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也隨之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革新,這種革新更多地來自對文本教學內容的創新和改革。縱觀當前的統編版語文教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理念的滲透或教學方法的引領,無一例外都離不開文本教學內容的指導和引領作用。本文就“因材導學”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改革中的實踐研究進行具體分析論述,旨在提升小學語文的課堂學習效率并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因材導學;小學語文教學;多元策略;能力發展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習載體。鑒于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廣泛性以及人文性,在小學基礎教育中,借助語文教材,通過文本知識內容的學習能夠進行良好的素質教育,同時,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從而使教材起到顯著的統領作用。“因材導學”的語文學習形式無疑是有效發揮文本教學,并促進學生獲得良好學習方法的有力途徑。依據教材內容通過設計導學案的學習形式進行語文教學是當前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因材導學”這一學習形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使其能充分體現導學這一學習模式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效應。
一、 發揮“因材導學”學習優勢,推動語文整體教學發展
縱觀當前的導學式教學,其教學實質離不開貫穿于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教”和“學”以及“導”的有效銜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依據教材內容進行的有效導讀,除了依托于課程知識點的貫穿和滲透外,還要切實考慮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在充分建構學習教材的利用價值這一核心基礎的同時,需要緊密圍繞導學方案來整合語文教學資源,以此來更好地推動整個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具有劃時代的教育意義,加強語文教材的建設,樹立教什么、為什么而教的教學觀念更顯得尤為重要。由此可見,精選教育教學內容,發揮“因材導學”的學習優勢,是推動語文整體教學發展的必備條件。
“因材導學”的學習理念滲透,首先要解決怎么甄別教材,怎么依托教學內容向學生進行知識的滲透和學習情感的傳遞。另外,在實施這一學習環節中,也要充分考慮選取教材內容的出發點又是什么,學生會由此學得什么,怎么依據教材進行潛移默化的知識傳輸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學習前期必備的也是應該充分考慮的學習因素正是語文教材建設的核心基礎,也是語文學習的關鍵所在,同時,更是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充分發揮“因材導學”的學習優勢,首先要解決“教”的問題。即語文教學教什么的問題,教學內容的選擇,不能脫離教材層面的要素要求,因為語文教材是實踐語文課程的主要載體,在“教”的問題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為。其次,要提前預測學生“學”的問題,基于學生的認知角度,學生要獲得理論知識和掌握學習技巧方法均來自教材的導學功能。最后,“導”架起了文本教材與學生主體的聯結途徑。如何導,怎么導才能有聲有色,才能在學習知識內容的同時更具前瞻性和可行性,這是“因材導學”的關鍵所在,也是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因素。以統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我的“長生果”》一課為例,在依據本單元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進行教材內容的篩選的學習基礎上,通過課前的導讀內容進行問題導學:作者讀過哪些書?從讀書、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根據學習要求進行信息梳理,從而達到把握內容要點的學習目標。由此可見,發揮“因材導學”的學習優勢,是推動語文整體教學發展的必備條件。
二、 運用多元策略進行導學教學,促進學生的層次化發展
新時期的課程教學改革,離不開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切實體現。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需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充分運用多元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手段進行導學教學,只有在學生的主體作用被進一步激發的學習前提下,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才會充分得以體現。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能夠打造精彩的語文學習課堂,通過創設更為自主、靈動、鮮活的語文學習課堂,從而促進學生的層次化發展。在進行導學教學的同時,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學習差異,要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明確學生的學習需求,很好地落實課程教學要求和語文學習目標。依據教材進行導學方案的實施,其關鍵是要有效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相關教學理念和教育思想。
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綜合素養的基礎性課程,它對提高學生的學識能力和知識運用水平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在導學教學中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能夠發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是推動課堂教學進程的學習關鍵。課堂教學的學習過程離不開師生的互動教學媒介,而課程的教材內容則起著聯結師生學習情感,締造課堂學習機制的媒介功能。有效應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去強化課堂教學機制,無形中成了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形式之一。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登鸛雀樓》一課時,教師需要明確本課通過詩句想象畫面的語文學習核心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元策略進行導學教學,除了誦讀、想象、練說的學習策略外,再融入學生的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學習等多種有效的學習形式以達到針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化差異,促進學生層次化的個性發展。在推進教材教學的有效實施這一學習環節上,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認知差異,也要充分結合實施教材的側重點的不同,從而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去推進課程教材內容的發展。
