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貴州當代文學理論的特點

2020-03-28 10:52:49顏軍
藝術評鑒 2020年3期

顏軍

摘要:本文一方面我們認同文學從“現代”向“當代”的這一“性質”轉變,另一方面我們也會注意到百年來中國文學演歷的整體性。這是因為,“貴州當代文學理論”確實具有和“現代”時期的不同特點,但其內在的演變又和現代時期的貴州文學理論脫不開關系。根據貴州文學理論的“多元發展時期”對貴州當代文學理論特點的論述,文章在注意到整體之間內在連續性的同時,也會注意到各個階段之間體現出的差異性。

關鍵詞:貴州文學理論? ?當代文學? ?新文學理論

中圖分類號:I2?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3-0020-07

按照一般的看法,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的文學被稱為“當代文學”,與此對應,我們把在這之后的文學理論稱之為“當代文學理論”,對“貴州當代文學理論”所作的時段研究也落腳于1949年至今這段時期。之所以要作這個界定,是因為文學中的“當代文學”這一概念并非定論:一種看法是,“當代文學”屬于“社會主義”性質,和其并舉的“現代文學”屬于“新民主主義”性質,這種“性質”的不同讓文學發生了從“現代”向“當代”的“根本性”轉變;另一種看法是,20世紀的中國文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只有從這一“整體”出發才能對百年來中國文學的發展特點作出更為有效的把握。①

1997年出版的《貴州新文學大系》(1919-1989)實際上就采用了這一既注重“整體性”又注重“階段性”的編纂方式。叢書編者們把1919年之后的貴州文學稱為“新文學”,然后把“新文學”再分為“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兩個階段。在叢書的《文論卷》中,“貴州新文學理論”發展歷史被分為三個時期:1919年至1949年為“早期”也即現代時期,1950年至1976年為當代的“建設時期”,1977年至1989年為當代的“多元發展時期”。這個分期是比較恰當的,符合對新文學的一般看法。本文同樣采用了這一分期方式,不過把“多元發展時期”一直延續到現在。這樣,對貴州當代文學理論特點的論述,在注意到整體之間內在連續性的同時,也會注意到各個階段之間體現出的差異性。

在貴州新文學歷史上,貴州現代文學理論的起點并不低,但在隨后特別是到了當代時期,其發展卻處于滯后狀態,不僅滯后于中國新文學理論的整體研究狀態,還滯后于貴州本土的文藝創作。不過,貴州新文學理論依然在其艱難的發展過程中,為新文學理論建設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關于“民眾文學”和“工農兵文學”的探討,是貴州文藝理論界順應時代要求作出的理論思考;關于“鄉土文學”的集中論述,呈現出了貴州文學創作的區域性特點;進入當代的多元發展時期后,貴州文藝理論界從“生命美學”“女性主義”“生態民族學”等角度展開的理論思考在國內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對寓言、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類型的研究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對文學史特別是貴州新文學的歷史研究成果最為突出。顯然,目前貴州的新文學理論已體現出了較好的發展前景。

