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德銀
【摘? 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離不開物理的,物理現象也在日常生活中點滴的方面出現。由此可見,學生學會物理是很重要的。學生學習物理最初是在初中,想要學生學好物理,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可以學好物理,并逐漸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學習物理。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可以看出學生學好物理是很重要的。初中生剛接觸物理,會對物理產生好奇心,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時要把枯燥的理論講得生動一些,這樣才可以激發出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學好物理奠定堅實的基礎。日常生活中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物理現象,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添加一些生活中的實驗,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喜愛上物理這一科目,這樣也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但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還是存在一些不足的,這些不足的方面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因此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為課堂中增添一些新的力量,讓課堂效率得到提高。
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也會使學生逐漸對物理產生厭惡之情。初中物理課堂加入有趣的實驗,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學好物理奠定基礎。日常生活中開啤酒瓶蓋;汽車急剎車時物體的變化;人們走平路、上坡路或下坡路時需要消耗不同的體力等一些現象,這些都是物理現象,這些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所以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在課堂中運用實驗,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培養自身的物理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物理課堂生活化的重要性。
二、目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初中物理課堂還是傳統的模式,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學生很少可以參與到課堂中,只是被動地學習。這樣的課堂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課堂教師枯燥地講授,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會使課堂效率降低,不利于學生學習物理,也很難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
(一)學生缺乏學習物理的興趣
初中生剛接觸物理,對物理是有很大的好奇心。如果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學生剛接觸物理時,教師就用新穎的方式講授物理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學生的物理會學的很好。但是傳統的課堂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把枯燥的物理理論知識講授給學生。長期下來,學生就會對物理失去好奇心,也會喪失學習物理的興趣,這不利于學生學習物理。想要學生長期有效地學習,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才會主動學習,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但是由于教師教學方式以及課堂模式,目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
(二)教學活動中缺乏日常生活中的實驗
物理知識在理解上也是有難度的,只是讓學生理解枯燥的理論知識無疑是在給學生增加難度。但是在講授理論知識時,先用實驗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對物理產生學習興趣,然后在實驗的同時講授實驗中遇到的理論知識,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理解。但是目前我國很多教師只是講授枯燥的理論知識,實驗教學是很少的,這也是學生缺乏學習動力的原因。因此,教學活動中缺乏日常生活中的實驗,也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很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三)教師的教學模式不新穎
教師的教學模式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教學模式枯燥,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目前很多教師仍然以講授知識為主,很少在課堂中添加新的活動,這就會使學生慢慢對這一科目產生厭煩之情,不愿意學習這一科目的內容,從而導致學習這一科目時越來越困難。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其教學模式,讓學生喜歡學習,可以在課堂中感受知識的魅力。教師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準備。
三、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解決策略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現象。如果在物理課堂中可以增加相關的物理實驗,那就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物理產生感情,學生就會主動研究學習,這樣就可以輕松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實驗的過程中,還可以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課堂中做一些生活中的實驗,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體會生活,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感受知識的魅力。
(一)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啟蒙老師。”所以想要學生學好物理,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想要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就必須有新穎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的眼球。物理知識是有難度的而且又枯燥,因此想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就必須做相關理論知識的實驗。這樣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物理現象,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講解理論知識,更有說服力,也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杠桿原理時,教師就可以做實驗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內容。教師可以找一根棍子、一個箱子和一塊石頭,為學生展示棍子是如何把箱子撬起的,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講解它的原理。這樣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原理,通過做實驗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之后,教師還可以告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開啤酒瓶蓋就是杠桿原理,還可以讓學生去觀察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是杠桿原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這樣的實驗活動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鍛煉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與日常生活相關聯的物理實驗
物理知識是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物理現象。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開展與日常生活相關聯的物理實驗,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知識,也可以在知識中體會生活。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要走路的,就可以讓學生感受一下在平路或者上下坡路上走路時需要消耗不同的體力。這就是物理現象,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由此可見,在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開展與日常生活相關聯的物理實驗,有利于學生更直觀地體驗物理知識。
(三)教師的教學模式需要創新
干巴巴地講授會讓每個人都感到無聊,所以教師在教學模式上需要創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多做一些實驗,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利用科技水平制作相關的微視頻,通過播放微視頻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還可以使用幽默的語言,語言幽默的人往往更受歡迎,所以教師在講授知識時可以用幽默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鍛煉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中開展與日常生活相關聯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張艷.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8(13):152-153
[2]李建軍.生活點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8):119
[3]王一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生活化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12):124
(重慶市開州區華承初級中學,重慶 40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