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梅
摘要:伴隨著社會發展,企業金融的發展水平不斷地提高。企業金融既會促進企業發展,又會阻礙企業發展。所以,要全面地看待企業金融所產生的影響,并且充分地發揮企業金融的優勢,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企業金融經濟效益,研究了企業金融的發展現狀闡述了企業金融面臨的風險,提出了企業金融風險防范策略。
關鍵詞:經濟效益;企業金融;風險;控制策略
引言:
企業金融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對整個社會產生了深刻地影響。企業金融存在著一定的發展風險。若是不能夠正視企業金融以及不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將會影響企業穩定發展。基于此,要重視企業金融,并且構建完善的企業金融風險應對方案,以此指導實際工作。
一、企業金融經濟效益分析
(一)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協同效應
企業金融是由企業與金融所構成的。企業金融具有輻射帶動作用,進而提升企業經濟發展水平。若是企業金融能夠與金融機構合作,就可以更為有效的發展自我,壯大自身發展規模,增強自身發展競爭力,提高風險應對能力。與此同時,企業金融有利于促進銀行發展。在企業金融結合后,金融部門可與其他業務部門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共享信息,協調管理運作事務,提高資金利用率,保證管理水平。在這種情況之下,將會降低發展風險。總而言之,企業金融可以實現協同效應,確保多方快速發展,有助于開創互利雙贏的局面。
(二)利于提升業績,完善市場結構
金融機構與實體資本結合可以為機構內部注入資金,保證運行發展質量,激發企業發展活力。這樣企業的業績水平將會提高。另外,多元化的投資行為可促使機構完善法人治理,產權結構,進而推動金融機構快速發展。在企業金融繁榮發展的背景之下,行業內的準入限制的開放性愈強。與此同時,我國不斷地完善金融市場結構,進而提供優質的金融環境,從而促進金融業可持續發展。
(三)利于提高金融機構對金融風險的防范能力
金融企業屬于資本積累的模式。在其獲得資金支持下,其生產運作活動進行的將會更為順利,進而從中取得良好的收益。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抵御金融發展的風險的能力將會提升。這樣企業在行業的競爭力可以進一步增強。由此可見,企業金融具有提高金融機構對金融風險的防范能力的作用。
(四)利于建立完善的金融體系
在企業金融的發展模式下,企業也會完善發展自我。具體的方法如下,一是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水平影響著一個企業的穩定發展。所以,很多企業重視優化財務工作。由于企業金融面臨著更大的發展風險,其有必要合理地把控財務工作。其中,費用管理、營業外收支管理、收入管理、資金管理、資產管理、成本管理等是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財務工作。而企業需要構建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以此規范化管理財務工作。二是設置財務管理職能部門。為保證財務管理的專業性,要設置財務管理職能部門。與此同時,要明確管理責任,落實管理任務,保證財務管理效率。與此同時,管理人員還要總結管理經驗,確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三是配備專業財務管理人員。金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人員需要具備與工作要求相一致的素養。否則,容易影響管理效果。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相對熟悉財務知識,掌握財務技巧,具有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他們需要具有相應的資格證。則這樣能夠企業規范化經營。企業可以通過加大招聘力度的方法引進優質的人才,進而組建高水平的工作隊伍。
二、企業金融的發展現狀
為獲較高的收益,部分實體型企業由之前經營具體的業務專向了發展金融業。由于實體型企業存在過度金融化的問題,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平衡發展。比如,存在實業和金融的失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的失衡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之下,社會經濟發展的質量備受影響,并且社會的“脫實向虛”的傾向愈加明顯。“脫實向虛”的傾向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大量資金滯留金融體系內“空轉。也就是說,資金進行自我循環,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而這種經濟的泡沫性較強,不能夠有效地促進社會發展。二是實業處境艱難。在金融業發展的情況之下,由于實業經濟支撐不足,實業的發展速度備受影響。而實體型企業為在資本逐利的本性驅使下發展了金融業。總而言之,過度發展金融業,使得實業處境更加艱難,進而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要把企業金融的平衡度,促進社會經濟相對均衡發展。
三、企業金融面臨的風險
(一)金融企業面對較高的財務風險