一、從“民眾文學”到“工農兵文學”:貴州新文學理論的現—當代轉變

“民眾文學”是貴州新文學理論的奠基者謝六逸倡導的文學觀,是對“普羅”文學的某種修正,也可說是“平民文學”的另一種表述方式。謝六逸是成立于1921年的我國最早的新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的首批會員,②1922年11月,他接替鄭振鐸,為文學研究會主持其會刊《文學旬刊》的編輯工作。這一事件表明了貴州新文學理論的起點實際上并不低。作為現代時期著名的作家、翻譯家和學者,謝六逸的文論思想對貴州的影響甚大,特別是他倡導的“民眾文學”,在今天看來依然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文藝管見》一文中,謝六逸指出:“大約五六年前的文學旬刊上,有幾位朋友曾經討論過民眾文學的問題,當時議論的中心點,不外是想把文學為民眾解放,有的說要為民眾寫些作品,有的說要用民眾為描寫的對象。五六年來,久已不聞這種討論的聲浪……好像沒有什么討論的價值了。”在質疑之后,謝六逸對當時的“普羅”文學提出了“大眾化”的要求:“目前的所謂‘普羅文學直面著的問題,就是如何能使文學大眾化。”“不管執筆寫作的人是否普羅列塔利亞特(如果是的,最好沒有),最低限度是必須具有社會意識與時代意識,用新的手法描寫新的題材,把受壓榨、忍痛苦的生活表現得明了痛快。此外還附帶著一個條件,就是——大眾化。如果號稱普羅作家,反而去走‘大大派‘立體派的路,那就沒有人要看了。”[1]一種“沒有人要看”的作品顯然不是“民眾文學”,而“文學大眾化”的要求實際上就是“民眾文學”的要求。從這個描述可以看出,“大眾化”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把作品寫得“明了痛快”,不要去走“大大派”(即“達達派”)和“立體派”這種我們今天所說的先鋒主義的路線。作品“明了痛快”了,“大眾”才看得懂,作品的目的才可能得到有效的實現;至于作品書寫的內容,則應該是“受壓榨、忍痛苦的”的“大眾”的生活。這樣,我們可以簡要地概括“大眾化”的要求:語言要“民眾”、內容是“民眾”、目的為“民眾”。實際上,這個“大眾化”的要求也是白話文運動的啟蒙要求,精英主義的“為藝術而藝術”的書寫和“大眾化”的目的是背離的。在這個意義上看,文學創作的“大眾化”要求和“平民文學”是有內在的相通之處的,作為“平民”的普通“民眾”才是文學書寫的中心和目的所在。這也正是現代時期“民主”精神在文學領域的表達和訴求。

貴州新文學另一位標桿式人物蹇先艾的作品主要的書寫對象就是普通民眾。蹇先艾1922年發表處女作《人力車夫》,以這篇書寫“受壓榨、忍痛苦的”普通人物的作品進入了現代文壇。蹇先艾后來出版的眾多小說集和散文集,主要還是以呈現、揭示普通民眾的生活為主,其享譽文壇的《水葬》《到家》等作品得到魯迅的高度肯定,還因之被譽為“鄉土文學家”。蹇先艾的作品語言明白曉暢,大量使用了貴州方言俚語,很明顯是特別“民眾”的。從謝六逸所倡導的文學要“大眾化”這個標準來看,蹇先艾的“鄉土文學”其實也就是“民眾文學”。1930年代,貴州作家申尚賢以筆名“壽生”在胡適主編的《獨立評論》發表了10余篇小說,其作品語言清楚明白、樸實通俗,以“方言土語”的風格取勝,《憑藉》《鄉民》《惡有惡報》等描寫貴州鄉民生活的作品富有鄉土特色。1990年代,壽生這些書寫鄉民生活的作品被重新發掘出來,得到評論界的高度重視。在壽生被重新歷史化的這個過程中,實際上加強了貴州現代文學時期使用“方言土語”書寫普通民眾的“鄉土”傳統。正如謝六逸在《文藝管見》中指出的,“一切文學在口傳時代本是具有大眾性的”。實際上,“方言土語”不就是“口傳時代”的言說方式嗎?“明了痛快”不就是“方言土語”的言說風格嗎?能說“方言土語”的不就是普通“民眾”(即“大眾”)嗎?這樣一種富有“鄉土”特色的“民眾文學”觀實際上構成了貴州新文學的一個重要傳統,百年來幾代貴州作家的書寫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踐行著這一關注社會現實的文學觀念,蹇先艾、壽生、石果、何士光、李寬定、歐陽黔森、王華、肖江虹、冉正萬等的文學作品都可以納入這一“民眾文學”的傳統中進行考察。顯然,謝六逸對“民眾文學”的強調和論述,構建了貴州新文學理論的重要基礎。貴州當代文學理論界討論過的“鄉土文學”“民俗文學”“少數民族文學”“底層書寫”等,都和“民眾文學”這一理論有內在的關系。

