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子瑤
摘要:詩歌學習是高中語文學習重要組成部分,詩歌教學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本文意在探討高中語文詩歌的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詩歌;教學
高考詩歌獨占一個大題的份額,約11分,已屬于占比較大的題目,高中生學好詩歌不僅對畢業升學有好處,而且對于提升自我修養和思想意識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本文中,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幾點個人認為較為成功的教學方法,希望能為讀者在詩歌教學方式方面的改進提供借鑒。
一、當前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常用方法及問題淺析
在當前的高中教育當中由于高考的影響,高中的教育方式偏向于應試教育的教育模式,很注重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的應用,在高中的語文教學當中這種教學方式是采用的最多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老師快速的將詩歌的主體思想、關鍵內容進行介紹,并對詩歌的分析方法進行了介紹之后便交給學生自己去背誦。
但高中語文教學的意義在于幫助學生去掌握一種普遍性的詩歌分析方法,進而當面對高考中的詩歌鑒賞題時,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但是應試教育方式下的高中語文詩歌教學對于學生的掌握情況并沒能進行有效的檢驗,學生可能學的云里霧里,在進行練習的過程當中,也不能夠有效的運用,只是按照特定的答題模板來進行套用。
二、提升高中語文詩歌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方法
(一)微課助力課堂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高中語文課堂改善教學方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去,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微課教學便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利用碎片化的學習內容,不斷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例如在《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當中,利用微課教學讓學生了解到赤壁之戰前后的歷史情景以及相關的知識,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詩詞創作背景的了解,學生也更能夠完整的理解詩歌的內容。
但是在微課的引入過程當中也需要注重微課資源的興趣含量,高中古詩詞的學習過程當中很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微課引入過程當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教師在微課技術的資源整合過程當中,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甄別。微課資源當中一些小的知識點,往往能夠很好的啟迪學生,從更多的方面來分析詩歌創作的背景。
(二)互動學習提效率
傳統的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一直都是教育的主體,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不多。在課堂上,學生應當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上的學習應該更多的交由學生自己來完成。因此,互助式的學習方法是在課堂的討論過程當中應當要推廣的。互助式的學習方法是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來,全體學生實現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具體操作將班上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內部由學生自主來安排相關工作,確保每個人都有相應的工作同時又要保證小組能順利地完成學習目標。在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通過小組式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合作討論的過程當中交換思想,交流看法。
合作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小組成員更好地領悟意境,例如在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在分好小組之后,便應當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去探討這篇文章中的意境。不同的學生擔任不同的任務,例如理解能力好的學生可以進行翻譯工作,而鑒賞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進行詩歌特點的鑒賞。最后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合作探究,在學生的相互討論的過程當中,不同學生必然會有不同的看法,而這種不同的看法,能夠在合作探究的過程當中得到充分的交換,讓學生對于詩歌所表達的意境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鑒賞方法要有效
在進行詩歌的學習時,首先應當要從詞句入手。許多學生在考試的時候不能夠對于陌生的詩歌進行有效的分析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由于其沒有從詩句中入手。詩人在創作詩歌的過程當中,每一個詞句都是經過反復推敲的。因此,詩歌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不能夠被忽視。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要倡導學生使用“切句法”。
“切句法”是指在詩歌的分析過程當中,以題目作為整個詩歌鑒賞核心,同時每一個標點都應當作為一個單位點,根據每一個單位點所隔開的每一句話來進行深入分析,找出每一個標點符號之間的關鍵詞句,從而減少由于審題失誤存在的丟分現象。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將進酒》這篇文章的時候,應用“切句法”找出“水”、“奔流”、“白發”這些關鍵詞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其次,在詩歌鑒賞的過程當中,還可以從語感入手。良好的語感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好詩歌的節奏,從而更好地代入作者的身份。例如在《觀刈麥》這篇詩歌的學習過程當中,可以向學生介紹詩人白居易的生平故事,讓學生對白居易創作這首詩歌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朗讀這篇課文的時候學著揣摩白居易的所思所想。
最后,要注重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高中詩歌教學的過程當中許多學生由于學業壓力在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積極性并不很高。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要注重對于學生注意力的引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到時候可以引入相關的影視作品,將孫仲謀這一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束語
詩歌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斷的完善教育方法,創新教育途徑對于提升詩歌學習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應當要充分的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來,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也才能夠自如地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查長青. 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J]. 考試周刊, 2019, (45):39.
[2]馬松梅. 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J]. 魅力中國, 2019, (21):135-136.
[3]范鏡新. 高中語文詩歌教學如何開展[J]. 散文百家, 20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