企業金融將金融產業和實體企業相結合,符合市場經濟運行發展規律,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企業金融具有良好的帶動作用,可以促進社會發展。當前,企業金融體系不斷完善。在這種情況之下,企業以及金融業有必要緊緊地抓住發展機遇有效發展自我。為提高發展水平,企業以及金融業要根據實際發展情況確定發展路線。金融業幫助企業提高資金運作水平,保證各項業務健康發展。同樣金融的特性影響著企業的負債水平。如果企業都不能夠利用資金發展自我,就容易承擔巨大的還款壓力,嚴重時會導致自身破產。所以說,金融企業會對企業的財務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二)金融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
由于金融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涉及到了金融行業, 其的發展特性將會受到影響。即金融企業具有高負債率。正是如此,企業的各個運轉環節將會出現發展風險。由于該金融風險具有可預測性和可控制性,其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解決風險,保證自身穩定發展。金融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的原因可以從以下角度分析。一方面,員工的工作水平不高。員工的工作水平影響企業健康發展。在員工素質不高的情況之下,工作的配合默契度將會降低,進而影響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另一方面,金融企業的運作能力不高。也就是說,在金融企業實力不高時,其不能夠有效地處理事務,進而降低了自身發展水平,增加了自身所面臨的發展風險。
(三)金融市場環境有待完善
從目前現狀來看,我國的市場經濟還處在發展階段,存在著一定的發展問題,進而影響著金融市場發展。當前,金融市場處于變革和完善發展事務狀態。由于z制度建設水平不高,金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得不到支持。另外,整體的監管水平不高,容易影響競爭發展的公平性,進而陷入混亂的發展狀態。
四、企業金融風險防范策略
(一)建立健全市場融資體系,完善金融市場準入機制
在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地提升的背景之下,金融市場有必要不斷地發展完善,以此促進企業發展。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尚且存在發展缺陷,進而制約了社會發展。存在的發展缺陷包括,關于金融市場的制度建設不健全,不利于指導具體的工作;缺失監管制度等。基于此,我國需要建立健全市場融資體系,完善制度建設標準,保證市場有序發展。如果不能夠從源頭上保證金融市場發展水平,那么后續金融事業的發展將會受到影響。所以,規范金融市場的準入規則和條件具有必要性。由于金融企業既面臨著發展機遇,又面臨著發展挑戰,企業需要慎重選擇這種發展模式。在企業具備資金實力強、運作能力高等足以應對金融發展的條件下,其可以從金融企業這種發展模式下獲取良好的經濟收益。
(二)建立健全企業金融機構內部監督體系
除了提升外部保護和監督水平之外,也需要建立健全企業金融機構內部監督體系,強化內部監管效果。也就是說,金融企業要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構建完善的監督機制。比如,根據自身的運作水平、運作業務、員工工作水平等情況,確定監督機制。在企業金融機構內部監督體系完善的情況之下,可以大大降低運行出錯幾率。為提升監督水平,要建立執行董事和獨立董事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以此有約束他們的行為,保證權利制衡。除此之外,要建立股東表決機制,保障每個股東的權利,充分地發揮他們的價值。在構建股東表決機制之下,金融決策將會更加科學性。
(三)政府建立完整的金融機構監管體系
政府承擔著促進社會金融發展的責任,其有必要制定相關制度,規范市場發展,并且要著力地營造良好的創新發展環境,激發社會發展活力。與此同時,政府有必要分擔市場風險,改變市場主體的風險收益對比關系,升級發展金融機構發展模式。比如,政府可以在“兩體系、三結合、一減免”等方面,促進金融發展。另外,政府要建立完整的金融機構監管體系,保證市場運作活動有序運行。總而言之,政府需要需要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價值,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發展階段,金融業與實體企業進行了有機結合形成了金融企業。這種發展模式更為靈活。但是也會面臨發展風險。所以,要制定相應的方案,盡可能地規避發展風險。比如,建立健全市場融資體系,完善金融市場準入機制、建立健全企業金融機構內部監督體、政府建立完整的金融機構監管體系等。除此之外,還要開拓全新的金融風險防范思路,保證抵御金融風險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厲運香.企業金融經濟效益發展風險及其管理策略[J].納稅,2019,13(30):215.
[2]楊洋.企業金融經濟效益分析及其風險防范策略[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10):165-166.
[3]高望宇.企業金融經濟效益分析及其風險防范措施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9(05):136-137.
[4]薛瓊.試論企業金融經濟效益分析及其風險防范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9(05):138-139.
[5]時小慧.企業金融經濟效益分析及其風險防范策略[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