1942年,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了文藝為人民群眾特別是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貴州文學理論界隨后就作出了積極的響應,“民眾文學”在歷史的大潮中逐漸轉向為“工農兵文學”,“工農兵”成為“民眾”的明確指涉。貴州作家陳沂在1943年的《怎樣實現黨的文藝政策》一文中指出:“什么是文藝工作的新方向?就是文藝工作面向工農兵,與工農兵結合,為工農兵服務。”[2]陳沂還指出這一文藝“新方向”應包含這三點具體內容:一是“文藝與政治的密切結合”;二是“文藝工作要面向工農兵,走向大眾化”;三是“文藝的普及與提高”。蘭田在1947年的文章《文學的工作》一文中指出:“文學工作和文學傾向必需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結合著,只有在加強現實的意義下,文學工作才有意義。”[2]在一種寬泛的意義上說,“工農兵文學”也是一種“民眾文學”,兩者都關注民眾生活現實、走向大眾化、追求普及化,但兩者在性質上還是有極大的區別的,“工農兵文學”強調政治對文藝的支配地位,“工農兵”成了唯一的“民眾”。劉雪葦在1948年的《文學寫作的方向問題》一文中已經指出了這一正在到來的當代文學的核心問題:“我們當前的時代是工農兵的時代,因而我們當前新文學建設的中心主題是‘為工農兵。”[2]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工農兵文學”一度成為當代文學的絕對主導形式。洪子誠在談到文學的“現代”和“當代”區別時指出:“‘左翼文學的‘工農兵文學形態,雖說在40年代初期的延安時期就已誕生,但成為支配地位的文學規范,則要到中國共產黨成為大陸執政黨之后。因此,從50年至到80年代的‘當代文學,也可以稱為毛澤東的‘工農兵文學建立起絕對支配地位,以及這一地位受到挑戰而削弱的文學時期。”[3]正是在這一新文學的大歷史背景下,貴州文學討論的重心從現代時期的“民眾”轉變成了當代時期的“工農兵”。這一現象在1940年代中后期已經展開,但完全具有“支配地位”則是新中國成立之后。

1950年1月30日,“貴州省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籌備委員會”成立,3月11日,籌委會主辦的《新黔文藝》創刊,8月《新黔文藝》改名為《貴州文藝》。[4]王良范在《貴州新文學理論的建設時期》一文中指出:“《貴州文藝》的創辦標志著貴州的新文學事業開始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2]也即是說,《貴州文藝》的創辦是貴州新文學進入當代時期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從1950年至1976年,和當時國內整體的文學情況一樣,貴州當代文學理論討論的中心話題就是占據絕對支配地位的“工農兵文學”,這種文學觀呈現出了濃厚的政治色彩:“這個時期的理論批判以及作品批評,與其說是文學意義上的不如說是政治學意義上的。”[5]這典型地體現在1950年代初期那幾年,但直到1970年代中期,這種文學依附于政治、理論批評依附于意識形態的狀況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變化。

這一時期貴州新文學理論圍繞“工農兵文學”的討論我們不再舉例。值得提的是這個時期的貴州文論界還“十分注重對本土性的文學以及文學的本土性問題的研究”,“曾掀起過對民族民間文學進行理論上探討的熱潮”,[5]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比如:1950年代,胡學文的《在少數民族地區深入生活的一些體會》、劉毓濤的《收集民歌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胡新生的《讀敘事長詩“祖德勒”》、甘緒的《民間文學收集整理的一點體會》、楊國仁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民間文學》、唐春芳的《大規模搜集整理民族民間文學》,1960年代,于醇墨的《“苗族的書面文學”與苗族文學的特殊現象》、甘緒的《沒有文字的民族也有書面文學》、思平的《整理方法和民間文學作品的藝術形式》等。另外,1960年代對“大眾化”問題也有集中的探討,比如柏森的《文藝大眾化瑣談》、高榮盛的《文藝大眾化的根本尺度》、王強模的《略談大眾化》等。[5]羅列這批論文,是想指出貴州文論史上的這一特殊現象,即現代時期謝六逸強調的“民眾文學”“文學大眾化”“口傳文學”等觀念在新的政治壓倒一切的時代里也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有效傳播和進一步的研究。1977年之后,貴州文學的鄉土研究、底層敘事研究、民俗研究、民族生態學研究等實際上延續并豐富了“民眾文學”這一傳統。

二、現代性與本土化的交織:貴州當代文學理論的多元發展

在經過1950年至1976年這段相對停滯的文學理論發展時期之后,貴州當代文學理論在1977年之后的新時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多元格局。自1977年至今40余年的發展的歷程中,貴州文論界參與了許多前沿的文藝學話題的討論,同時對本土文化的重視程度也非常自覺,體現出明顯的本土化傾向。筆者把這種狀況稱之為“現代性與本土化的交織”。

