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惠
摘要:絲綢之路藝術節是作為除上海國際藝術節之外,中國僅有的一個大型國際藝術視覺盛宴,承擔著不可多得的向全世界大范圍內傳播中華傳統藝術的重任,自全球的藝術家們集聚在古絲綢之路起點城市:長安。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是絲綢之路藝術節的一個重要板塊,它以獨特的方式傳播美術知識,以藝術作品傳遞著重要信息和各國友誼,使其活靈活現的形象存在于大眾的現實生活之中,從而凸顯出美術展覽相對于其他文化教育的優勢;同時也給世界美術交流、弘揚文化與文明搭建起一座傳播的橋梁!文章的最后站在觀賞者的角度,在藝術接受環節中使大眾更好的吸收美術文化的精髓,也提出三點可執行的、有效的傳播途徑。
關鍵詞: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 ?美術文化的傳播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3-0185-02
一、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的定位與發展
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是在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方針指引下,為世界上更多的藝術家提供了參加大型國際展覽的良好平臺,使其成為一個讓世界了解中國和陜西的窗口,也充分實踐了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化以及陜西文化這一方針。“一帶一路”給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提供了一個多元化、國際化、特色化的施展平臺,是東西方文化的交融。陜西西安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立足于西安舉辦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是為了更好地推動陜西文化和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與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承辦,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陜西國畫院、陜西書畫院、陜西省雕塑院、西安美術學院、陜西畫報社、陜西省藝術研究院共同協辦。我們辦展的宗旨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一年一度的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都在共享不同國度的藝術家帶來不同的文化交融;一年一度我們也都將秉承絲路精神,立足陜西西安,放眼于世界,通過自身的魅力來吸引更多的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參與到其中。
從參展種類來講,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內容豐富,涉及水粉、水彩、油畫、版畫、雕塑、影響、行為藝術等等;從數量上講,從2014年首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10余個參與國家到2019年第六屆的115個參與國家及地區、304幅美術作品,如此多的國家參與到世界性的國際美術作品展覽盛會在陜西還是第一次。以上兩點也充分顯示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國際化及藝術無國界的特性。
二、現有的傳播途徑:現場傳播與公眾傳播
一個大型國際美術展覽舉辦圓滿的標準之一是大眾接受程度的多少,換句話說也就是藝術傳播的到位程度。藝術傳播的方式有很多種,在往屆的藝術傳播方式中我們運用了現場傳播和公眾傳播兩種方式。所采取的途徑有:學術論壇、美術館、歷史文化名地采風、藝術媒體宣傳、公眾號、美術作品集、評論文集等等。
現場傳播中,首先,入選的藝術作品通過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這個空間場所,給藝術作品和觀賞者提供了一個相識的機會和平臺,也使觀賞者在藝術接受這個環節進行著無限循環的再創造。其次,開展學術論壇和陜西歷史文化名地或雕塑公園等采風活動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環節。2019年第六屆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的學術論壇上,藝術家們就四個議題展開討論,分別是美術策展人才培養、城市公共藝術與城市雕塑、西方高校藝術教育和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的文化傳播,這四個議題任意一個的展開論述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研究。帶領藝術家們參觀學習為每年特選的具有重大歷史文化意義的名地,其目的是讓國外藝術家通過這些主題公園內的雕塑藝術、裝置藝術、建筑風格和考察體驗感等等來感受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2019年帶領藝術家們前往道家文化的發祥地——河南省靈寶市函谷關參觀并考察。在參觀中,藝術家就中國傳統文化、傳統藝術觀念、美學思想進行了交溝通。其中函谷關的主題雕塑——老子像背后的故事想必藝術家們眾所周知,但我們欣賞時并不是以此人物已知信息來觀察,好的雕塑作品也許是在不了解所塑人物甚至內容中也能感受到所傳達的感情。
