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玲
摘要:廣電創新是我國近年來發展的要點,在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過程中,媒體深度融合已經作為一場自我革命在廣電創新當中有所體現。廣電創新不僅可以推動行業的發展,還能夠讓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有更大的推動力。因此,可以將媒體深度融合到廣電創新當中,促使最終的工作模式更加符合行業的發展需求。文章通過分析媒體深度融合對于廣電發展的意義及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探討媒體融合的可行性原則,對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助推廣電創新發展的途徑進行概述。
關鍵詞:媒體融合 廣電創新
媒體融合趨勢下廣電媒體面臨的問題
雖然媒體融合能夠給廣電媒體創新發展帶來新的發展路徑,但是在實際開展有關工作時還是難以避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缺陷。廣電行業工作人員致力于提高新聞生產力,就需要對新媒體技術進行利用,打造主流媒體,并且提高信息的傳播效率。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有利有弊,在媒體融合趨勢下發展廣電媒體,會受到網絡的制約,導致信息的傳播不安全,甚至存在誘導性特征,難以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廣電媒體的發展需要以公信力及引導力為主,而在當代媒體深度融合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新聞內容缺失了真實性特點,造成了較大的社會輿論影響。很多主流廣電媒體機構在實施有關工作時,都會以新媒體作為主要的業務切入點,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還是缺乏深度認識,機構的發展體系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導致機構的綜合發展不符合時代及行業的發展需求。新媒體的利用對于成本的要求較高,機構需要支付大量的人力成本及設備成本支撐新媒體作用的體現,同時還需要具備明確的業務運行體系才能夠推進廣電創新發展。而很多廣電機構在工作當中缺乏相應的新聞業務生產模式,并且業務支撐系統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在用戶、平臺、素材等方面難以達到全面統一。所以,廣電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還是面臨較大的困境,難以保證業務發展需求的適配性。
媒體融合的可行性原則
內容與場景結合。廣電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以內容作為支撐,這是廣播電視在有無媒體支撐下都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則。在媒體融合形式下,需要將內容與場景結合,讓受眾在了解新聞事件時可以利用內容與場景的同步性掌握更多的有用信息。媒體融合給廣電發展帶來了更加多樣化的渠道,雖然擴大了發展空間,但是還要體現廣電發展的本質,需要以內容作為核心,加上場景分析提高服務質量。部分廣電機構建立了移動客戶端對新聞資訊進行分發,雖然這種方式能夠解決移動化問題,但是用戶的打開率較低并且活躍度不足,難以引入更多的流量。機構在這個方面想到的主要是流量變現,盡管移動客戶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這個目標,但是由于用戶缺乏打開的主動性,流量變現還是無從談起。其主要原因就是新聞內容缺乏場景賦予,用戶在瀏覽新聞內容時難以主動根據場景進行綜合分析。因此,需要將內容與場景結合,提高新聞傳播當中融媒體的發展效率。
技術信息控制。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需要以技術信息控制作為標準,在對媒體深度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從技術的角度實現信息控制。廣電機構在發展當中可以考慮利用超鏈接技術讓廣播電視新聞在互聯網環境中有更好的發展。在新時代發展當中,媒體格局在不斷發生變化,輿論生態也有一定的變更,要改變傳統的運營模式就需要結合商業形態對技術、運營、內容及推廣等進行完善,同時還需要應對有關挑戰。廣電媒體需要建立與用戶之間的關系網絡,讓專業技術對用戶信息進行串聯,實現對用戶信息的掌控。新媒體在發展當中不斷變換形態,雖然現有的媒體融合相對比較被動,但是還是能夠主動建設及融合新技術新媒體新形態。這種方式能夠促使媒體深度融合,有更加多樣化的形態,保證廣電發展的持續性。
平臺賦勢。平臺對于廣電發展尤為重要,雖然很多機構都會提供較多的平臺,但是真正可以產生實際效益并且為人民服務的平臺寥寥無幾。在媒體深度融合的過程中,要借助平臺賦勢迎接現代化社會發展帶來的挑戰。當下,廣電媒體需要抓準時機,利用平臺作為切入點發揮自身優勢,擴大影響力。我國網民數量非常龐大,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廣電媒體需要進行深度融合,滿足人們對于信息的實際追求。廣電媒體不能直接依靠其他平臺進行淺層融合,否則會失去主導權。其需要借助自身的平臺把握經營重點,對內容等資源進行收集,提高廣電媒體的吸引力。
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助推廣電創新發展的途徑
創新平臺模式。對平臺模式進行創新,需要融合當代新媒體發展的特點,同時明確廣電媒體在發展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多個方面進行融合,提高媒體深度融合時效性。
