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光
2019年11月4日,未來青少年文學文化公益計劃在北京召開了發布會,曹文軒、李敬澤、陳曉明、穆濤、朱旭東等文學教育界名家濟濟一堂,見證了一個全新的面向青少年的綜合性文學文化活動的誕生。
未來青少年文學文化公益計劃的使命是“跨界協同 培育文化新人”,文學夢想家計劃則是在這個使命感召下邁出的第一步,以青少年的創意寫作能力為基礎,然后輔之以趣味閱讀、聽力、朗讀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從奠定青少年綜合文學素養的“聽說讀寫”核心能力入手。如曹文軒先生所言,文學的根本意義在于為人類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礎。
公益計劃啟動之后,迅速開展了未來青少年文學夢想家素質養成計劃。這個計劃以創意寫作為主,配合著“聽、說、讀”的活動,主要展示青少年的綜合性的文學素養。
文學夢想家活動不是傳統的闖關淘汰制,而是一個積分養成的選拔制,最終根據作品質量和個人積分數量,綜合評定進入線下總決選的資格。評選出的優秀作品,也將在《美文》刊發。
活動發布以來,反響非常熱烈,短短一個多月就收到了幾萬份青少年習作,面對這么多高質量的作品,我們有種收獲滿滿的的喜悅,同時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不能辜負每一個孩子的祈盼,讓每一個稚嫩的文學夢想在這里插上翅膀。如果能夠發掘出幾個文學的新苗,那就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了。
具體到作品評選,我的伙伴、未來青少年文學文化公益計劃發起人陳思有著深入的思考:“本次未來青少年文學夢想家素質養成計劃第一輪寫作活動從創新、立意、結構、內容和語言五個維度考察學生的創意寫作能力,選拔命意符合題意、不落窠臼、結構精巧、內容充實和語言新鮮優美的作品。本次活動從命題上強調創新性、文學性、當下性,各年級既有現實寫作(如《我最喜歡的聲音》《我家的XX色》《盲》),又有想象類(以一組詞語為題)、古典文化類(《穿越古詩詞》)、科幻類(《假如我進入( )的世界》《這天我發現爸爸是超級英雄》《我的外星寵物》《外星二手市場淘貨奇遇》)和詩歌類寫作(《西風頌》《月夜》《飛鳥集》相關,或給自己玩具寫詩),命題范圍廣泛公平,最大程度保證各有特長的學生都能一展所長、脫穎而出。
既然是能力展示活動,就要有個評比。最終,評委會在小學一年級到初三各個組別中評定出了20名特等獎選手,他們的作品或天真洋溢、頑皮可喜;或獨辟蹊徑、別有洞天;或思慮深遠、鋒芒初露,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腔,也避免了文藝腔,既不簡單空洞喊口號,又不賣弄學問或者苦難。盡管任何征文或競賽都帶有偶然性和偏向性,但我們仍然相信,這樣的作品,是足以鑄造他們和我們的文學夢想的好作品。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將逐步在《美文》雜志進行刊發,在此感謝穆濤老師帶領下的《美文》同仁的支持和付出。
后續,文學夢想家活動將開展線上的述說活動,鼓勵青少年朋友們在疫情期間尋找身邊的真善美,用自己的語言講出一個動人的故事。再之后,還將開展第二輪寫作活動,希望越來越多的對文學有夢想的青少年們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