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桃 王 莉 傅麗娟 高小榮 梁 杰 徐途瓊 李鵬龍 景 晨
1.陜西兒童與健康雜志社;2.西北工業大學幼兒園;3.交大陽光幼兒園;4.陜西省楊凌高新幼兒園;5.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華陽幼兒園
根據國家疫情防控指揮部最新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WHO命名為COVID-19)重癥和死亡高危人群為年齡60歲以上并伴有基礎性疾病者;18歲及以下人群的罹患率相對較低,極少數發展為重癥(2.5%)或危重癥(0.2%),兒童病例很少且病情較輕[1]。這一數據僅僅說明的是兒童在居家隔離狀態下的現狀,而幼兒園一旦開園便成為兒童聚集的場所,如何在防控環節上把工作做實做細,是幼兒園能不能開園、開園以后能不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重要前提。
鑒于此,我們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28號〕》文件精神,結合幼兒園的基本情況,提出了幼兒園科學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方案,供各級各類幼兒園參考借鑒。
1.成立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成立以園長為幼兒園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應包括:教學副園長、后勤副園長、保教主任、辦公室主任、保健醫生、班主任、廚房管理員、保安等人員(見圖1)。

圖1.幼兒園疫情防控管理分工圖
2.建立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臺賬
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臺賬是反映幼兒園疫情防控管理整體情況、用于監控管理和記錄存檔的資料。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個非常時期,建立各種臺賬不僅能起到信息全覆蓋的效應,還能達到自我監管、強化防控管理的目的。
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臺賬包括以下內容:
⑴各主要人員崗位職責:為提高幼兒園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根據“因疫設崗,職責相稱;權責一致,責任分明;任務清楚,要求明確;責任到人,考核到位”的原則,各主要人員的工作要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合理的崗位任務?,F結合幼兒園實際制定主要人員的崗位職責(詳見附件1.疫情防控期間幼兒園各主要人員崗位職責)。
⑵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傳染病防治法》中相關條款規定,單位和/或個人發現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癥狀者時應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2]。在幼兒園中若發現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癥狀者可按照圖2所示流程開展工作。
⑶幼兒園疫情防控記錄報告表:建立幼兒園疫情防控記錄報告體系是掌握全園疫情防控情況的重要信息來源,包括:“教職工健康情況報告表”“幼兒及家庭成員健康情況報告表”“班級健康情況匯總表”“年級健康情況匯總表”“幼兒園健康情況匯總表”。對上述資料每日進行匯總統計,從中發現問題,對因病請假的教職工和幼兒進行隨訪跟蹤,盡早盡快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癥狀者,以便采取相應處置措施(詳見附件2.幼兒園每日健康情況報告表)。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利用問卷星、問卷網等調查平臺進行教職工、幼兒及家庭成員網上信息填報,以便減少人工統計的工作量,提高速度和準確率。
⑷疫情防控應急響應預案:當幼兒園發現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癥狀者時,在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的同時,應按照設立的疫情防控應急響應預案,科學有效地應對疫情、嚴防控制疫情擴散、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幼兒園正?;顒拥呢撁嬗绊懀ㄔ斠姼郊?.幼兒園疫情防控應急響應預案)。
1.教職工及幼兒健康情況摸底

圖2.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圖