“現代性”(modernity)是個很復雜的概念。在最初的提出者波德萊爾那里主要是美學或藝術學方面的含義,即我們今天熟知的“審美現代性”。不過,隨著主體理性、民族國家、技術理性、工業社會等概念和“現代性”扯上關系之后,“現代性”的內涵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另外,“現代”“現代化”“后現代性”等概念也加入了“現代性”的論爭之中,這讓“現代性”這一概念變得更加復雜。在文學領域,“現代文學”的“現代”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指稱,在內涵層面上已和“現代性”之“現代”糾纏在一起了。“現代性”概念的復雜化趨勢,在一定層面上也映現出了中國新文學發展的復雜性。在中國新文學領域,“現代性”和新文學之間的關系已被眾多研究者注意到,甚至有論者把“現代性”和文學之間的歷史關系往前推進了,如王德威影響甚廣的著作《晚清小說新論:被壓抑的現代性》就指出,晚清時期西方文化的進入,迫使中國文化展開了和西方文化的對話和交流,這種“跨文化”“跨語系”的碰撞是“新文化運動”被催生出來的重要原因,[6]這也正是他所說的“沒有晚清,何來五四?”的要義所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出于“新民救國”目的而呼喚的“科學”與“民主”、以及文學領域中對“人的文學”的強調,等等這些都是討論中國新文學與“現代性”的關系時不能忽視的問題。楊春時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把百年來的新文學稱之為現代文學,并指出百年來文學思潮的發生、形態和變遷都是由“現代性”所決定的。[7]對于這40余年來的發展,要從“現代性”的角度來看才能得到把握,社會發展如此,文學發展亦如此。楊春時指出,現代文學還在展開之中,文學的“現代性”因此始終處于“未完成”狀態,40余年來的文學書寫及理論探討,依然是對現代性的種種不同的回應。

這一時期貴州新文學理論的發展顯然也要放在“現代性”這一框架中來看。對于貴州新文學理論的這個發展時期來說,研究者們的視野非常開闊,各種文論思想都有所觸及,在“跨文化”、“跨語系”的碰撞中形成了貴州新文學理論蓬勃發展的局面。杜國景在即將出版的《貴州新文學大系·理論批評卷》(1990-2016)的“概述”中,對這一時期的“理論探索”作出了描述:“‘理論探索版塊主要反映貴州學者在文藝理論建設方面的研究成果,涉及到1990年以來的文學思潮、文學現象,如女性寫作、新潮文論、美學新趨勢、西方馬克思主義主、后現代、新媒體寫作、少數民族文論的當代價值、文學創作的新變、消費時代與紅色經典等,都是1990年代以來的前沿話題。可喜的是,在理論問題的探索中,貴州學者開始走在了某些領域的前列,擁有了部分話語權。其中林樹明是國內最早從事女性主義文學研究的一位學者,他的一些成果在學術界產生過比較大的反響,《文學評論》甚至有文章說:在女性文學批評領域,有人‘言必稱林樹明。封孝倫是貴州的第一位美學博士,他的‘美與人的三重生命說,也是頗富原創性的研究,在學術界也曾激起過反響,他提出的‘審美疲勞說,在《文藝報》引起過討論。肖君和從對新潮文論的質疑出發,走向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在九十年代推出了一批有份量的成果。”[8]

杜國景的“概述”雖然指涉的是1990年之后的文論現象,但考慮到1977年至1990年這段時期貴州新文學理論探索比較薄弱這一情況,這一描述基本上能概括貴州新文學1977年之后理論探索的整體情況。林樹明的女性主義批評、封孝倫的生命美學理論、肖君和的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以及后來謝廷秋等倡導的生態民族學研究,視野非常開闊,研究的問題已經走在了相關理論的前沿。這是貴州文論界對中國當代文學理論作出的重要貢獻。

