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麗 郭加書 孫金香 高靜
摘要:從農業時代走來,經過工業時代,到一步步走向人工智能時代,智慧校園的出現給輔導員工作增添了機遇與挑戰。未來的智慧校園什么樣?輔導員如何更好的開展工作?智慧校園對輔導員工作有何影響?本文主要針對智慧校園現狀進行分析,暢想輔導員在智慧校園下的工作,針對推進智慧校園研究和輔導員工作能力提升提出建議。
關鍵詞:智慧校園;輔導員;展望
一、智慧校園發展現狀及問題
數字校園是指在傳統校園基礎上實現資源、信息等數字化并能提供共享服務的數字空間,智慧校園則是教育信息化的更高級形態,是數字校園的發展和提升【1】。在智慧校園背景下,學校擁有智慧教學環境,便于實現智慧化感知、控制、管理、服務;便于信息分類、檢索、導航、共享、推送;便于數據挖掘,實現數據統計、在線分析處理、模式識別、數據檢索;便于信息智能監測、診斷、警告及修復;便于實現學生的在線學習、自主學習、互動學習等。
為滿足國家人才培養需求,許多國家已將智慧校園作為未來教育發展的重大戰略。2010年我國正式提出“智慧校園”概念,2019年2月提出要“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2】。在已過去的九年中,我國重視高校信息化條件建設,在市場、政府、企業作用下,校園建設越來越科技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起,目前部分高校與著名科研院所及企業合作共同研究開發智慧校園系統,進入智慧校園建設規劃立項期。然而,智慧校園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目前部分高校對智慧校園概念理解不準確、缺乏智慧校園建設經驗、管理與技術設計未充分考慮廣大師生感受等,導致高校智慧校園建設僅停留于表面,甚至增加了師生負擔。
二、智慧校園生活展望
以小A同學為例,暢想在智慧校園背景下的生活:
高考結束后的小A在報考學校或開學前,可提前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高新科技手段“身臨其境”的了解學校的環境、位置、校園文化設施等情況,提前了解學校不同季節的場景及實時場景【3】。
當小A入學報到時,可通過面部識別等手段進行身份確認及數據采集,系統將自動建立小A個人檔案,涵蓋其入校前、在校、畢業全過程信息,包含姓名、性別、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和學習履歷、榮譽獎勵、畢業去向等動態信息。一次識別完成信息匹配后,小A大學期間進出學生公寓樓、餐廳就餐等不再進行信息重復采集。
當小A選完課程后,可在智慧教學環境中學習。智慧教學環境功能主要包括:課堂互動、在線答疑、課程討論區交流、信息反饋等。課程由傳統的平面課堂轉換為三維課堂,適用于常規、遠程、實踐實訓教學活動及課堂教學管理決策分析。課堂管理趨于可視化發展,可通過刷臉點名形成遲到、曠課等名單,及時發送給輔導員及任課教師。小A上課只攜帶電子書包即可,后排學生可通過電子書包上課。課程支持在線學習、現場直播、互動反饋及備忘錄,備忘錄具備重大事項通知、課程安排等信息提醒及變更功能。通過學生課堂活躍情況挖掘學生相關數據信息,有助于輔導員、教師及家長對學生針對性指導,實現因材施教。
當小A需要消費時,可采用手機、指紋或刷臉支付,避免了水卡、校園卡等丟失補卡問題;公寓樓內設置自動取藥機,當小A生病時,可在公寓樓內購買非處方藥品,便于控制病情,處方藥可利用網絡提出申請,醫務人員審核后購買;圖書館系統更加智能化,小A可通過下載移動端APP更快捷的實現在線檢索、瀏覽及下載,借閱書籍時可實現書籍位置及路線導航。
與此同時,校園設施更加安全、穩定、智能、環保、人性化。
公寓建設及安全方面可通過刷臉進出公寓樓,可記錄宿舍周圍的環境及人員等信息,發現可疑人員可及時報警。安保系統升級,刷臉后可通過大數據對比了解校園出入者基本信息、病史、犯罪記錄等,當危險人物進入校園時報警提示,并將危險人員照片、犯罪記錄等基本信息發至學校保衛處。
講座時可進行3D教育,強化視覺、聽覺及觸覺體驗,便于案例教學、實驗教學及科研活動。如南京大屠殺愛國教育,可利用VR眼鏡等進行南京大屠殺相關博物館、紀念館參觀,參觀時可設置聲音、溫度等條件進行環境模擬,令學生身臨其境,提高教育效果。
生態校園建設方面,垃圾處理更加便捷,可變廢為寶。可利用機器人進行垃圾分類,當學生將回收物品送至回收站時可領取日常生活用品作為獎勵。
后勤服務更加智能化,如餐廳工作人員不必再重復繁瑣機械工作,人工智能機器人會按照程序指令做飯,最終將飯菜做好。校園內可安排掃地機器人清掃校園,并按時清理垃圾。綠化機器人將根據不同季節進行除草、施肥、澆水等綠化活動,大大減少能源消耗并節省人力、物力。
三、淺析智慧化校園對輔導員工作的影響
從農業時代到一步步走向人工智能時代,自動駕駛、語音機器人等科技產品為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但高科技產品也給現代人類帶來了危機感。人工智能幫助人類從繁瑣的重復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很多機械性、單一簡單的重復工作被淘汰。由于人工智能極端理性,沒有感情,不會創造、不會思考、沒有溫度和愛,但社會依需人與人接觸,在倍受重視的教育行業提供有溫度的服務。作為輔導員應該做到以人為本,圍繞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主動適應智慧校園背景下新形勢發展要求,做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