對全園教職員工和幼兒進行全覆蓋排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精準掌握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工、幼兒的分布情況;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工、幼兒在園內各年齡段、班級的分布情況;精準掌握每一名確診及疑似病例教職工、幼兒的康復情況;精準掌握每位教職工、幼兒返校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對有疫情高發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職員工、幼兒及家長,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后須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應該注意的是:調查表應100%回收,各項信息需填寫完整,若有錯漏必須追蹤原因,以便從中發現隱患、查明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2.根據摸排情況進行分類安排
將健康情況調查結果統計匯總后進行分類:“零”報告的教職工、幼兒符合返園條件;有接觸史、確診史的教職工、幼兒應居家隔離14天,持健康證明方可入園;所有外出的教職員工和幼兒,返回居住地后應居家隔離14天,持健康證明方可入園。
非常時期,幼兒園可以通過企業微信、釘釘、QQ等音頻、視頻會議的方式,在開園前進行疫情防控制度和知識技能的培訓。
1.幼兒園疫情防控制度培訓
通過培訓,讓全園教職工了解疫情防控期間的各項制度,熟知疫情防控工作流程,明確各人的崗位職責,掌握教職工、幼兒和家庭成員每日健康情況記錄表的填寫及上報要求等。
2.幼兒園不同崗位疫情防控重點培訓
通過對行政人員、教師、保育員、保健醫生、安保人員、廚師、保潔員等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進行疫情防護工作培訓,明確個人的防控要領,保證幼兒園在疫情期間各項工作的相互配合和順利開展。
3.個人防護知識培訓
請專業人員對全園教職工進行如何正確洗手、配戴口罩、測量體溫、消毒通風的方法[3]、出行及上下班應注意事項等方面的知識培訓。(詳見附件4.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培訓內容)
4.幼兒家長告知書
在開園前,幼兒園應向全體幼兒家長發送“幼兒家長告知書”,內容包括:通報疫情防控時期幼兒園的總體安排,特別是涉及需要家長參與和支持的事項,如,每日填報“幼兒及家庭成員健康情況報告表”、開學的具體安排、錯峰接送孩子入園離園、應急響應方案等均應概要說明,以便取得家長的主動配合(詳見附件5.幼兒家長告知書)。
持續、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對幼兒園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等重點區域進行清潔、表面預防性消毒處理和通風換氣,同時注意遵循“五加強”“七不宜”原則,勿過度消毒。
1.戶外環境清潔消毒
對門廊、走道、樓梯、操場、戶外大型游樂器具、種植園周邊等進行清掃、噴灑消毒液。
2.室內環境清潔消毒
對活動室、睡眠室、圖書室、盥洗室、辦公室、食堂、洗手間等進行清掃,然后根據不同的部位進行相應的消毒處理。
物體表面:經常接觸的桌椅、床圍欄、門把手、水龍頭、杯架等物體表面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鐘后用清水將殘留消毒劑去除;地面、墻面保持清潔;床上用品應專人專用,被褥清洗曝曬后使用;圖書:采用暴曬6小時(完全暴露、不得互相疊夾);玩具:清洗干凈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不適合浸泡消毒的玩具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鐘后用清水擦干凈,或采用暴曬6小時消毒;空調機:啟用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飲水設備:用75%(v/v)酒精對每個出水口進行消毒,等等。[4][5][6]
在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安排下,后勤部門應采購充足的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護目鏡、隔離服、酒精、消毒液、體溫計、嘔吐包等;配齊配足食堂、公共衛生間等區域的水龍頭數量,保證滿足使用需求;在公共衛生間配備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張貼洗手圖示,幫助幼兒學會正確的“七步洗手法”。
在園區挑選位置相對獨立、與中央空調無聯通的房間,以備出現疑似癥狀者等情況實施隔離時使用。
每日統計匯總全園教職工及幼兒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并根據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門報告具體情況;教職工在崗期間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班級幼兒健康狀況監測,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做好自我管理和班級幼兒管理。
疫情防控階段,幼兒園應采取封閉式管理。嚴格執行家長接送兒童不進園制度,保證幼兒安全有秩序地入園離園——按照“幼兒入園離園分段錯峰接送安排”(參見附件5.幼兒家長告知書),幼兒園大門口應劃分出家長接送等候區、設立導引牌;早上家長按錯時方案把幼兒送至幼兒園門口;放學時,由班級老師按分配時間段把孩子送到大門口,家長有序接到孩子后迅速離開。這樣,既減少了人員的聚集又保證了家園雙方的無縫銜接。
1.所有行政人員、安保人員、保健醫生、值班教師提前5分鐘準時到崗,定點站位,佩戴好口罩、護目鏡、手套、隔離衣等防護用品。
