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
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要求科學化、規律化、智慧化和效率化,而課堂教學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同時,課堂教學還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能力,養成一定的思想觀念的主渠道,其效果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如今,在新課改的倡導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一個困擾英語教師的最大問題,小學英語已經開設多年,和語文、數學科目相比,非母語的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顯得更困難,從三年級開始時還可以,但年級越高學生成績也就越不理想。這種現象在大部分學校均有出現,究其原因,是因為年級高了就要背單詞、背句型,還要接觸很難理解的語法知識造成的。現就本人數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課時安排不盡合理
小學生學習英語具有模仿能力強,記憶力好,勇于開口的優越條件。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英語課程標準〉〉規定,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3--6年級英語課程應每周為五課時為宜。但目前各個學校開設課時不一,部分學校的周課時為2課時或3課時。由于課時少,間隔時間長,通常情況下,每節課都需要很長時間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原本一學期的課時就緊張,這樣就更不夠了。為了完成每學期的教學任務,有些教師不得不加快教學進度,盡管有些學生還不能熟練掌握所學的內容。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學生不會的東西越聚越多,對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淡,以后的學習越來越困難,然后干脆放棄。那么,小學開設英語課就失去意義了。
二、班容量過大,影響教學效果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和質量,課程標準規定班容量一般不應超過45人。但我們班容量在60人以上,每位在職的英語教師需要擔任5—6個班的教學工作,“大班教學”“多班教學”“跨班教學”的現象普遍存在,英語教師每天忙于上課、批改作業、處理偶發事件,太過于忙碌必然影響備課的質量。
三、英語教師數量不足,素質參差不齊
最近幾年,隨著相關師范畢業生的增多,小學英語教師的數量有所增長,但仍然不能滿足現有的教學需要。現有的英語教師有的是轉崗培訓出來的,有的連轉崗培訓也不曾有,只是找一個會英語的兼課罷了。有些英語教師還兼代語文數學,因為語數要考試,有教學成績,所以有些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語文或數學上,根本沒有時間準備英語課,有的干脆連英語課都不上,就別提效果了。專業的尚且如此,兼課的就更不用說了。加之教師外出培訓機會少之又少,教師只好閉門造車。
四、教學資源貧乏,英語氛圍淡
小學由于各種原因使英語教學設備、設施、圖書、音像、教具等不能到位,教師上課什么都沒有,僅靠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臺錄音機,多媒體教室多年老化,沒有語音室,沒有DVD設備。這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五、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不高,教學效果不明顯
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為了顯示政績,搞形象工程,過分重視“示范性學校”,“重點學校”的建設和管理,加之一些學校領導教學觀念陳舊,教學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相當部分校長和教導主任就如何進行教學管理心中無底,無章可循。有些學校或沿襲已制訂的制度,學校教學工作缺乏激勵機制,目標管理不明確,跟現代教學管理理念很不適應。對自己的職業產生倦怠情緒。平時教學只重數量而不重質量,作業批改的越多,越能得高分。教案寫的越詳越能證明工作積極性高,檢查者卻不看看教師的教案是怎么寫成的。多年來寫一次教案卻能從容應付許多年,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現在網上教案多如牛毛,教師為了“鉆研教材”也都在網上“認真備課”了。
六、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 “留守學生”問題已成為當前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一個獨特而重要問題。由于“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愛,在對他們的管教上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隔代監護容易產生溺愛、寄養監護會出現偏愛、無人監護就會失愛,而這些孩子又缺少自律意識,部分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差,人格形成出現了缺餡,心理問題復雜。“留守學生”在心理上的問題比較明顯。更多的“留守學生”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錢主義、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有心理問題的“留守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就會表現出以下一些癥狀:更容易違紀,成為教育的難管對象,更為嚴重者還會走向犯罪道路。普遍有厭學傾向,學習成績差。缺乏溝通,人際關系和青春期問題突現。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清醒的認識問題所在,認真地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法,那么,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便指日可待。總之以上幾點現象.希望得到大家的重視
1.各級教育部門
師資不足、不強是制約小學英語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各級教育部門應該想方設法增加“量”、提高“質”,師范類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是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的最佳人選。對于非英語專業的教師,要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培訓不斷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2.學校
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校,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提高英語學科地位
學校領導要提高對基礎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要從全局和長遠利益的高度看待小學英語,保證英語的周課時數和早讀,努力提高英語學科在教師和學生心目中的學科地位。
(2)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外語一直是最困難的教學學科,原因就在于缺乏語言環境。作為啟蒙教學的小學英語,更要從語言環境上下功夫。英語小報、英語故事表演賽、繞口令比賽、英語小廣播、英語歌曲聯唱等都是學生喜歡的練習方式,各種課外活動的開展也有助于營造學習氛圍,保持學生的興趣,同時,學校應盡量改善辦學條件,開展小班化教學,使學生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3)合理評價英語教師
雖然教師對學生的終結性評價有所改變,但學校對教師的評價還停留在學生的考試分數上。學校領導應該轉變觀念,更多地關注英語教師平時的工作態度、責任心和效率,從多角度來評價英語教師。
(4)重視家校聯系
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視。學校應當認識并且重視家庭教育,通過家校聯系手冊、家長會等形式多與家長交流,使他們明白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同時對他們監督子女聽磁帶復習給予一定的指導,將英語學習延伸到家庭,在家中創造學英語的條件和氛圍。
3.教師
教師是教學的直接執行者,對教學起著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1)保持平和的心態,堅定地任教小學英語
小學英語才剛剛起步,還存在著很多困難。如英語教師負擔過重,學生開始兩極分化等等。但隨著各方面的不斷完善,小學英語也會慢慢地成長起來。作為教師,應該充滿對小學英語美好明天的向往,保持平和的心態,在平淡中尋覓新穎與激情,努力克服困難,堅定地走下去。
(2)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素質和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唱、玩、演等語言教學能力。每位英語教師要根據自身實際,通過自修、進修等多種渠道加強學習,打好語言基本功,豐富語言能力,提高語言素養,使自己更自信地面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