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琪
摘要:本文從資本結構理論出發,對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進行了分析。通過研究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可以看到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存在財務杠桿過高、股權過度集中、長期債務比重偏低、債務來源結構單一的問題,最后本文從合理使用財務杠桿、引入機構投資者、合理規劃債務期限結構、發展債券市場四個方面提出建議,以待優化。
關鍵詞:資本結構;問題;對策
一、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
1、財務杠桿過高
負債經營是現代企業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保證公司財務穩定和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資產負債率是反映公司資本結構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指標。一般認為,上市企業低資產負債率在財務上過于保守,負債使用能力低,財務杠桿使用不足。然而,我國上市企業目前的高負債率反映了上市企業對財務杠桿的過度使用和資金的高利用率。
2、股權過度集中
在我國上市企業中,股權高度集中導致大股東侵占小股東利益,嚴重傷害了中小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股權的高度集中會導致大股東對公司的參與程度過高,從而導致董事及中介機構缺乏獨立性,進而導致小股東的利益遭到侵害。因此,企業股權高度集中問題急待解決。
3、長期債務比重偏低
一般來講,一個合理的企業債務結構是短期負債與長期負債各占負債總額的50%左右。但在我國的上市公司中,長期負債所占負債總額的比例偏低。短期負債的主要構成是商業銀行的流動資金貸款,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的短期償債壓力,同時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管理風險。由于企業自身的能力有限,與短期債務相比較而言,我國上市公司籌集長期債務更為困難,從而導致我國上市企業長期債務比重偏低。
4、債務來源結構單一
從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籌資方式看,債務籌資所占比重較少,債務結構不合理,其中流動負債比重較高,資產負債率水平偏低,長期負債也以銀行長期借款為主,長期債券籌資比例極低。原因主要是我國政府對債券市場把控較為嚴格,公司發行債券較為困難,發行手續復雜,成本和風險較大。所以,我國企業在選擇負債融資的時候,通常會優先考慮銀行借款。由此可見,我國上市公司的債務來源結構較為單一。
二、解決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問題的對策
1、合理使用財務杠桿
提高財務杠桿的彈性,讓財務杠桿的使用程度與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相符合,這對于提高財務杠桿的利用效果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財務杠桿的水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企業的動態發展而產生相應的改變。因此。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者應當根據企業經營發展狀況來做出抉擇,當企業發展處于狀況較好時,應提高企業的負債率,為企業贏得更高的利潤空間;當企業發展處于狀況不佳時,應降低企業的負債率,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總而言之,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只有把握好財務杠桿的使用力度,才能夠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好鋪墊。
2、引入機構投資者
適當分散股權、引入優秀專業的投資者、制定股份權利的激勵機制,不但可以防止單一股權的獨大,同時還可以將內部經營管理加強,并且可以進一步鞭策企業的前進。另外在引進投資者選擇方面,可選擇保險、養老等基金,保證股權制衡,降低出現大股東侵蝕小股東權益的情況。多樣性的投資者,將集思廣益,多方面考慮。不同的機構多方面排除弊端更利于企業的管理,經營的長期發展,獲得良好的收益回報。
3、合理規劃債務期限結構
流動負債比重過高,盡管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資成本,但會增加短期償債的壓力,并且增大了財務風險和管理經營風險,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經營。而長期負債可以使得企業在短期的經營中大大減少還款的壓力,這樣企業就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資金安排。一方面,企業可以進行債務重組減少流動負債,這樣不但可以降低流動負債比例,而且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加大力度發展長期負債,長期負債代是公司信用的一個標志,銀行作為其債權人可以按照公司信用等級對上市公司進行篩選,將會以較低的利率為信用等級高的客戶發放長期貸款,這樣銀行和我國上市公司就可以建立起長期穩定關系,由此可以為銀行參與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提供動力和能力。因此,我國上市公司應盡量保持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的平衡,尋求合理的債務結構,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4、發展債券市場
債券融資的可能性和優越性均高于股權融資,但是在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相對落后于股權市場,限制了我國上市企業的融資量和資本結構的優化。因此,應該大力發展債券市場。一是改善對企業債券市場的宏觀管理,政府應當適當放寬對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的審批條件及程序,鼓勵上市公司發展債券市場;二是增加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和配股的難度,完善股票市場,從根本上調整公司的融資偏好;三是要加強自律管理,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四是建立和完善利率形成機制。企業的債券型融資方式,會向外界傳達正面信號,如企業具有較高成長性,且未來發展可期。
三、結論
資本結構是否完善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是巨大的,資本結構出現問題嚴重的話會直接導致上市公司經營困難,所以要實現我國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就必須要解決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為此,本文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合理使用財務杠桿、引入機構投資者、合理規劃債務期限結構、發展債券市場的建議,希望能為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促進我國上市公司健康、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賽飛,李浩.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1):106-107.
[2] ]侯前鋒.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的現存問題及解決辦法[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8):151-152.
[3]楊之帆.企業資本結構與融資方式偏好[J].《財經科學》,2001(4):50-54.
[4]段凱.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問題研究[J].現代農業,2017(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