在這種文論研究的現代性視域中,貴州當代文論建設的本土化趨勢也很明顯。張建建對此作了比較準確的描述:“所謂文學研究或文論中的本土文化取向,是要強調以文化個性為背景,在諸如文學研究的對象、論題的選擇,以及論述的方法論和論述的文化視角等方面進行的文學的研究。貴州文化是具有濃重特色的地緣性文化,貴州文學研究的深化,必將引起文論家們對于本土的關注,這即是文論活動自身發展趨勢所推動,也是文學研究作為文化建設之一重要部分的意義之所在。”[9]這種本土化趨勢,一是文學研究對象的本土性選擇,貴州的文學現象成了比較集中的研究對象;二是對貴州新文學的歷史化研究,包括對貴州新文學作品的選編和輯錄等。

文學研究對象的本土性選擇是很自然的。貴州文論界對本土作家作品及各種文學想象的批評和思考,有許多成果。如劉之俠、黃萬幾、陳訓明、羅宏梅等對貴州傳統文人孫應鰲、鄭珍、莫友芝等人的研究,王鴻儒、秦家倫、黃邦君、張勁、羅強烈、周帆、管新福、陳悅、劉麗等對謝六逸、蹇先艾、壽生、廖公弦、石定、何士光、李寬定、戴紹康等作家的研究,杜國景、謝廷秋、朱偉華、顏同林、顏水生、楊波等對歐陽黔森、肖江虹、冉正萬等的研究。這里羅列的僅僅是部分研究者和作家。毫無疑問,貴州文論界對貴州文學現象的關注是最為及時也是最為深入的。

和文學批評的“本土化”選擇比較而言,貴州新文學的歷史化研究對“本土化”的建構在力度和影響上更大。1985年,中國作協貴州分會、貴州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選了一套“貴州少數民族文學叢書”,一共七本,包含:詩選、短篇小說選、中篇小說選、話劇·電影劇本選、報告文學選、貴州少數民族當代文學概觀、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民間文學概況。1997年,貴州省作家協會編輯出版了《貴州新文學大系》(1919-1989)叢書,主編胡維漢、張克、盧惠龍,執行主編尹伯生,叢書編輯理念是“展示貴州文學發展的軌跡,探求在時代大背景下,貴州文學的自身特點和潛在優勢,為研究和促進貴州社會主義文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盡可能翔實的史料,做一點扎實的文化積累工作”。[4]這無疑是貴州新文學的一件盛事。這套叢書包含《現代文學卷》(上、下)、《中長篇小說卷》(上、下)、《短篇小說卷》(上、下)、《詩歌卷》《兒童文學卷》《散文卷》《文論卷》《史料卷》。每卷前面都有相應的“導論”性質的論述文章,從歷史的角度對相應的作品類型作了宏觀上的梳理和把握(其中《史料卷》沒有“導論”性質的專門論述文章),各卷執筆人和輯錄人有何積全、陳銳鋒、王鴻儒、何光渝、彭曉勇、張勁、朱吉成、戴明賢、艾筑生、張建建、王良范、魯令子、井緒東等。這個作品選本不是“貴州新文學史”,但恰恰是“貴州新文學史”最具血肉的呈現,為貴州新文學的本土化研究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而且,各卷的輯編者和執筆論述者都是對貴州新文學研究卓有建樹的學者,選本實際上完成了對“貴州新文學”最重要的一次整體塑形,對后面貴州新文學的發展和研究必然產生巨大的影響。杜國景談到《文論卷》的意義時指出:“這是第一次對貴州新文學理論批評建設進行歷史性梳理,其意義不能低估。”[8]實際上,杜國景的這個評價適用于這一整套叢書。2009年,貴州省作協編輯了一套《貴州作家作品精選》叢書,叢書包含小說卷、散文卷與詩歌卷。2011年,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省文聯編的叢書《紀念建黨90周年貴州文學精品集》,目的在于“檢閱和展示90周年來貴州文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與長足進步”。除叢書外,還有個別文學選本的編輯出版,例如:1990年代初徐成淼編選的《中國散文詩大系貴州卷》,趙衛峰、西楚2003年主編的《高處的暗語:貴州詩歌》(2003)、趙衛峰、顏同林2011年、2014年主編的《21世紀貴州詩歌檔案》、《21世紀貴州詩歌檔案2011-2014》等。正如杜國景指出的,這種“歷史性梳理”的“意義不能低估”。而即將出版的《貴州新文學大系》(1990-2016),是《貴州新文學大系》(1919-1989)這套叢書的接續,對貴州新文學的本土化建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這種歷史視野層面的研究,還體現在眾多的專著、課題和論文中。著作方面如:杜國景《二十世紀文學主潮與貴州作家斷代側影》、王穎泰《20世紀貴州戲劇文學史》、王鴻儒《貴州少數民族作家筆耕錄》、肖遠平《彝族“支嘎阿魯”史研究》、馬筑生《貴州兒童文學史》、趙衛峰《高處的暗語:貴州詩歌》《21世紀貴州詩歌檔案》等;課題方面如:王剛的 “新時期黔北作家群及其成因研究”、杜國景的“百年貴州作家斷代研究”等;論文方面如:何光渝《新時期貴州文學創作分析》、杜國景《百年貴州作家的民族書寫》、朱偉華《抗戰時期的貴州文化與文學》、張勁《貴州“十七年”新詩創作略論》、謝廷秋《貴州少數民族生態詩歌論》、向筆群《百年新詩背景下土家族新詩創作》、顏同林《從新時期到新世紀:貴州新詩30年》、顏水生《新世紀貴州小說的主題景觀》、王星虎《20世紀貴州小說批評簡述》等。這方面的成果很多,不再一一羅列。

