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城北路街道中心幼兒園 梅 群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中心幼兒園 馬 瑩
幼兒園教育更多偏重于啟蒙性教育。利用游戲開展教學,在游戲中提升幼兒自身能力,積極學習知識并培養其各方面能力,在這整個過程中“引導”二字至關重要。
由于幼兒年齡小、心理發育不成熟且處在成型階段,加之幼兒園“游戲是幼兒基本活動”這一原則,教學過程中加入游戲是非常有必要的。運用合理正確的方式組織游戲,可以更好地開發孩子的綜合能力,鍛煉幼兒戰勝自身困難、培養與他人合作的團隊能力,還可以培養幼兒與老師之間的情感。
幼兒園每節課堂所授知識都可以通過游戲教學進行展示,但在游戲展示前,授課老師的準備非常重要。無論是幼兒自發性游戲還是教學性游戲,每個游戲環節所需的硬件設施包括各類物品都要準備齊全。對某區13所幼兒園課堂游戲教學調查發現,因硬件設施、游戲物品準備不足而導致教學效果欠佳在所有原因中占據了75%,由此可見幼兒園游戲教學硬件支撐之重要性,解決硬件的不足迫在眉睫。
幼兒年齡小、自控力差,在進行游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混亂和不受約束等問題,這就對老師的組織、引導能力提出了要求。例如在學習“禮貌”一詞時,老師圍繞這一詞語特地設定一個游戲場景:小明去小花家中做客,小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家,小明敲門進入后與小花家人逐一打招呼,這就要求有幾位幼兒扮演小花的家人并逐一回應小明的問好,結果輪到最后一位小花“家人”時,由于性格使然,這位幼兒一直默不作聲,不做任何回應,也不配合其他幼兒,致使這個環節草草結束,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這就要求老師在不同境況下針對各種突發情況進行正確引導,這樣才能保證游戲活動的效果。
通過對某區幼兒園游戲活動調查發現,近半數幼兒園課堂游戲教學更多是單純為了完成游戲而進行。在整個游戲教學過程中,所要傳授的知識、幼兒所要完成的核心目標,教師都沒有進行任何的點撥,只是機械地引導幼兒走完每一個游戲的流程步驟。這個現象說明老師對游戲活動的認識不足,沒能掌握游戲活動的真諦。
農村幼兒園游戲活動是建立在“游戲是基本活動”這一理念基礎上的,以“快樂喜羊羊”游戲為例,我們可以從中領悟到幼兒游戲教學的實際措施。
老師:今天天氣真晴朗,“媽媽”帶你們出去郊游。
音樂聲中,“媽媽”帶著喜羊羊們沿著圓圈做“矮人走,高人跑”的游戲。
1.嘗試繞障礙物走
老師:瞧,我們來到了“小樹林”,讓我們找到小樹的位置,一起玩游戲。
任務:每排最后一個幼兒繞著其他喜羊羊們自由穿插走,注意不要碰撞,隨意找到一個喜羊羊交換位置。
難點:幼兒繞障礙物走時身體要微微前傾并側身繞過。


幼兒自主游戲后,教師提問:你覺得怎樣繞才能走得又快又好,又不會碰撞?幼兒充分發言,教師及時肯定表達正確的幼兒,并請個別幼兒進行演示,教師進一步指導并進行正確地示范。
2.變式訓練
老師:孩子們,“媽媽”發現了一片綠茵茵的草地,我們一起去看看吧。不過這次我們要比賽,看哪一組先到目的地。
任務:幼兒背對著前進的方向,站成四列縱隊,第一個轉身從后面依次往前繞著走,走到最前面向前站立。依次進行,最后比一比哪隊先走完(蛇形方式前進)。
重點: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與集體合作精神。
游戲前預設可能發生的狀況,孩子們一起討論游戲規則:必須在前面一個幼兒繞過時才能開始轉身,移動時注意同伴間的間距。游戲后教師簡單總結,鞏固繞障礙物走的正確方法。
3.學習繞障礙物跑
老師:多么美麗的大草原啊!我們來圍坐成圓圈(幼兒圍成大圓圈坐下)。“媽媽”想起了“丟手帕”這個有趣的游戲,不過今天我們要改變游戲方法,我們來玩玩吧。
任務:集體拍手演唱喜羊羊的歌,一名幼兒圍著圓圈繞著走,歌曲唱完,輕拍一同伴的肩,兩人圍著圓圈繞著跑……循環游戲。
重點:幼兒繞障礙物跑時,身體要微微前傾,側身繞過時要放慢速度,避免沖撞。
幼兒在游戲或觀察后,教師引導大家討論:為什么會有人跌倒?怎樣才能跑得順利?通過對比評價進行指導。
4.鞏固繞障礙物跑
配班教師布置場景,第一、第三縱隊的小樹圖片覆蓋成兩條“小河”,對岸展示灰太狼的頭像,提供沙包。
老師:寶寶們聽,誰的聲音?呀,是河對岸的灰太狼又來欺負我們了,羊寶寶們,我們趟過河去,一起對付灰太狼。
任務:幼兒排成兩列縱隊,前排一幼兒拿起小沙袋趟過“小河”跑到對面,向灰太狼的頭像砸去,然后繞著小樹返回,與第二名幼兒擊掌后排到隊尾,第二名幼兒游戲,依次輪流。
老師:寶寶們真勇敢,打暈了灰太狼,我們一起來慶祝吧。
