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志



文藝工作者要志存高遠,就要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即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優秀青年畫家李紅勝就是這樣的人。
李紅勝1978年出生于河南省杞縣,自幼喜愛畫畫,且有天賦,看見啥就畫啥,而且畫得有模有樣。他說:“雖然那時不懂什么是藝術,天天就喜歡畫著玩,就是這樣畫著玩伴隨著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后來隨著知識的增長,李紅勝才知道什么是國畫,什么是油畫,什么是花鳥畫,什么是山水畫,什么是人物畫。
因為喜愛和努力,李紅勝考入了河南商校美術系,后又師從著名畫家趙鴻甫、何家英、史國良,其畫藝精進。
在藝術道路上,李紅勝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不斷跋涉,進行自我超越。從拿起畫筆以來,他就再未放下過,把所有的情感和心血都傾注于繪畫藝術上,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實之間上下求索。他把繪畫過程當成體驗自然生命和感悟自由之美的方式,當成一種修煉、完善自身的最佳途徑。他說,繪畫可使自己沉醉在美好的精神境界中,在繪畫中得以凈化自身、感悟人生與藝術真諦。
在創作中,李紅勝始終堅持“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他說,畫家只有繼承傳統,師法古人,才能從中真正感悟、體味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要領與精髓。繪畫是生活的藝術、大眾的藝術,需要從生活中感悟升華,因為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繪畫技法、思想精神、藝術靈魂、藝術語言等,畫家所追求的所需要的都蘊藏其中。大自然是富有感情的,誰愛它,誰去親近它、擁抱它,它就會讓你如愿以償,讓你的繪畫藝術不斷向上攀登,多年來,他懷著一顆虔誠之心面對生活、大自然及人生,從人民大眾的視角和情感體驗來感受時代氣息,用雙眼敏銳地觀察生活,體悟生活中動人的形象、深刻的細節,才使他具備了優異的化真為美的感受力和創造力。
李紅勝畫路寬廣,從國畫的寫意、工筆到西畫的素描、油畫、水粉、水彩,無所不通;人物、花鳥、山水、動物、魚蟲,無所不能。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傳統的國畫精心鉆研,尤其崇尚“六法”中的“氣韻生動”,同時尊崇“以墨代色”“墨分五色”, 并采用了“潑墨法”“積墨法”和“破墨法”等多種表現手法。他還追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意境,講究筆墨神韻,講究散點透視,講究計白當黑,這些在他的畫作里都得到了全面體現。
在表現技法上,李紅勝吸收了寫意和工筆各自的特點,亦工亦寫,工寫兼融,既有精致細微的工筆骨力,又有酣暢簡潔的寫意氣度。工中融寫,不失精妙;寫中求工,不失嚴謹。特別是通過中央美院的深造,使他的畫風平添了學院派的精謹工穩。所以,他的畫往往兼工帶寫卻又揮灑自如,體現了畫家追求高格調、高境界、高品質的審美特質,展卷即能令觀者動容,掛出即能滿壁生輝。
李紅勝是一位多門類繪畫能手,尤擅人物畫。他的人物畫,多以女性為主要審美對象。在創作中,他將自己的筆端深入女性的內心世界,注入自己的審美追求和理想,從不同的側面展現出女性的情感特質。無論是畫面構圖、虛實運用、色彩渲染,還是細節刻畫、情緒表達上都堪稱完美。其筆下的人物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情和明顯的地域特征,女性特有的柔美通過筆端的流露,細膩地演繹著不同的心境與期盼,描摹細致,感情充沛,形象唯美,帶給我們飽滿的藝術生命。