2.早上家長把幼兒送至幼兒園門口,保安檢查幼兒是否攜帶“幼兒及家庭健康情況調查表”;保健醫生檢查體溫、健康狀況——重點關注發熱(體溫高于37.3℃)伴上呼吸道癥狀的現象、有可疑接觸史或旅行史的幼兒——無異常的幼兒放行入園,由本班老師接回班級;有異常癥狀的幼兒不得入園,由幼兒園協助家長做進一步處置。
3.幼兒園值班人員在各個轉角、樓梯口值守,引導幼兒安全到達各自的班級。
加強對園區內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公共區域設施的日常消毒和通風。
1.戶外環境清潔消毒
對園區門廊、走道、樓梯、操場、戶外大型游樂器具、種植園周邊等進行清掃和日常消毒,可噴灑250~500mg/L消毒液。
2.室內環境及物品清潔消毒
針對物體表面、毛巾、圖書玩具、空調機、飲水設備、餐(飲)具、衛生潔具等按規定進行清洗消毒(詳見附件6.常用消毒劑的種類和使用方法)。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每日開窗通風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有條件可全天通風。
不宜開窗通風或無法形成對流風的房間,應安裝機械通風設備或紫外線殺菌燈進行空氣消毒。紫外線消毒應在室內無人、房屋密閉條件下進行,每日1次,每次30~60分鐘。
采用全新風方式運行則應關閉空調加濕功能,確保進風口清潔、出風口通暢。
4.垃圾分類管理及消毒
在垃圾分類(廢棄口罩等防護用品按垃圾分類處理)的基礎上及時收集清運,使用濃度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作用時間不少于30分鐘;使用濃度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對垃圾桶周圍2米以內的地面進行噴灑,每日2次。
建立預警、救治快速反應機制,按照“四早”要求(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救治)及時準確處置,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預設發現本園幼兒有新冠肺炎疑似癥狀(如發熱、乏力、干咳等),按照“幼兒園疫情防控應急響應預案”的流程和分工,啟動應急預案——重點演練響應速度、部門履職情況、各部門配合情況(參見附件3.幼兒園疫情防控應急響應預案),針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完善應急處置方法。
疫情防控時期,在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統一認識,及時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利用幼兒園網站、微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等渠道宣傳疾病的傳播方式、有效的預防方法,以消除教職工、家長、幼兒的恐懼心理,穩定教職工情緒,保證正常生活工作秩序;開展針對疫情防控的衛生習慣養成教育,如,幼兒手衛生——會洗手、勤洗手的時機和方法;指導家長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帶兒童去人員密集和空間密閉場所,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等。
幼兒園應通過各種方式(網站、微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等)開展家園溝通,及時了解幼兒及其家庭健康情況,指導并幫助家長做好居家防護及育兒工作。
1.班主任與班級教師進行分工協作,每天與每個幼兒家庭至少聯系一次,并做好記錄,保證此項工作有序、持續開展。
2.向家長宣傳疫情防控安全須知,指導家長做好幼兒及家庭成員的個人防護工作,提高幼兒及家長自覺防控的意識和能力。
3.組織指導家長完成疫情日報工作。
4.關心奮戰在一線人員(醫務工作者、警察、社區工作人員等)的子女,增加與幼兒溝通的頻次。
5.關注重點人群和居家隔離家庭的幼兒。
6.關注幼兒及家長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疏導及調適工作。
7.開展線上家訪工作時,教師應注意儀容整潔、態度親和、言簡意賅,掌握互動的節奏,對幼兒情況及家長的問題給予認真反饋。
8.幼兒園通過問卷的方式,做好教師在疫情期間與家長溝通的督查工作,確保問題的改進,形成合力,促進幼兒的健康和諧發展。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幼兒園工作、學習的節奏,面對疫情,只有采取積極的態度、科學的應對措施、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才能保證“把全體教職員工和幼兒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理念貫徹始終,才能保證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附件1.疫情防控期間幼兒園各主要人員崗位職責
附件2.幼兒園每日健康情況報告表
附件3.幼兒園疫情防控應急響應預案
附件4.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培訓內容
附件5.幼兒家長告知書(含“幼兒入園離園分段錯峰接送安排”)
附件6.常用消毒劑的種類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