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實



2018年12月9日,中國書法院院長管峻在上海朵云軒舉辦的“稼墨騁懷——單瑞成書畫展”開幕式上說:“瑞成虔巋然,任心爾招搖,修身養性,問道執篤,以是久久為功?!?/p>
前幾年,上海市中外文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劉振元,曾在他所寫《春天的藝術》一文中說:“來自江蘇的書法藝術家,在我心中,自然有著分量。前年春天,與江蘇書法家單瑞成先生曾做過一席暢談,十分快意,這位年輕的書法家,在談吐之間,流露出江蘇書家的底氣才學?!?/p>
單瑞成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位寫得一手漂亮字的小學語文教師?;蛟S是承襲了父親的藝術基因,單瑞成自小就愛好書法,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家父指導下學習書法。直至走上工作崗位后,他依然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苦練。
據他所言:楷法勤習顏真卿的《麻古仙壇記》、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禇遂良的《大字陰符經》等。后來在隨東臺書法家鮑審、陳學植的學習中,不僅注重研習筆法技法的真諦,還仔細研究了諸體風格的精髓。
然而,勤奮好學的單瑞成并不僅僅滿足于此。于是,30多歲時,他參加了中國書協舉辦的書法高研班,得到了言恭達、孫曉云等名家的指點,從而為他今后的藝術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認識的加深,單瑞成不僅把對書法的感悟以及自己的人生閱歷注入筆端,而且把古典文學、哲理篇章也融入書法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因此,管峻在《單瑞成書畫作品集》的序言中曾這樣寫道:“稟賦,勤勉,居正,開掘,界破虛空,鑿開鴻蒙,瑞成得之于心而應之于手,每觀其字,既有淵源,又自成一家。”
單瑞成雖諸體皆能,但他的主打書體則是小楷和行草書。早在1997年,他的一幅小楷作品就入選了全國第二屆正書大展,從而堅定了他以楷書為主的學習道路。迄今為止,他的楷書尤其是小楷已有十多次入選全國各大展賽。
從單瑞成自成體格的小楷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寫得娟秀精美、安靜典雅而又不失靈動。有時盡管面貌不同,卻能風格統一,展示了他對楷書的心摹手追和更深層次的領悟。
著名書法家張繼評論單瑞成作品時說:“小楷寫好不易,能夠用小楷傳達不同的意境則更難,這是因為楷書尤其是小楷不像行草書那樣有較大的發揮空間,瑞成能夠達到這樣的創作高度,充分說明其對小楷所下功夫之深?!?/p>
不僅如此,在深厚的楷書基礎上,單瑞成在不斷學習中,側重對王羲之《圣教序》、孫過庭《書譜》的研習,并逐步拓寬了臨習行書的范圍,蘇東坡《天際烏云帖》、米芾《蜀素帖》,以及王寵、董其昌等的經典法帖無不涉獵,所以最終形成了他作品清新俊美、含蓄內斂,頗具書卷之氣的個性風貌。
用筆既反映了書家的基本素質,也反映了書家對傳統領悟的深度,更是決定著書家的前途,單瑞成深諳此道。在創作中,他不過分追求結體和章法的大開大合,而是從點畫的提按和牽絲映帶中表現其豐富的節律和情感的變化,給人以不激不厲、風規自遠的藝術效果和審美感受。
通過對傳統的消化吸收和大量的理論充實,單瑞成對書法創作的理解也格外深刻。他說,他作書喜用一種平和心態,聚精會神無雜念,平心靜氣虛其懷,直抒胸中丘壑,表現思維性靈,孜孜以臻,無意于佳。
單瑞成的隸書,得益于《石門碑》《張遷碑》并潤之以帖學,寫得格調古雅、樸拙沉穩,其筆下的篆隸則顯示出古意盎然的意味。
多年來,大量地對先賢的體悟,逐漸使單瑞成對真、草、隸、篆、行諸體筆法和筆意的領悟達到了一定的精熟程度,體現出了如張繼所言那樣:“閱讀瑞成的書法作品,不僅會被那清新靜雅,俊俏秀美的氣韻所吸引,還能真切感受到那種率真質樸的古意和風流倜儻的名士風度。”
創作詩聯是單瑞成書法之外勤奮探索的另一藝術門類,拜碑林、觀書法展覽、游覽名勝、臨習法帖等,這些書法創作后有感而發的詩詞、楹聯,既豐富了他自身的內涵和文化底蘊,也使其書法自然流露出一股書卷之氣,平添了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為達到書法形式美與內容美相統一,創作時單瑞成常根據書寫內容選用字體并進行運筆、結體和布局。如在書寫自作詩詞《臨祭侄文稿有感》時,單瑞成經過反復思考,選用楷書。但為使忠良書風合璧,他將顏體略參褚遂良筆意,形成了挺拔瘦勁、凝重端莊的風骨;而在為江蘇省宜興市慧林禪寺德高大和尚書寫對聯時,他又選用了蒼古寬博的隸書,特別是抄寫《心經》《金剛經》《道德經》《論語》等時,單瑞成均會選用清暢精密、風神涵泳的小楷,從而使作品真正達到了形式與主題、形象與意境、情感與思想、傳統與創新的高度融合。
藝術是相通的,除了書法、寫詩外,近年來單瑞成又開始了對花鳥畫的研習。他覺得寫字、作詩和畫畫雖然形式不同,但它們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由于他有著書法藝術的功底和詩人的情懷,因此,他的花鳥畫創作有和他人不一樣的優勢,詩、書、畫相得益彰,能畫出自己的風格來。
生活中的單瑞成謙卑誠懇,溫文爾雅。多年來,他的作品不斷入展、獲獎,亦曾在上海朵云軒成功舉辦過書法聯展,多次在中國美術館以及國外進行交流展,被《中國文化報》整版推介,尤其是反映其藝術成就的電視專題片《單瑞成筆墨人生》先后在江蘇衛視和鳳凰衛視等播出。
誠然,任何一位藝術家登上藝術之峰,都要走過一條漫長而又崎嶇的艱苦之路,可喜的是單瑞成已在路上,已然前行,他希望追求自然,不刻意造作,不工而工,無意于佳,讓點畫線條和空間組合得有機和諧,努力書寫性靈,一步一步接近正大氣象。
單瑞成簡介:
單瑞成,1967年生,江蘇東臺人,上海揚子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作品曾數十次入展中國文聯、中國書法家協會等權威部門舉辦的全國書法作品展、邀請展,曾在全國及省、市比賽中多次榮獲金銀、銅獎,曾在上海朵云軒成功舉辦書法聯展,作品曾多次在中國美術館以及國外交流展出?!吨袊幕瘓蟆贰吨袊囆g報》《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畫報》《書法》雜志、鳳凰網、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書法網等專業報刊和網絡媒體都曾專題介紹其書法藝術。
作品被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多家博物館、藝術館、紀念館等永久收藏,電視專題片《單瑞成筆墨人生》在鳳凰衛視等播出,本人被收錄在《中國名人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