畢竟真實校園和虛擬現實校園帶給學生的體驗感受存在差異,其真實教育效果存在區別,因此真實校園永遠具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但不可否認的是,校內許多機械工作和職業將被淘汰,與此同時網絡大學將會崛起,出現一批新的崗位和職業。作為新時代輔導員的我們需要不斷調整方向,與時俱進。
隨著時代的發展,職業興衰成為一種必然。電報員、打字員的消失從長遠發展來看是好的,在面臨失業危機后他們最終也找到了新崗位。與此同時,程序員等新職業不斷涌現。傳統機械技術工作消失,新技術崗位涌現,作為大學教師的我們也不必驚慌與擔心。只要我們不忘初心,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就可以在智慧校園建設中開辟新天地。人工智能的發展會令教師從繁雜的機械工作中擺脫出來,將因材施教落實的更好。
四、輔導員未來工作展望
大學生面對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更成為學校及輔導員工作的重中之重,未來的思想理論價值教育會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智慧校園從中華精神、校園精神至專業精神等方面讓學生享受一場思想盛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由于學生在網絡中的表現和現實表現存在一定差距,有的人在實際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在網絡中可能是另一番場景。網絡滲透在每個大學生的生活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輔導員需要加強的地方。輔導員可以書寫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品,有針對性的推送給需要的同學,當發現網絡中的搗蛋分子時,可及時進行教育;可提高學生安全意識,組織學生進行安全知識在線學習、接受安全培訓等。
大數據的出現對于黨員及班級信息管理更加便捷,智慧團建和智慧黨建工作發揮更大作用,可形成更廣大的交友平臺、信息聯絡平臺、工作學習生活等服務平臺,令生活更加便捷,便于輔導員及時了解學生情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各類精品課程可以根據大數據中提取的學生興趣予以推送,便于考勤及時監督學生上課等情況,輔導員可根據系統生成的學生名單做工作,便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體化發展。當有危險人物進入校園時系統會進行報警提示,并將危險人員名單、照片、心理健康情況、犯罪記錄等信息發至學校保衛處。保衛處根據事態發展程度及時告知輔導員。當發生緊急事件時,輔導員對于現場情況的了解及掌控更加直觀,便于對現場及時做出正確判斷和處理。
學生日常事務管理方面,許多學生相關問題可通過網絡辦公系統完成,辦公更加便捷智能化;學生請假時可直接在網絡上申請審批;當需要統計信息時,可全部利用大數據生成系統數據,該數據可進行交換共享,在5G網絡背景下信息傳播速度更快捷,輔導員更便捷了解學生及學校等信息;當學生出現問題時,輔導員可直接與家長進行可視化溝通,替代傳統的電話溝通,家長可便捷了解學生活動軌跡,便于家校互動信息數據的保存記錄;可利用人工智能對學生進行判斷、分類、預測,提高資助還款信用度,實現資助結果的最優化。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方面,可利用大數據定位學生的軌跡動態,分析其行為傾向,基于大數據進行挖掘,便于教育學生、管理學生、服務學生,便于學生預約咨詢;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方面,學校可提供從入學到就業的一體化服務,學生在選擇就業單位時,可在企業宣講時三維了解工作環境情況,便于校企合作及學生就業。
對外交流與合作方面,學生不再局限于校內學生、國內學生,全球的學生都可以進行交流學習;與校外學生、教師等人的交流溝通更加便捷。同時,在理論與實踐研究方面,輔導員的培訓,網絡培訓學習等提升自我的途徑和手段也更加人性化。總之,智慧校園給輔導員們提供了一個成長平臺!
參考文獻:
[1]王海明,孫志文,薛文輝,冷蒙,趙建平.對高校智慧校園基礎設施資源整合的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21):64-68.
[2]陳燕兵.大數據時代智慧校園的建設[J].中國公共安全,2017(09):166-168.
[3]董健.基于Unity平臺的漫游交互系統的設計[J].軟件工程師,2014,17(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