公眾傳播途徑中,我們借助藝術媒體和微信公眾號一線報道的力量,使更多熱愛和關注藝術的人們能夠快速高效地知曉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所發生的一切。最后,還選擇了中國傳統的、可以永久保留的文獻記載方式,使每一幅優秀的藝術作品都封存在《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美術作品集》當中。
三、新型媒體的傳播
國際互聯網自誕生以來,就以驚人的速度遍及全球,它是繼報紙、電話、廣播和電視后,人類社會又一重要的信息傳播媒體,它的迅猛發展對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在新媒體宣傳渠道中并不是最新興的渠道,但是卻是針對受眾細分進行有計劃、有目標品牌推廣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通過郵件的方式向受眾傳達藝術節信息這一舉措在國外十分普遍,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每年都會將藝術節的宣傳冊做成電子版,向已參與受眾定期推送,而面對新受眾時,也僅僅只需要在官網留下自己的郵箱,此類宣傳冊也會發送到受眾郵箱。
(二)網絡
宣傳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人們溝通的方式、消費等習慣漸漸被影響,這使得傳統媒體的宣傳推廣策略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博客、百科、社交網絡和新聞網站只是互聯網營銷推廣中的幾個例子,它們的出現,使得信息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被更新。隨著網絡營銷的進一步發展,策略和工具也在迅速發展,這伴隨著營銷出現更大的一個進步,就是營銷可以更客觀的對大眾信息分類并進行針對性的傳播。這其中,官網則是網絡宣傳的首要窗口。受眾想了解藝術節的情況,第一選擇肯定是會首先通過網絡搜索該藝術節的信息,通過網絡搜索信息,如果該藝術節連官方網站都沒有或者網站頁面“不堪入目”,大家就會先入為主的認為這個藝術節不正規或者沒有實力,可見,官方網站對于一個藝術節品牌形象已經具有某種象征性的意義,具備向大眾傳遞品牌形象和信息,宣傳擴大知名度的作用。
四、對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的建議及展望
如何更有效地將“絲路精神”及中華文化、陜西文化在此展中傳播出去?還需從本展的內容著手。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陜西省政府主辦發起的活動,主要的審核方也是二者,所以在宣傳和邀請主流媒體及藝術家等工作中,通過以上傳下的方式,大大減少了工作中說服力的阻力。在開幕式上邀請到的有學術能力的專家和藝術圈范圍內名氣較大的藝術家們,對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的宣傳起了不可推動的作用。但通過六屆的舉辦,我們發現展覽中觀賞者在接受環節的種類和方式比較單薄,需要給大眾提供更多參與到其中的方式來增添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的豐富性。
在一個成熟的大型國際美術展覽當中,不僅是學術專家和藝術家們需要進行深入探討與話題的延伸,大眾也需要參與到其中去感受不同國度與不同文化帶來的藝術交融與碰撞出的火花,尤其是受過審美教育和有審美意識的觀賞者,他們會對美術展覽的要求更高。針對此類受眾群體,建議增添三個環節:第一,讓觀賞者在個別本地藝術家工作坊中進行藝術創作體驗,或者將所有邀請到的藝術家按照創作類型和風格進行分類,分散到不同的藝術工作坊中,大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關注點去自主選擇相應的藝術工作坊,想讓大眾體驗在本展覽明確的主題下,不同文化碰撞出別樣火花的藝術創造帶給自身的感受;第二,邀請學術專家在陜西高校內開展學術講座,給藝術類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術氛圍,此舉也是線下傳播‘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的途徑之一。在頻頻舉辦的高質量的學術講座范圍內,終將有一批把 “絲路精神、時代丹青”這顆種子埋在心中的聽眾,這批莘莘學子會口口相傳,無形之中也是在陜西高校范圍內對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展進行了宣傳。第三,附有某種特定意義的文創產品。藝術價值有時候是人們賦予的,將某種特定意義的作品以文創產品呈現在大眾眼前時,不但可以喚醒大眾對某種藝術的歷史記憶,此產品還能傳承這種特殊意義的藝術文化價值傳播到世界各地。
參考文獻:
[1]張秦安.何桑.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第三、第四藝術評論文集[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7.
[2]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3]李銘煜.作為文化的傳播:故宮“文創熱”的意涵解讀[J].新聞世界,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