播放輕松快樂的音樂,一起做放松動作。
1.提升學習興趣為目的,游戲是輔助
幼兒的年齡、心理以及身心發展各方面發展尚不成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這就要求老師為達到學習效果合理設置游戲,把教學內容與游戲進行有機融合,讓幼兒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學到知識。
在整個“游教結合”過程中師幼之間的情感、信任度都會得到明顯提升。與此同時,教師在整個游戲過程中還可以通過一些游戲細節讓幼兒養成遵守紀律、學會配合他人的團隊習慣。例如老師可提前制定好口令:你拍一,我拍一,大家一起坐整齊;你拍七,我拍七,大家一起把嘴閉。
2.增強學習興趣為目的,增加游戲類型
農村幼兒園圍繞“活潑、輕松”的主題將教學內容設置為游戲,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而老師要多研究游戲類型以及游戲過程中的技巧,提升幼兒游戲興趣,盡可能在游戲過程中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游戲中學到知識。
游戲過程中老師需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來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從而對其學習興趣進行正確的培養。例如在學習“買與賣”這個知識點時,老師可以特意設置場景,讓一個孩子扮演超市老板,其他孩子扮演顧客。在整個游戲過程中老師要做好全局觀察與掌控,及時做出表揚和引導。針對個別內向的幼兒老師要及時進行鼓勵,讓孩子有收獲感,提升幼兒個人能力以及團隊配合能力,促進幼兒自信心發展。
實行游戲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發揮孩子的主體性,促進幼兒思維能力及個性特長的發展。游戲化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們沒有學習壓力和思想負擔,輕松愉快地學到生活中的各種知識。
3.注重參與
游戲活動不是教師單一控制的,而必須是幼兒參與進來才算是完整的課堂。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孩子參與其中,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們學習知識,更好地感受生活。老師在整個游戲活動中要設計好具體的時間機會,使得每一次活動變得有趣,真正讓孩子體會到游樂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買賣”一詞時,教師讓扮演超市老板和顧客的孩子不僅僅局限于哪幾個臺詞,而是根據環境需要進行自我設置,同時不再單純的“一對一”,圍繞主題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設置更多的人物對話和環境情節,給予每個孩子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從中體驗到成功和收獲,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和對學習知識的興趣。
4.注重語言藝術應用
幼兒園的孩子處在初期發展階段,興趣愛好和自信心各方面的發展都受到外界的影響,老師在游戲活動中無論是自發性游戲還是教學性游戲都要最大限度地運用語言藝術,用正確的語言方法給予孩子引導。游戲活動中當孩子出現了失誤,老師一定要避免一味地指責和批評,而是幫孩子分析出錯誤之處,讓其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原因。同樣老師也不能一味地表揚,而是要讓幼兒明白為什么獲得表揚。在一日活動中,老師要盡可能多地用鼓勵和平和的語言與孩子交流,創造良好的接受知識的環境氛圍。
農村幼兒園游戲活動應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求設置各種游戲類型,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幼兒園活動的游戲化,其本質就是將游戲的精神滲透于幼兒園的各類課程中,促使課程更加生動和具體,通過挖掘游戲本身所蘊含的教育因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游戲中掌握知識、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