總之,現代性和本土化的交織與糾纏,構成了貴州當代文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目前來看,貴州新文學理論界并沒有局限于本土文學現象的研究,對當下發生的各種文學事件都積極介入,有著非常自覺和開闊的“現代”視野和理論意識;同時,如何在“現代性”的大背景中發掘貴州文學的特質,也是貴州新文學理論界表現出的一種比較明顯的“本土化”傾向。

三、從文學批評走向理論研究:貴州當代文學理論的一種展望

在新時期,貴州當代文學理論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并形成了一些比較穩定的特點。張建建對1980年代的貴州文學理論的特點有一個描述:“在這個時期,貴州的文學理論活動是突飛猛進的。對于本土的文學創作活動而言,它表現出了有力的理性力量和廣闊的闡釋模式;對于本土的文化建設而言,它逐漸形成了具有本土化內涵的理念框架,由此而能與總體化的文學理論架構形成個性上的差別,相對于全國文學理論活動的格局而言,它一方面表現出與之相互印證和相互參照的特征,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對其進行補充的特征。”[9]實際上,這個描述可說對于1980年代至今貴州當代文學理論的整體情況都是適用的。

面向未來,貴州當代文學理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杜國景指出了貴州文學理論面臨的困境:“在中國新文學的總體格局中,貴州處于弱勢。而在貴州新文學的歷史上,理論批評又嚴重滯后于文藝創作。”[8]如何克服這種“滯后”狀態,讓貴州文學理論取得新的成就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杜國景指出:“其中的重點,是文藝理論批評運作機制的創新問題,而所謂創新,主要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打通條塊分割局面,創新文藝理論批評人才交流、溝通及評價的機制。二是創造條件,促進理論批評與文藝創作形成良性互動,以創作帶動理論批評研究,同時又以理論批評研究來促進創作,包括對優秀作家與作品的及時發現、闡釋、評價、推介,以理論研究指導批評實踐,以批評實踐促進理論研究。三是加強對外合作,既要把省外優秀的理論批評家請到貴州來,也要讓貴州省文藝理論批評工作者,尤其是年輕一代,有更多機會走出去。”[8]在杜國景看來,創新批評機制、推進理論研究、加強對外交流是克服貴州文學理論“滯后”狀態的“重點”。

實際上,要加強貴州新文學理論的發展,不僅要落實杜國景所說的“創新問題”,還要厘清貴州文學創作、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三者之間的關系,讓文學理論的獨立性凸顯出來。在這三者之間,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之間的關系是動態的,作為文學理論在文學作品中的批判性運用,文學批評常常具化為文學理論的實踐性形式。但是,相對于文學創作來說,文學批評的地位是很尷尬的。套用歌德那句話說就是:“創作之樹長青,而批評是灰色的”。斯坦納調侃道:“當批評家回望,他看見的是太監的身影。如果能當作家,誰會做批評家?如果能焊接一寸《卡拉馬佐夫兄弟》,誰會對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復敲打最敏銳的洞見?”“想想這一切吧。批評家過的是二手生活。他要依靠他人寫作。他要別人來提供詩歌、小說、戲劇。沒有他人的智慧,批評無法存在。”[10]作家不會為自己的創作辯護,評價家卻要為自己的書寫辯護:“我們是后來者,這是我們的痛處。”不過,和創作比較而言,文學批評的獨立地位是有限的,但并不因此就完全處于“依附”地位。接受批評理論早就指出,文學批評其實是對作品的再一次創造,批評家讓作品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批評只是理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能用文學批評代替文學理論。因此,不能止步于批評,要從文學批評走向理論研究,文學理論的發展才能獲得更廣闊的空間。