三、 依據有效的導學方案,提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學習地位
“因材導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實踐運用,離不開有效的導學案的設計和實施。導學案是學科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學習方案,它不僅能夠有效梳理教材的主要教學內容,而且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導學案的學習形式來引領文本教材的學習方向,這是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更是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主要操作學習方案。
(一)注重導學案的實效性,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導學案的設計是當前課堂教學的主要學習模式,針對不同課程內容進行導學,能夠體現課程教學目標的實效性。在具體的語文課程教學中,首要的學習環節離不開課程教學內容的創設和確立,這是設計并實施導學案的有效前提。導學案的創設要注重發揮文本教材這一學習工具的實效性,要重視構建學生語文素養的知識體系。導學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傳承語文教學“教什么”的問題,而且秉承了語文教學輕裝上陣的教學理念。例如,統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一課的教學,在第一課時梳理課文場景的學習基礎上,可以進行導學案的設計,以促進落實文章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這一語文要素的學習目標。導學案的確立可以從作者“初到廠房”看到、聽到以及感受到的內容進行逐一梳理。在梳理這一場景的學習基礎上,再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學習優勢,通過“向母親要錢”和“母親塞錢給我”的場景學習從而進行情感的升華,即從文本教材內容的學習中感知到的為人子的責任和對母親的感恩。在基于以上導學案的設計基礎上,不僅注重發揮了導學案的實效性,而且為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
(二)依據導學案,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教學地位
教師的課堂教學主導地位奠定了教師“教”的地位。無論是教師的主導教學地位,還是作為學習引領者的身份實施課程教學內容,都離不開文本教材的導學功能。依據導學案的牽引作用,去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教學地位,是加強語文教材建設,促進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學習手段。縱觀課堂教學的學習過程,大致可以發現教師的主導教學地位除了教師的講授外,而且善于通過教師質疑發問、學生思考作答的學習形式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以及課程學習。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依據導學案的設定和確立,在有效發揮文本教材教學功能的同時,也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教學地位。而且,通過導學案的學習形式,不僅能夠建構教師與教材內容的聯系,而且對濃縮知識內容,梳理文本學習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引領作用。導學案的出現,解決了語文教學教什么的問題,這是語文教學輕裝前行的集中表現,也是課程教學改革優化教學過程的具體實施手段。
(三)依托文本教材,發揮導學案的學習功能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至關重要,但是,如何能在依托文本教材這一學習媒介內容的基礎之上,去有效落實學生的知識內容學習才是課程教學的關鍵所在。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知識接受者,必須重視其作為學習者的主體學習地位的切實體現。除了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課程改革方案的具體實施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外,依托文本教材進行導向性的知識內容學習,更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能使學生作為學習者去充分體會文本教材內容帶來的探究樂趣。因此,盡可能地依托文本教材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和探究性不僅是學科教學內容的重要使命,同時也是當前新課程改革下的重要學習形式。對此,教師需要借助“因材導學”的學習理念,從文本教材這一教學媒介的教學功能上做文章,不僅要建構起教師與教材的有效聯結,而且必須通過向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滲透和學習內容引領去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實施。依托文本教材,有效發揮其作為教學媒介的教學功能,除了合理使用教材外,教師還可以創造性地使學生融入文本教材的學習中。例如,依托教材進行情景劇的表演,通過感知人物形象進行角色誦讀等等,只要借助教材的教學功能,就能真正并切實地起到推進課程教學內容學習的目的。這是課程改革下對教材以及學情的真情呼喚,也是提升語文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舉措。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圍繞“因材導學”進行課程內容的設置和實施是當前普遍常見的語文學習形式。導學式教學作為新時期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承載著教師、教材與媒介三者之間的有效建構,教師要在具體的課堂實踐過程中加以運用并有效改進。多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和學習層面去落實“因材導學”這一學習模式的應用。通過合理融入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在促進學生層次化發展的同時,去推動語文整體教學的發展,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更為廣闊的學習前景,這是課程改革的目標,更是學生學習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劉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5).
[2]王南燕.高效課堂下延吉市第十二中學語文導學現狀調查分析[D].延邊大學,2016.
[3]顏春花.重視基礎教學,培養學生優秀的學習習慣淺論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南北橋,2015(1).
作者簡介:
盧志輝,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第二實驗小學。