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杰
摘要:選取溫州市農村某小學四年級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由于學生缺乏閱讀興趣,不能正確對待數學閱讀且閱讀能力差,再加上學校、教師、家長對學生數學閱讀處于漠視,忽視,無視的態度,直接導致該校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薄弱,習慣差,速度慢,效率低,方式單一。
關鍵詞:數學閱讀;小學生;農村;數學素養
一、問題的提出
所謂數學閱讀,即指閱讀者以原來的認知結構,思維方式為基礎,通過對數學問題以及相關數學材料進行感知,理解,創造,加工,反思等一些列思維活動,來認知、理解和感受數學文化[1]。選取溫州市農村某小學四年級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由于學生缺乏閱讀興趣,不能正確對待數學閱讀且閱讀能力差,再加上學校、教師、家長對學生數學閱讀處于漠視,忽視,無視的態度,直接導致該校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薄弱,習慣差,速度慢,效率低,方式單一。正因為如此,從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自身四個維度出發,重視數學閱讀,采取正確指導策略、激發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改善本校小學生數學閱讀現狀的關鍵舉措。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的調查方法主要是問卷法與訪談法。以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溫州市農村某小學四年級學生,共發放120份問卷,最終回收問卷108份,將問卷沒有答完,或整個問卷均選擇同一答案的作為無效,有效問卷共101份,12位數學老師以及15位家長的訪談。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此小學四年級小學生數學閱讀存在的問題
1.數學閱讀能力較弱
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共分6種:語言理解,語言轉換,語言表達,概括聯想,有效推理,直覺創新。在調查中發現,此小學四年級學生具備最低水準。從調查結果分析來看,學生在數學閱讀方面的很多能力都還是比較弱的:理解占28%,轉化占13%,表達占11%,概括8%,推理8%,創新3%。數據所呈現的是閱讀能力的各個方面能達到的占比,從中不難看出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各個方面都處于一個較低水平,尤其是能力要求越高,比例就越低。
2.數學閱讀習慣較差
73.4%的此小學四年級學生沒有固定的數學閱讀時間或有很強的隨意性,時間可長可短,可有可無。同時,接近91.1%的學生從未制定過數學閱讀計劃,這說明學生數學閱讀的主動性很差。當然,有接近8.9%的學生表示自己制定過計劃,但這部分人中,有77.8%的人表示自己并沒有按計劃進行數學閱讀。
3.數學閱讀的速度比較慢
數學閱讀講究的是“精益求精”。這次調查中, 86.7%家長表明,學生在家進行數學閱讀的時間非常少,而學生在進行數學閱讀的過程中,他們也不能又快又好地從材料中提取信息。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在進行閱讀數學時整體速度是比較慢的。
4.數學閱讀的效率比較低
在認為自己閱讀速度還不錯的學生中,又有77.2%的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效率低。在認為自己閱讀速度一般的學生中,有81.2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效率低。除此之外,76.2%的學生表示在考試或做題時,時常因理解上的失誤而做錯題目。
(二)此小學四年級小學生數學閱讀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該校四年級學生在數學閱讀能力方面存在很多問題,追究根源,這些問題的存在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到,該校學生在數學閱讀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學生方面
(1)缺乏閱讀興趣
(2)不能正確對待數學閱讀
(3)語文閱讀能力差
2.家長方面
家長都認為數學只要會做題,數學成績自然會提高,也忽視了數學閱讀對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關鍵性作用。
3.教師方面
有部分數學老師自身缺乏必要的閱讀方面的理論支持,本身數學素養的缺乏,往往最后只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規范解題的步驟,弱化閱讀理解題意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對數學閱讀缺乏全面的認識,從而才會沒辦法很好的提高數學閱讀能力。
4.學校方面
該校四年級學生在數學閱讀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學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比如雖然很重視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情況,對如何指導教師開展有效的數學閱讀教學缺乏足夠的指導;雖然學校大力提倡書香校園,但是數學閱讀方面的書籍還是很是缺乏的。
三、解決農村小學生數學閱讀問題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解決學生在數學閱讀能力方面的問題,關鍵在于要激發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
1.營造良好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如教師可以在班中設立一個圖書角,布置一些有趣的數學讀本或畫冊,吸引學生的眼球;還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基礎上寫數學日記,做數學小制作,并定期開展數學閱讀成果展示會等活動,盡量給予肯定和鼓勵,逐步增強其數學閱讀興趣。
2.引進數學文化,誘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有興趣數學閱讀能力自然會提高,學生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主動學習的動力將會加大,從而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狀態[2]。如數學文化的故事,借助數學故事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數學概念、定理等,如在四則運算0的使用過程中,講解“0”的由來。同時,故事中數學家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歷史上有許多數學家都做過與頻率穩定性相關的試驗。例如,摩根做過的大量拋硬幣的試驗,通過大量的數據進行觀察。有的數學家進行幾千次,甚至上萬次試驗,才發現拋硬幣正面出現的概率基本穩定在0.5左右,讓學生意識到其實每個定理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實踐中不斷總結概括而形成的[3]。
(二)采取正確的指導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數學閱讀的方法,例如:在閱讀過程中,碰到重點的時候學生應該怎么處理;遇到自己看不懂的問題時,學生應該怎么辦;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做筆記;應該怎么提高閱讀速度,提高閱讀效率等等。同時,教師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數學閱讀,幫助學生及時解決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三)養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
1. 制定相應的數學閱讀計劃
2. 家長和教師要合理監督。
3.學會正確進行數學閱讀
(四)農村小學應重視學生的數學閱讀
學校可以舉行一系列與數學閱讀有關的活動,如小學生數學知識競賽,小學生數學閱讀大比拼等等,以此來鼓勵小學生多閱讀,愛閱讀。
參考文獻:
[1] 田宇.? 培養數學閱讀能力 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c];《優秀論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王曉慶. 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J]. 數學與管理;2009(09)
[3] 韋力慧. 淺談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J]. 數學理論與實踐.;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