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持續肆虐的日子里,網上流行起了這樣一個段子:現在下床就是周邊游,到客廳就是省內游,進廚房、洗手間、陽臺就是國內游,出小區都要辦簽證已經是出國游了。段子雖是玩笑,但也折射出人們因為疫情選擇“宅家”減少出游的無奈。
從春節黃金周至今,中國游客出行量出現斷崖式下跌,不僅讓國內旅游業如臨寒冬,也讓東南亞熱門的旅游目的地感同身受。法新社在2月4日的報道中稱,中國現在是世界旅游業的最大貢獻者,全球旅游業因為中國游客的減少正“陷入窘境”。
然而,面對窘境,怨天尤人顯然無濟于事,感受到寒意的東盟國家選擇行動起來,通過各項舉措以期盡量減少疫情對本國旅游業的負面影響。
下跌的數字與取消的訂單
長期以來,毗鄰中國、旅游資源豐富的東盟國家就是熱衷“看世界”的中國游客所青睞的旅游目的地。目前,中國至少是柬埔寨、印尼、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國的最大游客來源國。中國游客的龐大體量,也讓疫情之下,中國游客市場的波動對各國的影響更為明顯。
據泰國《曼谷郵報》2月4日報道,原計劃于2020年2月、3月期間赴泰旅行的中國游客中,約120萬~130萬人取消了行程。泰國國家旅游局預計,疫情將給泰國旅游業造成30億美元(約合209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而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11日報道,新加坡預計2020年赴新加坡旅游的游客數量將減少25%~30%,而該行業非常仰仗中國游客。
“印尼可能因新冠肺炎疫情無法達到其設定的2020年吸引創紀錄數量游客的目標,來自旅游業和相關產業的收入約占印尼國內生產總值的5%,其中大部分來自巴厘島?!泵绹聿┥缭谄?月3日的報道中指出。而實際上,疫情發生以來,僅印尼巴厘島就有兩萬筆訂單被取消。
在越南,被取消訂單的日期甚至擴大到更晚的時間段。據越南通訊社近期報道顯示,許多原定于3月和4月前往越南的入境游已取消。越南國家旅游局估計,新冠肺炎疫情對越南旅游業造成的損失將在59億~77億美元(約合412億~538億元人民幣)之間。
顯然,旅游收入下跌、游客數量縮減、訂單取消已成為大多數東盟國家不得不面對的局面。
向內看向外探 “真金白銀”促旅游
盡管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發展,現在就評估疫情對各國旅游業全年的影響還為時尚早,但通過相關舉措開拓旅游市場、扶持旅游業者顯然是在削減疫情負面影響上,各國目前能做的。而進入2月以來,不少東盟國家已經陸續采取了行動或正在積極籌謀。
2020年本來是馬來西亞旅游年和中馬文化旅游年,該國政府原計劃吸引3000萬國際游客,其中包括400萬中國游客。但如今要達到這一目標,馬來西亞顯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近期,馬來西亞旅游總會(MATTA)就宣布將于2020年4月4~5日舉辦首屆馬來西亞國內旅游展,希望以此吸引本國以及周邊東盟國家的游客來彌補因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一些損失。
據馬來西亞旅游總會主席拿督陳國良介紹,為減輕參展企業壓力,參展單位可以享受40%的優惠,而展位費用已從3500林吉特(約合5907元人民幣)下調至2100林吉特(約合3544元人民幣)。
馬來西亞旅游促進局總監慕沙尤索夫在接受馬新社采訪時也強調,該局將把重點放在本地旅游上,并主要專注于家庭度假和公司活動兩大類本地游。鑒于訪馬游客中有69%來自東南亞,慕沙尤索夫還提出該局將加強與其他東盟國家的合作,如推出2019~2020年東盟旅游配套,推廣東盟?!榜R來西亞可以跟新加坡、印尼、泰國等東盟國家開展密切合作,打造雙目的地計劃?!?慕沙尤索夫說。
為了更好地統籌協調刺激旅游業復蘇的舉措,新加坡政府則準備成立一個包括私營部門和公共部門領導人在內的特別工作組,并將進一步的舉措納入該國預算。
此外,新加坡將對各家酒店、旅游公司、導游員免去登記注冊費和向各家酒店援助消毒費用。新加坡旅游委員會將向曾有新冠肺炎患者居住的酒店,每家提供最多3萬新加坡元(約合15萬元人民幣)的援助,對有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居住的酒店提供1萬新加坡元(約合5萬元人民幣)的援助。
而在對中國游客市場較為依賴的泰國,泰國頭條新聞社1月5日援引泰國旅游與體育部部長皮帕的表態稱,泰國將從短期和長期規劃兩方面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其旅游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短期內,泰國將提升旅游從業者的服務質量和接待能力,在旅游行業內開展良性競爭,對旅游景點進行清潔;財政部將采取降低稅率、延長貸款償還時間、降低機場使用的手續費、對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降低利息等措施,以對受疫情影響的從業人員提供幫助。
長期規劃上,泰國仍將密切關注中國市場,通過媒體來樹立信心;至于其他國家,泰國將繼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進旅游市場與航空公司、旅游公司的合作。
越南方面也同樣沒有放棄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并表示將在疫情結束后大力在中國市場開展旅游宣傳和推廣工作。而對于其他國際市場的開拓,越南則有著更為具體的規劃。
據越南《人民報》2月12日報道,越南文化體育與旅游部將大力開發距離越南較近的重點市場,包括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和東盟國家的游客,集中開發印度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同時,也將大力開發北美客源市場尤其是美國和加拿大市場;維持和擴大西歐和北歐市場,加大對俄羅斯和東歐國家市場的開發,大力擴展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客源市場。
當然,在各國政府陸續推出補救措施的同時,不少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也通過推出優惠套餐來尋求自救。
總的來說,從目前各方已推或即將推出的舉措來看,大多數東盟國家都希望通過刺激國內旅游、開拓新的國際市場來彌補因中國旅游市場縮減帶來的損失,希望通過財稅、貸款、補貼等“真金白銀”來為旅游業者“補血”,希望通過提升行業服務水平與質量,來為迎接未來市場的競爭和可能的爆發式回彈做好準備。
盡管這些舉措是否奏效尚需時間的檢驗,但有了行動,或許一切都不算太晚。
·聯系編輯:3134643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