徐成淼多年前就對貴州文學理論的發展“不滿意”,他說:“一是貴州的文學研究總體上沒有在全國形成大的影響;二是貴州的文學研究還拿不出更多更有份量的研究成果;三是貴州的文學研究還缺少有全國知名度的權威的研究家、理論家。幾年過去了,但貴州文學理論研究總體上仍在原地徘徊不前,上述不滿意之處依然存在,尚未有明顯的轉機跡象出現。究其原因,乃是我們對貴州文學理論研究的整體觀念還沒有發生突破性的變化。”[11]那么,這個“整體觀念”如何取得“突破性的變化”呢?徐成淼指出:貴州文學理論研究要突破一般的“作家作品論”的樊籬,打破地域局限,不僅要做好地方作家作品的評論工作,更要在文學基礎理論、文學史、比較文學等方面進行更廣泛深入的理論研究,形成理論體系,組成一支有實力的文學理論研究隊伍。一方面,研究者不要局限于“貴州文學的研究”,而是要走向“貴州的文學研究”,要有全國視野、世界視野;另一方面,“要改變我省文學理論研究者的依附性,要確立文學理論研究者的獨立地位”,同時不要局限于作家作品的研究,要把視野擴展至文學理論的研究。徐成淼提出的問題到今天都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但是,這無疑是貴州當代文學理論該走的道路。

從文學批評走向理論研究,這條路并不容易,但貴州當代文學理論已作出了許多成功的嘗試。面向未來,我們期待著貴州新文學理論取得新的突破。

注釋:

①前者是許多“當代文學史”編寫的基本指導思想,由郭志剛等編寫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的《緒論》,這個著作是1978年由教育部委托編寫的、1980年出版的高等院校中文系指定教材,影響巨大,后來出版的許多《中國當代文學史》都沒有超出這一編寫思想;后者提出的要從整體上把握20世紀中國文學這一看法,一般追溯到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文學評論》1985年第5期這篇文章。

②“文學研究會”的會員,貴州籍的除了首批加入的謝六逸外,還有后來加入的蹇先艾、李君毅和楊敬慈等。

參考文獻:

[1]謝六逸.文藝管見[A].胡維漢,張克,盧惠龍.貴州新文學大系·文論卷(1919-1989)[C].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2]胡維漢,張克,盧惠龍.貴州新文學大系·文論卷(1919-1989)[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3]張鐘.洪子誠.余樹森.趙祖謨.汪景.中國當代文學概說[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尹伯生.貴州新文學大系·史料卷(1919-1989)[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5]王良范.貴州新文學理論的建設時期[A].胡維漢,張克,盧惠龍.貴州新文學大系·文論卷(1919-1989)[C].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6]王德威.晚清小說新論:被壓抑的現代性[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7]楊春時.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上)[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8]貴州人民出版社.貴州新文學大系·理論批評卷(1990-2016)[M].貴州人民出版社,2016.

[9]張建建.貴州當代文學理論的多元發展時期[A].貴州新文學大系·文論卷(1919-1989)[C].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10][美]喬治·斯坦納.語言與沉默[M].李小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1]徐成淼.關于貴州文學理論研究的幾個問題[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国产一级片网址|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址|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91成人精品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色网站| 午夜欧美在线| 97se综合|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自拍另类|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国产午夜不卡|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美女国产在线| 搞黄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亚洲美女操| 成人在线亚洲|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网址|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午夜视频日本|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成人欧美日韩|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日韩高清一区 | 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91 九色视频丝袜|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91在线播放国产| 在线精品自拍|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性爱网站| 99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日韩AV无码一区|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综合网| 天天综合网在线| 国产资源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亚洲天堂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日产AⅤ|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中文字幕1区2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