和滕梓荊手腳上也沾上火苗;隨著打斗動作,盡管鏡頭有升格處理,但火苗依舊逼真,讓觀眾不出戲,可見后期團隊的良心制作。
最后,轉場考究。在滕梓荊和妻子的故事中,燈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道具,是妻子對生命隨時可能危險的丈夫的守望。所以在這場戲里,現實和回憶的轉場,都是通過燈來完成的。剛開始天已經大亮還點著燈,觀眾就知道這盞燈意義非凡。到后來講述滕梓荊的故事,數次利用燈的相似物轉場,完成故事講述。最后妻子知道丈夫已經回不來的事實,才把燈熄滅。所以,這盞燈除了是妻子的守望外,還代表著生命的希望。
除此之外,因為劇中打斗場景頗多,所以大量使用升降格拍攝,形成快慢有序的節奏,增強觀眾代入感。但與此同時,《慶余年》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打光不考究,在這個人人都希望活在美顏相機里的世界上,《慶余年》的打光為了盡量真實,使演員顯得個個皮膚暗沉,缺乏美感。其次,由于范閑的設定是擁有現代記憶的古代人,所以雖然想要由真實而打造出正劇的氛圍,但它的穿越元素、現代段子和背景音的處理,都會讓觀眾產生一定的困擾,造成定位不明,略顯尷尬的境地。最后,范閑作為故事的男主人公,雖然能力上乘、天資聰穎,但每次到關鍵時刻都有人出來相救,難做的事情都有人替他去做,難免缺少主人公的主動性,主角光環太盛,讓人不免產生懷疑。
縱觀現今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劇現狀,不難發現以下特點:
首先,改編數量大但優質作品少。由于網絡平臺的普及,電視是否上星已經不能成為衡量一部電視劇是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也使得大量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有了傳播之地,但播出成功引起廣泛關注的數量與每年生產的數量還是不能成一定比例,很多網劇難以達到原著粉和觀眾的期待。網絡文學不斷被改編為影視劇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成為業內人士的關注點。其次,演員選擇重流量而輕演技。很多影視劇為了保證收視率,在演員選擇上傾向于流量大的明星,但一部電視劇的成功,只靠流量是遠遠不夠的,通過對流量的宣傳可能在開始會帶來較廣泛的關注,但要想持續火爆網絡,除了演員的演技外,還要靠精良的制作和引人入勝的劇情。這種現象應該引起流量明星的警惕,不斷提升演技,才是將演員之路越走越寬的聰明之舉。最后,網絡文學自帶的原著粉,既是改編影視作品的簇擁,也可能會成為批判者。他們在閱讀原著時會產生一定的畫面感,“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導演或編劇的改編不如他們想象得美好,就會影響影視劇口碑,這其實是對編劇和導演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但也提出一個問題,即影視界原創編劇資源短缺,不能滿足龐大的影視劇制作數量。正是由于好的原創作品的稀缺,才使得投資商和導演只能從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
《慶余年》的走紅,為網絡文學IP的影視化改編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同時也給業界人士提出挑戰,如何創作、拍攝出更多適合觀眾喜好的優秀作品,是擺在電影人面前的一個課題。(作者單位:武警后勤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