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福臺幼兒園 寇彩蓮
在星期三的區域活動過程中,我發現玲玲小朋友習慣于使用命令的語氣來講話,類似于:紅紅給我拿橡皮、麗麗給我拿鉛筆等,對其他的小朋友沒有足夠的尊重,認為其他小朋友做這些事情都是應該的,這讓我非常生氣。
我開始反思自己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導致玲玲小朋友會使用這種命令的語氣和其他的小朋友進行交談,沒有給其他小朋友足夠的尊重。
但通過觀察,我發現不僅玲玲小朋友,還有很多的小朋友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也經常使用命令的語氣來進行交談,這是什么原因呢?
通過反思和觀察,我總結了三點原因:
第一,小班幼兒本身都處于3~4歲的年齡段,在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開始覺醒,所以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當中,更多會展現出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幼兒會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且不會替其他的幼兒進行考慮,所以會使用命令的語氣進行交流溝通。
第二,由于大部分幼兒是獨生子女,父母過度地溺愛導致幼兒認為自己非常重要,所有的人都要圍著自己轉。在家里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由于都是自己家人,不會有那么多的隔閡,所以幼兒說話的時候比較放松,使得其認為使用命令的語氣進行溝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第三,我們在對幼兒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注重對幼兒傳達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觀念,再加上幼兒在這個階段容易不受理智的控制,所以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就會使用命令的語氣來進行溝通。
針對這些問題,我在幼兒的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制定了一些具體的策略。首先我會給幼兒創造一個平等、禮貌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環境的影響下能夠互相尊重和幫助;其次我將一些尊重他人的道理通過活動傳遞給幼兒,讓幼兒明白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通過我的教導以及幼兒的努力,孩子們都明白了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是不能夠用命令的語氣來交流和溝通的,從而變得更加有禮貌了,玲玲小朋友還主動對紅紅和麗麗道歉,這讓我非常開心。
在星期四的晨間談話過程中,我問了小朋友們一個問題:“你們喜歡老師嗎?”小朋友們都說喜歡,連平時不愛說話、比較靦腆的幼兒也很積極地說喜歡老師,這使得我非常高興和激動,于是我又問:“你們為什么喜歡老師呢?”這下小朋友們就說什么的都有了,有的說是因為老師長得好看,有的說是因為老師懂得知識多,但是更多的小朋友們說的是因為老師也喜歡我們,所以我們喜歡老師。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小朋友們更多記住的是老師對他的關愛,所以我思考在以后對小朋友們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是不是也應當轉變自己的教育方法——用愛來教育幼兒,而不是嚴厲的批評。當幼兒感受到我對他們的關愛,就會更好地配合我的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當中,我一定要注重將自己對幼兒的關愛更多展現出來,讓幼兒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當幼兒犯錯誤的時候,不要直接對其進行批評,而是保持一定的耐心,和幼兒講道理,讓幼兒感受到我對他的關愛,這樣幼兒為了不讓老師失望,就會努力進行改正。

教育感言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在愛孩子的同時要講究藝術、手段及方式。所謂教育,包含教和育。教育即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教者,育人。教師的責任,是教育、關心、愛護學生,沒有愛談不上關心愛護,也談不到教育。愛關系到責任心,關系到對幼兒的教育、培養,如果對幼兒沒有愛心,就談不到教育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