一是技術融合。技術融合是廣電媒體深度融合的基石,在廣電領域催發一場革命的過程中,需要以技術的掌握作為基礎支撐占據先機。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廣電行業進行創新發展,就能夠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進行信息傳播,讓用戶有更加豐富的體驗。同時,部分規模較大的廣電機構還借助了AI、VR、AR等技術加強廣電創新的穩定性。廣電媒體負責人能夠利用新技術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在傳播新聞的過程中通過直播或者移動傳播的方式打破傳統壁壘。在開展技術融合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對技術的研發,廣電人要不斷探索利用新的技術,讓新技術引領媒體的融合發展,并且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升級。
二是組織融合。組織融合主要需要提高廣電媒體創新發展當中的組織性,明確其中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改善傳統媒體轉型推進。廣電機構需要重構內部組織,雖然原有的媒體屬性能夠讓受眾明確廣電機構的定位,但是還是需要在此基礎上適應新的市場競爭與運行機制。廣電機構需要按照用戶及內容服務項目的要求設置項目事業部,不同的部門要分管不同的領域,對內容進行打通,給受眾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在構建組織機構時,需要以網絡化特征的體現作為要點,并且讓工作人員協同合作,突破媒體融合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
三是內容融合。內容融合可以讓受眾在接受及傳播廣電新聞內容時有更多的選擇性,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媒體深度融合過程中,廣電機構可以借助新媒體利用不同的渠道對廣播電視新聞內容進行整合。受眾在接受相關的新聞內容時更加一目了然,提高新聞資訊產品功能的傳遞效用。在融合內容時,需要以廣電平臺作為基礎,加強資訊傳遞。廣電機構不僅需要設立監督投訴及直播板塊,還可以根據受眾的需求設立其他的板塊,促使各個板塊之間的內容相互融合,提供綜合服務平臺。
創新運營模式。運營模式創新是廣電發展當中不容忽視的要點,廣電機構在發展當中需要突破傳統的條塊分割體制格局,實現產業資源跨區域、跨行業的整合重組。在運營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市場化產業化運營模式,對區域主流媒體進行深度融合,這就需要打開市場,注重市場開發及培育,讓廣電機構能夠實現自我成長。機構可以利用移動客戶端作為引擎,對傳統的廣告創收模式進行改變,通過拓展經營渠道,加強主流媒體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廣電機構可以利用跨媒體跨平臺運行對電視報紙、通訊社新媒體平臺進行跨界,還可以結合短視頻平臺及直播平臺的合作發揮自身的優勢。
創新生態模式。生態模式的創新主要是可以讓廣播電視與商務、教育、醫療、旅游、農業及金融等行業合作創新。廣電網絡可以對各個行業的發展形勢及特點進行分析,以政用、民用及商用等作為需求導向,加深各個類別的應用。廣電機構可以建立生態鏈,建立智慧平臺。生態模式的創新還能夠通過廣播電視與物聯網等新興網絡業態的創新進行融合,開發新的產品,同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形成數據驅動機制給新聞內容的傳播提供數據支撐。廣電發展在各個地區都能夠打開格局,可以開展更多的產業布局,讓受眾接收更多的信息。
實施跨界合作。跨界合作在前文內容中已經有一定的概述,在對其進行主要分析的過程中,還是需要明確外部環境變化,讓廣電媒體在融合過程中加強實踐探索。廣電媒體可以對人工智能進行利用,將廣電新聞與數字經濟、數字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突破傳統的功能局限進而迅速占領市場。跨界合作可以通過新媒體發展下的APP形式等體現出來,廣播電視可以對不同的媒體產品進行利用,拓寬經營視野,進而形成意識形態管理平臺。還可以開發專項的群眾服務平臺,面向不同的群體推出綜合服務平臺滲透新媒體的特點。
建立調度中心。調度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對廣播電視新聞進行統一處理。在傳統的媒體形式當中,廣播與電視是作為獨立的模塊各司其職。在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就能夠建立調度中心對廣播電視新聞進行整合,實現綜合發展。廣電機構需要融合不同媒體平臺的優勢,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促使有關工作的開展更加符合互聯網時代的傳播需求,提高傳播效果。在建立調度中心時,可以對多個新聞平臺進行統一調度,使其在運行過程中更加統一、規范。廣電機構可以將所有的新聞部門整合起來融合為媒體新聞中心,還需要建立全媒體指揮中心,形成統一的格局。
結語
媒體深度融合在廣電發展當中可以產生較大的推動力,廣電機構需要明確區域主流媒體的創新發展需求。機構需要群眾的基本需求作為核心,打造面向用戶的服務體系,使其能夠開展互動并且獲得體驗,創新新聞傳播模式,打造新興平臺,提高綜合服務效用。(作者單位:洛陽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1.李 嵐:《區域廣電主流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模式創新》,《傳媒》,2019(12)。
2.張建棟,張耀東,韓 濤:《技術創新助力新聞融合傳播與突破——青島廣電媒體深度融合的探索和實踐》,《現代電視技術》,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