李紅勝筆下的女性形象是多角度、多層次的,可謂身份多元、千姿百態,但都個性鮮明,備受人們喜愛。他表現的都市女性形象,個個婀娜多姿、扮相靚麗,與其說是一個個可以指名道姓的現實中人,莫如說是畫家借以表達生活認識、抒發審美意象的象征符號,那神情意態、框廓結構、筆的起伏、線的組合、墨的濃淡、色的調配都是經過幾番精心籌劃而又一一出之自然。一個個氣血豐盈,神采煥然,呼之欲出,幾乎能讓人感受到清新的呼吸,令人嘆為觀止。
李紅勝的仕女圖更精更妙。他的仕女圖神形兼備,清新典雅,幅幅精彩,筆筆含情,藝術性高,感染力強,確實足以撞擊人的靈魂,撥動人的心弦。特別是畫面上透出的仕女們那股含蓄內斂、婀娜多姿、優雅端莊、超凡脫俗的清麗氣質,又使人頓感仙風道骨般的飄逸和安寧,不由得使人怦然心動,心馳神往。
觀李紅勝的人物畫,在繼承和弘揚中國畫藝術優秀傳統的基礎上,融合了油畫的造型、明暗與光影技法,既有深厚的傳統功夫,又有新的審美理念。他以深入生活、關懷現實和表達人文情懷的藝術理念,博采古今文人水墨藝術,將寫實造型與寫意筆墨相融,體現出時代所賦予的豐富內涵,形成了既有現代審美價值又有自己鮮明個性的人物畫藝術新語境。他還將積墨法運用到人物的臉部、手和肌體的描繪上,其后又運用減法,回歸干凈和單純,無不體現了一名畫家時刻求新求變的自律意識。
中國山水畫的美學精神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它的哲學基礎是“天人合一”。李紅勝的山水畫,畫面渾厚歷練又不失細膩,筆墨蒼勁有力,色彩清新自然,整體氣勢磅礴,在他的筆下,太行的巍峨、泰岳的雄壯、黃山的秀麗都被他以神來之筆描繪得淋漓盡致。在自然山水間,他投入了感情,體察了山水的性情,然后有了感悟,再有表現,像道行的修煉,汲取了自然天地間的香氣、靈氣,而后步入無我的化境,不求氣而氣韻自在,不求法而法在其中,造化自為我有,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說:“一幅好的山水畫意境第一,其次才是筆墨。胸襟開闊的人畫出的山水畫氣勢磅礴,內心平靜的人畫出的山水畫疏淡雋永,簡單點說,一幅山水畫讓人看得舒服,能提升境界就是好畫了。”
在花鳥畫創作中,李紅勝善于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把傳統繪畫精髓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清新典雅之美,追求雅俗共賞的審美境界,追尋自然界唯美的天籟情趣,善于將純美的瞬間凝固成永恒的丹青畫卷。他既畫纖俏又畫凝重,既畫嫵媚又畫淡雅,既畫清新又畫古樸,不僅賦繁花以生命,寓百鳥以人性,而且精于寫胸中意象,抒人文情懷,無不透露著他真實情感的投入,其作品氣韻生動、清新自然、惟妙惟肖、活靈活現,時代氣息濃厚,個人風格鮮明,總讓人感到親切、自然。
李紅勝還擅作大畫,經常有十多米甚至幾十米的長卷面世,讓人震撼。這一方面彰顯出他深厚的筆墨功底、嫻熟的藝術技巧、獨到的審美情趣和非凡的藝術表現力,一方面也體現了他獻身藝術的吃苦精神和遠大志向。近幾年來,他創作了幾十幅長卷,有《三國英雄譜》《水滸一百零八將》《紅樓夢》《百美圖》《五百羅漢圖》等。其作品曾多次在全國、省、市大展賽中入展或獲獎。
李紅勝還很年輕,生命的活力很磅礴,同時也很深邃,這個深邃是在對于繪畫的認識理解過程中探索得來的,這個方向是真正的藝術回歸的方向,他的作品已經展現了足夠的深度與厚度。藝無止境,學無止境,李紅勝正不斷地把中國畫筆的神、墨的強度和線的表現力不斷推向新的高峰,正在向更高的境界闊步邁進!
李紅勝簡介:
李紅勝,河南杞縣人,職業畫家,現為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名家研究會理事。曾多次在全國、省市繪畫大展賽中入展或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